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经济林成为山区群众“摇钱树

2005年04月21日11:27 云南日报

突出特色建基地 退耕种果建“银行”

突出特色,在广大山区退耕建设特色经济林,让山区群众圆了靠山养山、兴林增收的协调发展之梦。走进大山深处,成山成片的核桃园、板栗园、花椒园、银杏园,覆盖了昔日产量低、又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成为了山区农民的“绿色银行”。目前,全省已发展特色经济林果840多万亩,核桃、棕片产量居全国第一,八角产量位列第二,年特色经济林果产

量超过12万吨,产值超过20亿元,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走一条山绿人富的山区发展之路,一直是山里人的梦想,也是各级政府探索和实践的重点。过去,有的地方在山区综合开发上走的是坡地种粮、种蔗的路子,结果钱粮两空,生态还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实教育了干部,启发了群众,走一条山绿、人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了广大山区干部群众的新选择。以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省里提出把粮食、甘蔗请下山,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以林果产业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实现云南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干果基地建设等为重点,16个州市的基地县按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的要求,瞄准市场,引进种植优良林果品种,依靠科技从育苗、整地到种植管理,把基地建成当地的林果种植示范园,从而辐射带动广大山区群众,告别零星分散、低水平种林果的习惯,向围绕龙头企业,高标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特色林果业转变。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做大了我省的林果产业,也让山区农民兴林致富的梦想成为现实。八角成为了富宁县山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山区小县漾濞有84.6%的农户种植核桃,其中,50%的农户核桃收入达5000元以上,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在核桃上的收入达545元。核桃、板栗、八角等经济林果被山区群众视为“金果果”、“摇钱树”。近年来,尝到甜头的山里人,已不满足于发展传统的“大路货”,而是因地制宜,再创名优,银杏、柠檬、皂荚、澳洲坚果等高价值林果已崭露头角,全省特色经济林果产业群进一步壮大。

张 锐(云南日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