江 苏 医 改 动 态

第205期

江苏省深化医改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11月30日

目 录

● 全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 南京市副市长胡万进主持召开深化医改工作专题会议

● 徐州试点推行市第一医院医疗事业集团双向转诊

● 连云港推出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新举措

● 泰州出台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

● 镇江召开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联席会议

● 南京市高淳区举办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培训

● 淮安市淮安区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

全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日前,全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报全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交流改革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省医改办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李少冬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少冬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试点单位不畏艰难、探索创新,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渐次展开、稳步推进,取得了预期成效。

李少冬强调,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正确把握处理好政府与医院、医院党与政、医院与医疗服务体系、当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改革定力,蹄疾步稳地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医院章程规范化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强化医院党的建设、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综合保障,不断提升医院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推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新沂市人民医院、淮安市中医院等5家单位作会议交流发言。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分管负责同志,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4家国家试点和38家省级试点医院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南京市副市长胡万进主持召开深化医改工作专题会议

日前,南京市副市长胡万进主持召开深化医改工作专题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秀亮参加会议,市医改办主任、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方中友作全市深化医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胡万进在听取各部门发言后,对今年以来综合医改各方面工作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会城市实际,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先进经验,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市医改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尽快拿出贯彻落实举措,持续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

胡万进强调,下一步,推进全市综合医改工作需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一是加强健康南京建设,借力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统筹推进居民防病防疫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全社会防病防疫意识,构建更加坚实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占比。医保、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现有分级诊疗和医保支付政策文件,总结当前形势下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保证政策延续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推进创新举措。三是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研究和出台有关进一步改善服务流程的政策。四是关注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运转困难问题,不断完善公立医院运转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巩固公共卫生体系,深入推进分级诊疗,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建立公立医院高效运行的新机制。

会议讨论《南京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督局、市医保局及市医保中心等市医改办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徐州试点推行市第一医院医疗事业集团双向转诊

一、明确双向转诊基本原则。一是转诊工作符合分级诊疗原则。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事业集团总院负责区域内疑难危重以及符合三级医院诊疗范围的病例诊治工作;区级分院负责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符合二级医院诊疗范围的病例诊治工作;基层分院负责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符合一级医院诊疗范围的病例诊治工作。基层分院及区级分院根据病情实施逐级向上转诊;经总院、区级分院诊断明确、治疗后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符合下转指征的病例,转回区级、基层分院接受康复、护理支持等服务。二是安全便捷原则。确因病情需要上转,危重病例按照规范转运,并通知上级医院启动急救绿色通道;通过远程医疗网,做好交接工作。确因病情可以下转,住院病例由专门车辆转运,启动便捷通道。三是下转工作遵循接续同质原则。启动信息化接续性诊疗服务,上、下级医院主治医生实时交接;上级医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时查房,关注病情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下级医生执行医嘱并做好记录,直至病人康复出院。四是自愿选择原则。

二、制定双向转诊基本路径。向上转诊指基层分院向区级分院、区级分院向总院或者基层分院向总院;一般情况下逐级转诊;向下转诊指总院向区级分院、区级分院向基层分院或者总院向基层分院。

三、规范双向转诊工作程序。填写双向转诊单及登记表。除急诊外,一般向上转诊需经过上级医院的远程会诊,并提供前期诊疗信息,下转病例时需提供检查结果、后续治疗方案及康复指导建议。转诊时告知病人至接诊点,由接诊点统一安排至相关专科诊疗。

四、推动双向转诊制度落实。广泛宣传医疗服务新模式,正确引导患者就医,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双向转诊意识。一是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指征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制定内部流程、管理规范、考核及奖惩制度等。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双向转诊工作,负责办理相关手续,协调解决转诊过程出现的问题。二是加强监督考核。将该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定期进行汇总、评估和考核,并定期对各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三是切实方便群众。各医院对转诊的患者简化相关手续,及时优先安排就诊或住院;对转来医疗机构已做的检查、检验结果,如已能满足诊疗需要,按照集团内检查结果互认的原则予以认可。

连云港推出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新举措

近日,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23年全市每万居民拥有全科医生3.5名,到2030年全市每万居民拥有全科医生5名,基本满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的需要。

一、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统筹调剂县域内卫生事业编制,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推行全科医生“县管乡用”和“乡管村用”。基层机构原则上有编即补,空余编制主要用于招聘引进全科及其他急需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畅通人员招聘渠道,制定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到2023年全市累计为基层招引卫生人才800名左右。实施农村医学生定向培养,到2023年累计培养定向医学生800名左右,市财政对村医培养经费缺口部分全额补助;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到2023年累计为基层增加全科医生400名以上。

