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优质回答_优质回答经验感受怎么写_优质回答的经验和感受

泰伯组 贺培培

本周复习了《子罕第九》篇,对我们的启示意义是多方面的,包括我们要注重道德和品质的培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注重“仁”的培养和实践、树立远大的志向和追求等。这些启示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孔子在面对赞誉时表现出的谦虚谨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会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首先要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孔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即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批评是谦虚谨慎的重要体现。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时,要勇于承认并努力改正,而不是逃避或掩饰。

其次要保持低调与谦逊:在与人交往中,避免过于张扬或炫耀自己的成就。孔子认为,真正的智者应该深藏不露,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观点,即使自己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也要保持谦逊的态度。

另外要正确处理成就与失败:在取得成就时,不要过于自满或骄傲,要认识到自己的成就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面对失败时,不要气馁或沮丧,要勇于承认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唐棣之华

八佾组 徐淑霞

本周复习 《论语子罕第九》。文中最后一章为“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因未见过唐棣花,故专门上网查后得知:唐棣花开繁密,花序低垂,白花细瓣,并有香气,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树。可植于庭园观赏。果甜多汁,可鲜食或制果酱及酿酒。树皮可入药。

在《诗经》中,唐棣花是特定用来形容兄弟情的花,《诗经 小雅》中就有《常棣》一篇,在《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中,周襄王准备领着戎狄去伐郑国,大臣富辰就用《常棣》劝谏周王:““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就是说今天的各诸侯国都是当年周公分封的亲兄弟,兄弟们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富辰引《常棣》篇的言外之意是对周王领着外人打自己兄弟的谲柬。而就在当时,齐桓公在戎狄入侵华夏的危难关头九合诸侯,存邢救卫,就是对《棠棣》篇的很好诠释。

孔子读的这首古诗很可能是写给兄弟的一首诗。因为情感表达不真诚,且有巧言令色之嫌,孔子在编《诗经》时就删掉了,所以我们今本《诗经》中读不到这首,但是针对这首诗的批评却难得的留在了《论语》中,这方便我们用具体的作品从反面去体会什么是“思无邪”。

在 中国历史上,既有舜善待偏心的继母和处心积虑想害死他的弟弟,广受天下人,最后终成一代圣君。看过豫剧《鞭打芦花》的,无不对那个用芦花充棉花的狠心继母恨之入骨。当父亲要坚决休掉这个女人时,哥哥闵子骞想的却是那个无辜的弟弟,劝父亲原谅继母。难怪他会成为二十四老之一。还有三曹中曹丕对弟弟曹植逼做七步诗,一心要置其于死地,世世代代为人所不齿,遭世人唾骂。

孔子一生追求的是“仁”。仁的核心就是这种由血缘而扩展的爱,儿子爱父母,兄长爱弟妹,父母爱儿女,弟妹爱兄长,臣民爱君王,君王爱臣民,使家、国都和睦,这便叫“礼之用,和为贵”,只是身份不能混乱,所以又说:“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还是要的,但礼不能仅仅靠严格的等级秩序,还要有温馨的仁作感情纽带,不能光靠形式上的服饰、仪节,还要有内心的道德意识。这样,礼就有了全新的、内外结合的内涵。

雍也组 张风琴

本周通过诵读《论语.子罕篇第九》中的第30章节有所感触。

第30章,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在人生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每个人生阶段里,每个人都要与人交往,过着社会性的生活。在早年的求学时期,要与伙伴共同学习,与这些人构成“同学”关系;进入青年阶段,总是要寻找有着相同爱好与目标的朋友,一同探讨学问,这些同学便是“同道”;但是,学道求仁的路是艰难曲折的,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坚持下来,那些能坚持下来的便是修道者的“人”;即便是笃志求仁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仍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便是“权”,即便是义同金兰的人,也会有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几乎不可能做到“同权”。孔子本章所言,就是这个意思。

不难看出,人生的道路上,能相随相伴的人会越来越少。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能与我们一块玩耍的“同学”最多;年龄稍长,能玩到一起的朋友要比小时候的玩伴少得多;青壮年时期,能找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就不错了;在干事业的过程中,几乎找不到事事都能想到一起的人。人生相伴者越来越少,人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

