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银色的水泥路延伸至每户农家,一座座徽派风格的特色民居让人眼前一亮,一股股甘甜可口的自来水方便千家万户,一个个产业发展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之中……走进平利县兴隆镇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新景象,一派如火如荼的发展新热潮。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兴隆镇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结合当前“科学发展、升级晋档”、“三联共建”、“双争双强一带”等主题实践活动,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大力激发农村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在发展产业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农村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培育新农民,产业建设“抓重点”。立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两大重点,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产业,不断加大农民群众的农业产业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家书屋、文化综合服务站、送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为载体,先后进行技能培训知识讲座30余场次,接受科技培训群众累计达到1600余人次,造就了一批“懂技术、讲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畜牧、烤烟”三大主导产业,走“稳桑壮畜扩烟”产业发展之路,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全镇统一规划建园近万亩,水田高效密植桑园3900亩,年养蚕达8000张以上,产值突破560余万元;畜牧新建正大模式养猪场36处,百头养猪场5处,土鸡养殖基地3处,总产值达2700余万元。

塑造新风尚,文明乡风“进万家”。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通过经常性的开展“弃陋习、树新风、促和谐、争做文明村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到建设和谐美好家园中来,大力开展科技文化进村入户等活动,以18个村级活动场所为阵地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今年以来,送电影进村、农村文化演出25场次,播放影片12部,观看群众达5000余人次,村级活动场所已成为农民群众最活跃的文化休闲中心,农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平安兴隆”创建活动中,紧紧围绕辖区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以派出所为基础,以村警务室为依托,切实加大各村治安中心户长和群防群控组织的管理力度,社会维稳工作得到显著增强,平安建设知晓率和公共安全感分别达到70%和96%以上。

建设新农村,基础建设“换新颜”。按照“规划一片建一片成一片”的整体思路,因地制宜的做好村庄建设规划布局,逐步改善农村道路、电力、通信、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完成投资1760余万元,全镇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到230公里,结束了往日农民群众肩挑背扛的幸酸历史;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紧张实施,安全饮水改造工程新建蓄水池6处,惠及农户280余户,“晴天没水吃、雨天吃浑水”的历史已成为过去;沼气池建设在每口补助1200元的政策带动下,得到大范围普及,改水、改厕、改灶“三改”工程配套实施,现已完成350户改造,农村面貌极大改善,镇容村容焕然一新。

筑牢新观念,小处入手“破难题”。将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当前各项工作当中,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发展项目上。在“科学发展、升级晋档”活动中,根据村情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制定群众增收致富年度实施方案和四年总体规划,为2876户群众制定了翔实的科学发展增收致富明白卡,做到了产业发展心里明、思路清。同时,着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等活动,制定下发2000余份专题调研表册,召开镇、村、组讨论会议50余场次,参与群众近2400人,征集采纳包括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意见建议63条,一些影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被彻底根治,“瓶颈”被疏通,农民群众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蔚然成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