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州之东,有一座不产辣椒的“辣椒城”。这座城的主体就是因辣椒闻名的胶东镇于家村,它虽面积不大,但却是全国知名的辣椒集散地,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地出产的辣椒,都会被客商千里迢迢运到这里交易,并流向世界各地。去年,以其为核心形成的辣椒加工贸易区交易额达50亿元,当地120多家辣椒加工企业、1000多名辣椒经纪人掌控着国内辣椒交易量的三成。靠着经营辣椒产业,于家村已有20多位千万富翁,年收入10万元至数十万元的村民比比皆是。
辣椒产业兴了一个村
从胶州湾高速公路胶州出口到胶东镇于家村只有10分钟的车程。但到了于家村辣椒市场,记者却隐隐有一丝失望,“胶州于家村大椒城”只是一块空旷的场地,没有一个摊位,寻找不到辣椒的踪影。
“现在是辣椒交易的淡季,由于气温较高,辣椒都存在冷库里,卖家只在早上拿一小袋样品前来摆摊,如果有买家购买,谈好价格后会直接去冷库提贷,通常到早上六点半就结束了,所以你现在看不到人。”在市场做生意的曹言亭说,青岛市区消费的辣椒都来自这里,川菜馆、湘菜馆也不例外。
胶东镇辣椒加工贸易区管委会主任刘炳才说,即使在淡季,于家村每天的辣椒成交量也得超过100吨,而到11月下旬至第二年5月中旬的旺季,一天的交易额超过1000吨。
记者发现,于家村已经深深地打上了辣椒的印记,小区叫椒城社区,饭店通常也会多出个辣字。“就连村民孩子的名字很多含有辣椒二字或这两个字的同音字。”
刘炳才说,目前于家村和附近几个村庄与辣椒相关的企业达到127家,很多企业拥有出口权,产品包括辣椒粉、辣椒面、红色素等,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这里还有1000多名经纪人,他们掌握着全国主要辣椒种植区的种植信息,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所需货源。“全国大椒基本都在这交易,小辣椒也有很大一部分在这交易。”
年赚十万元的人比比皆是
青岛枫燃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清波跟辣椒打了8年交道,如今他的企业一年的辣椒交易量超过一千万吨,是该村的“辣椒大户”之一,有3个冷库和占地20亩的厂房,年收入最少过百万元。“我们村像我这样的很多,千万富翁至少20多个。”于清波说。
于家村村支书焦延龙介绍,于家村1600人左右,半数村民依靠辣椒产业。“现在村民除了办工厂,就是从事辣椒收购、经纪工作,还有的人从事终端销售,一年赚十余万元,数十万元的村民比比皆是,即便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一天仅摘辣椒蒂的收入最高也可达到50多元,挣的钱根本花不了。”焦延龙说,很多于家村的孩子都在胶州上学,村里至少一半人住上了楼房,这在附近几个村里是很少见的。
而比较累的辣椒装卸等活,基本都是外地人在干。“装卸几个小时,一天就能挣一百多元。”焦延龙说。东北小伙子曹言亭则选择在这销售辣椒去把机。“这种机器一台一万多元,一小时可以给五六百斤辣椒去把,比较受欢迎,生意还不错。”
于家村也带动了周边村庄辣椒产业的发展,附近多个村庄也有很多人靠辣椒致富。{Npage}
辣椒收购价他们说了算
于清波说,辣椒价格一天一变,非常复杂,但每年各地新产辣椒的价格却基本是由他们制定出来的。“每年10月份,于家村这几个辣椒收购大户坐在一块,商量辣椒的收购价格。”于清波说,给新辣椒定价,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考虑产量、客户的需求量,又要与成本、往年的价格进行对比。“这个价格通常会比较合理,否则在市场上就没有了竞争力,收不到辣椒。我们计划近期内上个辣椒电子盘,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交易,更容易发现辣椒价格,规避风险。”
近来,大蒜、绿豆等农产品都遭到了爆炒,辣椒有没有可能被爆炒呢?于清波说,这种可能比较小。“辣椒种类多,等级多,并且储存占面积很大,管理要求也比较高。很多不明白的人存着存着就把一等品存成三等品了,不懂行的人有钱也玩不了。”
■不足
硬件跟不上,附加值太低
焦延龙说,于家村是典型的民富村穷,大椒交易市场只收点卫生管理费,收入不多,有时候连打扫卫生的工人工资都付不起。焦延龙说,当地企业都希望能够改善交易环境,建一个大点的市场。“于家村的名气很大,经常跟外国人谈生意,但当外国人过来一看就傻眼了。市场破破烂烂的,并且是露天的,下雨都没地方躲,希望政府和企业共同出点钱,把市场建好,让各地来的客商舒服些,提高规模和档次。”
于清波说,经营辣椒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因此一般不会在价格上赔钱,但是由于村民比较老实,文化水平不高,经常会被人骗,造成巨大损失。“我们村目前还有很多企业靠家族经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有时跟人交易甚至不签合同,结果送货后钱要不回来,有的一次损失上百万元。”
辣椒大户王玉阁则认为,于家村大多数食品加工厂还停留在生产辣椒粉、辣椒片、辣椒干等初加工领域,附加值更高的精深辣椒加工产品比较少。
■规划
新市场年内投入使用
刘炳才说,于家村市场西门外,正在修建一条宽阔的大道。这是贯穿胶州市的站前大道,向北可达即将建成使用的胶州火车北站,向南直达胶州湾产业新区,可与各主干道相通。这条路今年11月将建成通车,届时,交通更加方便。
刘炳才说,为进一步提升于家村辣椒市场的交易环境,胶州市已启动了占地6000亩的于家村辣椒贸易加工基地项目,拟建设集贸易区、加工区、仓储物流区、综合服务区和商住区五大功能区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辣椒加工贸易区。其中,贸易区在现有147亩基础上扩大到320亩,将建设16个配套齐全、具有全天候交易功能的市场大棚,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综合服务区将有银行、邮政、航空等单位入驻,可为交易双方提供所需的各类服务。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档次最高、设施最全、功能最强的辣椒专业园区。目前,胶东镇正在积极申报“中国辣椒产业基地”称号。
“我们还想建立辣椒博物馆,吸引旅游资源。”于清波说。
■成功秘诀
地利人和闯出名堂
胶州的于家村已不产辣椒,却能把新疆、甘肃、内蒙古、辽宁、河南甚至四川等地出产的辣椒,吸引过来交易,并由此销往世界各地。究其原因,一半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一半是靠诚信经营带来的口碑效应。
村民于勇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于家村人就开始和辣椒打交道了,那时马店、铺集等乡镇的许多村庄几乎家家户户种辣椒,每年收获季节,很多南方客商前来收购辣椒,在村东头逐渐自发形成了一个马路市场。同时,一些有头脑的当地人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辣椒收购和加工。这也成了于家村大椒市场的雏形。
青岛枫燃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清波说,随着气候的变化,于家村渐渐不适合种植辣椒了,但于家村交通便利,辣椒交易得以一直持续下去,并且名气越来越大。
村民于勇认为,于家村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于家村人比较诚信。(肖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