以“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这句话说表明了大家虽然可以在一起学习,但却未必会朝着同一个志向而努力。既然大家的志向各异,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走到一起的。比方说,管宁割席断交的事情,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管宁和华歆本是同窗好友,经常在一起读书学习,但是他们两人一个是真心为学,而另一个却是为了功名利禄。两人虽是共学,但不适道。后来,管宁成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而华歆则踏上了仕途。

管宁与华歆属于“同学不同道”,孔子所言的“立”,就是指同道者。同学之中,都有正确的人生观,但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人又有多少呢?比方说,在孔子几个得意弟子中,冉求就曾对此产生过动摇,他在《雍也篇》中就曾对孔子说过,“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也就是说,冉求一度失去了坚持走下去的信心。对颜回等笃志求道者来说,冉求就是“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者。

“权”,指的是通权达变。“同志”之中,即便都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追求“内圣外王”,但是,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必然也会有差异。比如,荀子和孟子,都是道德高深的儒学大师,但是,二人学术观点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修德、齐家、治国等思想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孟子与荀子,便是“可与立,未可与权”者。

而要建功立业,最终就需要“同权”,有着学识见解,有着共同的志向,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固然能够有许多共同语言,但是,如果不能“同权”,也无法成事。比如,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儒家信徒,都致力于宋朝的富强,但两人的思路大相径庭,为共同目标所作出的努力,反而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同权”而能建功,最典型的例子是秦孝公和商鞅。由于秉持相同的观点,执行相同的改革路线,最终使秦国走向了繁荣和富强。

惜时如金

八佾组 赵颖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是孔子在面对河水时发出的感叹,意思是光阴也会像流水一样匆匆逝去。他提醒我们,做人应当努力追求进步,不浪费任何一点时间。

历史上古人留下了许多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如陶渊明的“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文嘉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朱熹的“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王贞白的“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等等,都是说时间宝贵,不能轻易浪费。

古时不仅有许多惜时名言,还有不少惜时的故事。东晋时的名将陶侃,也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他从小丧父,他的母亲是与“孟子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岳飞的母亲”被后世并誉为中国传统“四大贤母”之一的湛氏。虽然湛氏小时候只受过一点启蒙教育,但她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省吃俭用,以自己纺纱织布的微薄收入供儿子读书。但陶侃小时候特别淘气,经常不好好读书。有一天下雨,陶侃没有去读书,在家里看妈妈织布,妈妈就让他背书,当陶侃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湛氏则拿起手中的织布梭子,启发儿子:“你看,时光流逝就像手中的梭和射出的箭一般快,你现在读书这么不用心,日子就这么过去了,是不是很可惜啊?”陶侃听了之后,便下决心好好读书。从此,陶侃终日苦读,学业渐渐好了起来,为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因战功卓著,陶侃成为朝廷的封疆大吏,但仍惜时依旧。他经常对下属说:“大禹圣人,乃惜光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意思是“像大禹这样的圣人还珍惜每一寸光阴,更何况我们普通人,更没有理由不珍惜时间”。

鲁迅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希望我们都做一个勤勉的人,收获时间给我们带来的智慧和力量,而不要因为懒散而留下一片悔恨。

雍也组付耀周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孔夫子着重讲了学习修道的四个次弟。学、适道,立和权。

可与共学,适道:往赴的意思,前往奔赴走往道的路上称为修道和行道。学习圣贤文化未必可以一起去修道和行道,每个人学习的目的不同,有的人为了增加学识,有的人为了提升智慧,有的人为了把生意做的更好,有的人为了更好教育好孩子,学习目的不同,自然导致了行为方向准则各不相同。适道比学有更高的要求,修正自己让自己奔赴向于道。学而时习之不云说乎,不仅是为了学,更好地把学的道传授他人,感化他人,去影响更多的人去传播圣贤的文化。

可以适道未可与立,我们可以共同适道行道,未必可以立,立:立于礼。修道行道的过程中是否能依礼而行呢,有的人也在修道,他中途知难而退,遇到了困难开始退缩,就不行道和修道了:有的人中途遇到了诱惑,半途而废,不是一生立于道而不变节的。生活中有的人也修道行道,也修正自身,为了名利,学了一段发现自己没得到名利,我还不如学一些其他的或干脆不学了,也就是没有立得住。共同学了《论语》一年多了,随着进一步复习提升,剩下一部分同学,一些人有点不适合,立于道而不变的,又筛选一部分。余下的才是立于道而不改变自己最初的初裹和道心。