二、提高全科医生收入待遇。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使基层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县区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基层机构可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设立全科医生津贴,对骨干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可用于人员薪酬分配且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原则上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家庭医生团队,并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分配。对政府办基层机构全科医生给予财政专项补助,高级职称每人每年3万元,中级职称每人每年2.5万元,初级职称每人每年2万元。全科医生获评骨干人才的,可同时享受骨干补助。

三、建强全科医生执业平台。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到2023年,全市95%以上的基层机构达到省定建设标准,建成20个左右达到国家能力推荐标准的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40%的城市社区设有家庭医生工作室。市财政对各区达到国家能力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每个奖补30万元;对示范(甲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奖补8万元,对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每个奖补3万元。

四、发挥全科医生守门人作用。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全市统一实施首诊式签约服务包,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签约家庭医生的门诊统筹封顶线提高100元。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医保报销差距拉开10个百分点,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促进患者有序流动和双向转诊。探索建立参保居民基层首诊制度,参保居民未经首诊定点机构全科医生转诊直接到其它医疗机构就诊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降低支付比例。

五、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前景。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分别调整为50%、15—20%,参照二级医院岗位等级比例设定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的岗位等级比例。对基层引进的全科等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设立特设岗位,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对基层全科医生高级职称实行超岗位聘用。将长期在基层工作且业绩优异的全科医生优先纳入基层骨干人才遴选对象。在推选市级以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过程中,向全科医生倾斜。

泰州出台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

日前,泰州市出台《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20年完成泰州市人民医院医联体、泰州市中医院医联体和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姜堰区9个医共体以及泰州市胸痛、卒中、创伤、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五大救治中心联盟的组建。2021年,2个医联体和9个医共体以及五大救治中心联盟管理运行机制、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完成5到8个临床重点专科联盟的组建。2022年,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上线运行,建成区域医疗协作网。

《方案》明确,自2020年到2022年,建设泰州市人民医院、泰州市中医院2个城市医联体,在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和姜堰区各自辖区范围内建设9个县域医共体。依托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5+1+N”专科联盟。依托“泰康云”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健康泰州”APP,构建区域医疗协作网。

泰州市科学规划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区域医疗协作网四种类型的医联体在全市布局和发展。目前,全市建有城市医联体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9个、专科联盟4个;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靖江市人民医院、姜堰中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

镇江召开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联席会议

近日,镇江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召开。副市长殷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薛国荣主持会议。

殷敏强调,进一步加强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必须扎实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正确认识、深刻把握。从上级要求看,任务明确、势在必行;从发展实际看,群众关切、需求强烈。二是突出重点,确保实效。必须完善监管体系,深化监管内容,创新监管手段。三是明确职责,凝聚合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需要各地各部门统筹合力、协同推进,必须明确工作责任,建强工作队伍,加强宣传引导。

会议解读《镇江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各市(区)政府、镇江新区、高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参加会议。

南京市高淳区举办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培训

近日,南京市高淳区在区人民医院组织召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培训会。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许民生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提出,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学习贯彻省、市文件精神,深入学习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医疗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重点加强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合理诊疗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部署,明确压实责任,统筹协调推进,抓紧抓实各项工作,推动医改持续深入,不断加强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要认真总结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路径,力促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群众域内就医的积极性、获得感和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医改红利。

会议对省《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制定背景及文件精神作政策解读;对福建三明医改经验的实质内涵作深度剖析;对进一步深化全市综合医改目标任务与重点举措作系统介绍。

淮安市淮安区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

一、健全工作机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区级专家组,为开展复核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所有参评机构由一把手总牵头,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按照各自分工和专长,落实落细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全区上下形成领导班子统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干部职工和群众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精准落实整改。优选具备丰富的临床诊疗、业务管理、行政管理经验并熟悉基层卫生工作的专家,具体承担相关条线业务培训、现场指导、资料审核、答疑解惑方面的任务。培训采取分领域和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专家们对标准架构、评审标准以及支撑材料的内容、格式与上传时限进行详细、全面的讲解,让参训单位切实了解评价标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去整改提升。各乡镇卫生院参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开展自评。在此基础上,区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到现场,对照标准和指南,结合现场查看,逐条查找问题,列出整改清单,要求限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线上复核。

三、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淮安医院、楚州中医院在医共体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坐诊、科室共建等多种举措,推动龙头医院“人员、资源、技术、服务”下沉,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口帮扶,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使广大群众能够就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和“医在淮安”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关闭

打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