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红海厮杀不断,仍然众多玩家下场。笔者盘点了19个小众社交APP,看看这些小众产品是否真的找到蓝海了呢?

优秀回答_优质回答问题经验分享_优质回答的标准是什么

社交APP,特别是陌生社交,已然是杀得眼红手疾。熟人社交需要关系链沉淀,是零和游戏——一家独大之后,很难有所突破。

而陌生人社交,可以展开的维度似乎更多。

今天主要来谈谈陌生人社交,从人、媒介、形式三个方面好好分析下当前的陌生人社交的这一片红海。

一、以人为本,从人出发

社交,无论怎么玩,落点终究还是人。所以我们分析社交APP,最简单的还是从人开始。

不得不说,社交APP的的争夺战已经把人外在、内在、客观环境分析到位,利用彻底了。

1. 以貌取人——颜值即正义

代表:探探、tinder

两个APP从玩法到设计像素级一致:根据定位,筛选出附近的人,以卡片的形式展示头像,左滑不感兴趣,右滑喜欢;如果恰好相互喜欢,即配对成功,可以进行一对一聊天。

探探和tinder其实说不上“以貌取人”鼻祖,但是这种卡片式设计,以及手势交互,不同于以往的遮遮掩掩,直接把「以貌取人」摆上了台面。

探探和tinder,目前是以“订阅式”会员盈利,提供的主要服务是超级喜欢、滑错无限反悔、任意更改定位、无限喜欢次数;而tinder要稍微多几项,boost以获得地区内头像优先展示、选择可见对象、管理个人资料限制他人可见内容。

不过这种match方式,并非没有缺点。

我用我弟的头像,结果一直没有被匹配。“颜丑拒”漫长无期,在这个APP上又没有其他的寻友方式,只好放弃这个APP。

这两个APP像素级的高度一致也算抄袭榜中的史诗巨制了,抄袭者估计也很无奈,用交互的的新玩法来挖「以貌取人」的旧梗,简单到极致。

这种几无「借鉴」空间的玩法,让别人抄无可抄,跟随者只能在不要脸和要脸之前徘徊,最后选择不要脸了。

这种卡片式设计,利用左滑右滑来交互,赤裸裸对颜值进行第一眼评判,确实简单直接。而会员提供的服务,也恰好弥补了交互的一些尴尬。

如此看来,简单到极致,也是一大利器。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探探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tinder

2. 三观交友——「爱你,先救你,保大」

代表:如故、朋友印象、same、片刻

1)如故

明晃晃打着三观交友,在刚进入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基础测试包,里面包含了一些三观、品味、交友偏好的测试题。通过你提交的答案,找到三观比较契合的朋友。

不过这个算法还是个黑盒子,没有公布出来。我猜想,如果做得简单的话,这些题应该是有个分类,针对每个分类,如果其中一个分类的分值,两个人达到分数差不多一致,就可以匹配了。

中间也有个“观点广场”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

目前没有发现盈利方式。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如故

2)朋友印象

朋友印象学习使用了tinder的卡片式设计和手势交互。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信息卡片主动寻找,一种是通过回答问题被动匹配。

主动寻找,与只看颜值不同,朋友印象还把走心问答、最新印象、择偶标准等文字信息放到了卡片上。而被动匹配,把问题的回答做成了卡片式,和tinder的交互方式一样,右滑喜欢,左滑不喜欢(不过这是旧版,新版做成了chat形式;新旧可以切换,可能是因为是旧版,所以没有怎么维护了,左滑右滑的交互有些问题,有时候滑不动)。

而新版的chat对话框与旧版相比,虽然交互上没有之前有趣,但是更加符合他的玩法。比如说必须要回答问题才能参与,比之前的确实要好一些。不过因为信息更新较慢,让用户缺乏把控感,这也是一个弊端。

目前没有发现盈利方式。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朋友印象-主动寻找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朋友印象-被动匹配(旧版)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朋友印象-被动匹配(新版)

3)same

same的玩法是,选择关注感兴趣的频道,在频道里面观看/发布图片配文,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同好——这种方式也算是三观交友的一种吧。

目前没有发现盈利方式。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same

4)片刻

有很多比较精品的文章和电台(还有一个即时聊天室的设计),这个APP最大的特色应该是界面非常好看。因为内容比较精品,配合这些内容所做的UI也非常的棒。

比如其中对无图文章在信息流的展示方式,是用默认图加蒙版的方式,丰富了信息流,且对类型做出了标识,能够让用户一目了然。

目前的盈利方式是电子商务,通过买手、合作、售卖APP周边等方式。可以看看商品详情页,和冷冰冰的规格列表不同的是,每一个商品详情页几乎都是一篇感性的文章,待有APP的文艺调性。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片刻

3. 兴趣爱好——同好(四声)才能同好(三声)

代表:名人朋友圈

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除了三观还有兴趣爱好。在社交几乎变成所有APP的标配的时候,兴趣爱好方面的APP更是没有错过。

名人朋友圈是武汉本土的一款APP,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和发布角色相关的朋友圈。这款语言cosplay产品主要用户是12-20岁的小少年们。

讲真,年纪一大,还真的适应不了这种浓浓的青春气息。无法融入中二也好,不了解45度明媚的忧伤也罢,老或者也是一种错,因为永远有人年轻。

目前的盈利方式是应用内购买增值产品(礼物)。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名人朋友圈

4. 地域属性——同城组局,拯救死宅

代表:meetup、join

同城活动的玩法大体一致,主要是发布/查看活动,积极参与。

meetup的重点在于活动,首页上几乎是group和活动列表。

而join是重点是在于人,首页分为日记和遇见,日记主打post信息流,遇见主打人物列表,主要是发现同城之中附近的人、同校、同乡、同行。

join的活动入口在第二个tab里面,入口相对meetup来说还是较为隐蔽的。

比较而言,join作为同城社交APP,偏重于线上交友,而meetup偏重于线下活动。

同城活动的组织相对于大部分人来讲,都是有所挑战的,而参与也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如果几乎都是活动展示,meetup在冷门地区列表就会空空如也。

用户打开meetup,没有任何活动的情况下,只好弃之而去。而join提供了一条线上交友的选项,解决了这个尴尬。

至于盈利方式,目前没有发现。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meetup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社交这一片红海:盘点19个小众社交APP

上图为join

二、媒介

按照发布的媒介,可以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1. 文字

代表:MarinChat

文字基本是所有APP的标配。而这款MarinChat简直是社交产品中的清流,简单到极致——只可以发文字,图片只用于头像的展示。

不需要注册,直接设置头像和昵称就可以发表、回复、聊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