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虚拟教研室(以下简称“教研室”)由中国传媒大学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西部六省六所新闻院校共同建设,旨在打造东西部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共建共享平台。自2022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教研室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有关工作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教研室“交流、互助、共建、共享”工作宗旨开展多项活动。围绕作品展示交流、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数字资源共享等多元主题,教研室充分调动共建院校师生展开教研活动,切实增进共建院校的经验交流、思政共建、成果共享,共同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发展的新形态与新路径。系列活动的成功举行也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官方微信号5月22日在头条位置进行了专门报道。
以优秀作品展示 推动经验交流
为展现共建高校的教学创新成果、彰显各校学子的优秀创作能力,教研室发起了“携手筑梦向网而行”新媒体作品创作交流活动,并于4月23日在线上进行了优秀作品展示和创作经验交流。来自七所高校的学生团队展示了包括网络纪录片、H5交互设计、短视频等类型在内的新媒体作品。
▲“携手筑梦向网而行”新媒体作品创作交流活动与会师生大合影
来自七所院校的七名专业教师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既肯定了同学们出色的创造力,又对进一步优化完善提出了建议,有助于同学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媒体作品。
▲新媒体作品创作交流活动参展作品
以英烈缅怀活动 创新思政共建
清明节前夕,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与《人民日报》新媒体部联合推出“鲜花献英烈”融媒体交互产品,以“云上献花”的形式祭奠革命英烈。教研室动员7所院校师生积极参与,进而带动全国高校新闻学子缅怀革命英烈,以虚拟共建的方式探索思政教育新方法。
“鲜花献英烈”融媒体交互产品通过引导用户跟随少先队员的足迹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深刻感悟今天和平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对革命英烈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雄壮举的崇敬之情;同时通过为英烈献花的形式,表达对革命英烈的深切缅怀。另外,同学们通过创意设计、动画制作、音效配合等多方面的技术探索,切实增强了新媒体实践创作能力,也让创作思政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实现。
▲“鲜花献英烈”融媒体交互产品视觉动效工程
产品正式上线30分钟后阅读量突破10万,献花量超过15万;截至4月6日晚22时,献花量突破288万。七所高校的同学不仅积极进行互动分享,还在参与缅怀后留下了真挚的心得感悟,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
▲“鲜花献英烈”融媒体交互产品累计献花突破288万
以优质数字资源 促进成果共享流
为促进优质教学成果在东西部高校之间的开放共享,中国传媒大学推出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新媒体展示手册》两项新媒体教学创新成果,首先在教研室内部进行分享,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新应用、新平台,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共建高校间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助力东西部高校提升新闻人才培养水平。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新媒体展示手册》在教研室内部共享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决策部署,探索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新路径,以教育资源数字化实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中宣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指导下,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创新团队推出了两部展示手册,以数字网络传播技术汇聚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历年获奖作品,并以视听融媒体语言全景展示获奖作品原文和创作背景,为新闻院校师生提供新闻佳作的标杆示范,提供能用、好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作品展示页面
以现代信息技术 体现虚拟特色
自建设伊始,教研室就努力尝试运用虚拟信息技术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充分体现教研室“虚拟”特色。线上启动仪式邀请名为“小传”的智慧型服务机器人担任虚拟主持人,利用虚拟技术为每位发言老师送上优美音乐、热烈掌声和美丽鲜花,通过视频方式设置“云端参访校园”环节,这些虚拟技术与人工智能手段的综合运用,为线上会议注入了“元宇宙”的元素,实现了虚拟空间“在场感”与“互动感”的营造,活跃了线上会议气氛,增强了会议传播效果。
▲虚拟形象助力虚拟教研室元宇宙发展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虚拟教研室自启动新阶段建设工作以来,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院系的大力支持,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有效推动了东西部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共建共享平台的发展建设;通过实践创作层面的分享交流、思政教育层面的创新共建、教学成果层面的开放共享,全面助推东西部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政治坚定、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来 源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编 辑|巴妍
责 编 |尚新英 陈艺文
编 审 |袁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