可与立未可与权。权:称砣,用来衡量轻重。立于道还懂得权衡轻重,目的是为了取中。有的人可以共立于道,未必可以懂得变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懂变通,你会处处受挫。首先是学,后是立于道而不变,在立于道不变上,懂得权衡变通。小人喻于利,不立于道的基础上,变通会跟着利益走,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去变,这就成了小人行为了。立于道再去变通,无论如何变通,我们都会去帮助利益更多的人。

公治长组 韩素萍

本周重读《论语.子罕第九》其中第四节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不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每个人对世界的感受都是主观的,这感受来自“我”这个观察者的视角,“我”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一个相对应的世界

海德格尔说,人的行为有三个层级。是去蔽,其次是澄清,最后是敞亮。一个层级,何尝不是一个人的修行之旅,正如林清玄所说:我也愿学习蝴蝶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漫漫人生路,谨记四个“毋” 用来校正自己,定能达到敞亮的境界!本章节也让我想起网红知名带货主播董宇辉,他的网页签名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董宇辉是一个充满才华和拼搏精神的人物。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电商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不断努力奋斗。可见圣贤传统的魅力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发展!

自信的子路

里仁组 李喜平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见《诗经卫风雄雉》。忮(zhì),嫉妒。臧〔zāng〕:善,美好。

孔子感慨说:“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狐貉裘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自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卫风雄雉》上说:‘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不好呢?’”子路听了这句诗词,从此常常念诵。孔子又说:“不过是个方法(仅仅做到这个样子)又怎么算得上好呢?”

首先是孔子赞美子路的略略大方与自得自信,没有感到衣服不如人而羞耻。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其次,子路是个行动派。听到《诗经卫风雄雉》上说:做人“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不好呢?”他就常常念诵。其实,者只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个“道”,但不足够好。孔子知道了就提醒子路:不过是个做人的方法,仅仅做到这个样子,不够究竟,又怎能算是好呢?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更高更远的志向和人生境界。

待贾而沽,意为仕途仁政

先进组 王凤辉

子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待贾而沽”,是孔老夫子有为而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观点。他旗帜鲜明,以宣扬仁德礼治为己任,期待统治者行仁政,爱国民,并身体力行,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率领贤人弟子走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仁德礼乐教化,以期世界大同。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十多岁就想入仕逞志,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精心思考,深入探讨,发表见解。其学业德行逐渐为社会所承认。他三十而立,筑台杏坛,授徒讲学。他征得仲孙大夫和鲁昭公的同意和资助,创设私塾学堂,周游列国,破天荒有教无类,促进学术文化由官府下移,将教育的范围扩大普及民间。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撒向各国各界各条战线上,大都成为有政绩,有名望的栋梁之材。

他以孝弟为本,去影响施政者。他宣扬礼乐教化,首重文化救国治世。他学礼、学琴,赴周室考察礼乐,向老子学习。他观象知雨,观器识道。他出仕诛杀少正卯,计堕三都。他整理文化遗产,发扬仁学光辉……

总之一句话,孔老夫子为而务实,修己,育人,治世,利益国家民族,使仁德社会长治久安。我们为中华民族能有这样一位大乘至圣,万世师表而倍感荣幸!倍感自豪!

学而组 王玉霞

本篇讲述了孔子的诸多思想,有“后生可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等经典言论。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对“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这句经典言论的理解。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学长批评指正!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智慧的人不疑惑,认得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知者,就是有智慧的人。那怎样才算是有智慧的人呢??就是能够分辨利害得失轻重缓急,进而能够趋利避害,要事优先的人。如何才能分辨利害得失,轻重缓急呢?关键就是能够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总和的衡量。那么如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孔子说:“好学近乎知”,也是这个道理。

仁者,就是能够与他人构建积极亲密关系的人。怎样才能构建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呢?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必须照顾好自己与他人的利益,也就是说是利己利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必须要有智慧,从而能够在更广阔和长远的唯独辨别利人利己的真正价值,也就是彼此的共同目标。亲密关系不是想出来或者说出来必须在双方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做出来。因此孔子说“力行近乎仁”。

勇者,就是明知有困难有危险,但是仍然努力去做的人。为何明明知道有困难危险却仍然努力去做呢?因为这些人知道困难险阻是磨砺心性,提升素养的契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困难是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关键,只有通过一次次的磨练,我们才能从一个愚笨的人变得有智慧,从一个麻木的人变得仁爱,从一个懦弱的人变得勇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做觉醒与时限的人来说放弃成长,耽于享乐是一种耻辱。因此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知、仁、勇三者,乃是天下之达德。有智慧才能懂得仁爱,有仁爱才能有勇气去践行。所以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言:“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

学而组 李莺鸽

今天学到子罕第九篇,那么就简单说一下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一句里面“与”是赞许的意思,大致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利,但赞许命,赞许仁。这样来看,二者有一个共识,就是孔子很少谈“利”,《论语》中出现的也比较少,仅有的几次表达的也是“先义后利”“重义轻利”。而“命”与“仁”,《论语》中谈仁109处,谈命21处,可谓不少。《论语》虽然讲“仁”多,但多是和别人的问答之词,别人问,孔子才说回答。而且“仁”是孔子所讲的最高标准,所以孔子一谈,弟子就会记录,这样看似多,实则是记录多,其实相比孔子平生所言是很少的。

这启示我们,世间的道理,实在太多了,千万别迷失于道理之中,真正重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对于道理的践行。

不论孔子罕言利、命、仁,还是罕言利、赞许命与仁,起码得弄清楚孔子对它们的根本态度是什么?综合各种释注,有以下一些启发。

首先,说“利”。利,人的欲望所在,容易引起争端,所以夫子很少提及。不提,不代表蔑视利益,只是因为当时社会太过偏重于利,且见利忘义失于道。对于正当的利益,夫子也是赞同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利本身没有好坏,金钱也非罪恶,关键在于是否合于义。现实里,别认为谈艺术就高雅、谈金钱就俗气,是与非、雅与俗,跟金钱、艺术有关系,但决定因素还在于背后的操守。利,还包括利害关系的意思。国与国交,人与人交,都是趋利避害的。

其次,说“命”。一说命,好像就归于决定论、必然性,人的命天注定。有学者呢把“命”解作偶然,有了偶然性,人才能成为命运的主宰者,“从偶然中去建立必然,从机遇中去把握生活,从主动中去开辟未来,而不是等待、接受、认同种种偶然”。孔子不是教人认命,相反是让人生生不息奋斗,从而改天换命,我们从读《了凡四训》即能知道改命之典范。我们还知道命,是由许多因素构成,基因、出身、八字、姓名、家庭、环境,等等。而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命运。老百姓说的“命大”,比如被车撞了没啥事,主要是指一般突发的意外事件无法影响到这个人的命运。与之相反,“命小”,则是很容易受影响,比如被老师训一顿或表扬一下,命运就改变了,这样的命就是小的。跳出来看,“命大”与“命小”,本质是信仰信念的坚定程度。信仰坚如磐石的人,不会轻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而毫无信仰的人,就会随波逐流。把握命运,关键是坚定信仰,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还有一层,命,天命,隐含着生命的本源。对于这个问题,宗教、哲学、科学也一直在探究,可直到现在人类也无法解释,所以孔老夫子很少说起。既来之,则安之。别管人是怎么来的,来了就干好来的事就行了。

最后,说“仁”。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价值标准,《论语》里官员、弟子每每问及,孔子也多有对应的解答,谈到的不少。可细细想来,对于仁的解释,一般不是概念性的阐述,没有从正面回答“仁是什么”,多是引申、案例、具体性的引导,回答“什么是仁”,这样大家就会得到许多答案,孝是仁,礼是仁,先难后获是仁,等等。在《论语》之中,孔子所提到的,除了颜回之外,没有一个够得上仁的,这就是大到极至,无法企及的感觉。同时,仁又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求仁则仁至,心里想着仁仁就来了,当今社会遇到有人捡到东西及时上交,仁就在里面。

仁之道大,又落之具体。前面说到,天命不可揣测,人怎么来的不要穷尽生命去探究它,该做的是“安之”,在社会这个命运的大舞台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诠释生命,创造自己的命运,而笃实地践行“仁”,正是孔子为人类指引的光明大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