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起引进推广养殖,南美白对虾一直被视为我区水产养殖产业品种的最佳选择,虽经历几多波折,但仍是我区水产养殖品牌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区海涂水域环境的整体改善,当地养殖户们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进行不断升级,仍是主业。时至初冬,一年的养殖已结束,记者在马鞍街道采访时了解到,今年南美白对虾养殖形势总体良好,但养殖户也反映了不少需改进的不足,需要给予基础条件、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才能使这一产业能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80亩塘净收入上百万元,盆满钵盈现象尤存
“养养虽然苦,其实还是它。”这是流行在海涂养殖户之间的一句行话。今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出现令人惊叹的情况:海涂九一丘有一位徐姓养殖户,承包养殖池塘面积达80亩,依靠多年的养殖经验,在水质保证的基础上,既卖活水虾,又卖每500克13尾左右大规格的冰虾,结果,总收入达到225万元,平均每亩产值高达2.8万元,扣除每亩1.3万元的养殖成本,净收入可达1.5万元,总收入达120万元。
“今年柯桥区养殖形势好,有一部分养殖户都赚得盆满钵盈。”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区天恒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70多位养殖户,养殖总面积4200多亩,有90%的养殖户实现有钱赚。据测算,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产值1.4万元。
不过与这位养殖户不同,也有少数养殖户出现亏损。记者从绍兴水利围垦综合开发场了解到,个别养殖户,由于受外河水质、苗种、天气、管理等综合因素影响,出现亏损现象。如九三丘西片一位叫叶国建的养殖户,有51亩养殖水面,于6月初投放的“正大”品牌虾苗,养了4个多月,仍无长大的迹象,最终每500克70多尾,仅有一两个池塘是好的,所以今年没赚到钱。
少数养殖户产出率不高,苗种水质仍是焦点
记者了解到,今年在区水技推广站指导下,有两位养殖户引进试验了本省繁育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系“浙海科1号”,结果试养较为成功。这次试验共引养了91万尾,养成规格达到了每500克17尾,平均亩产达到了350多公斤,亩均利润有8000多元。试验户认为这个品种的优点是生长迅速且规格整齐、抗病强、饲料利用率高,打算明年再养。区水技专家认为,南美白对虾苗种一直以来都产自海南、广东、福建等省,成本高且存在一定风险。近几年我省选育繁育成功的白对虾新品系,适合本土生长,对改变我区及周边地区长年应用外省虾苗现状与品种结构调整有现实作用,是值得推广养殖的。
但记者了解到,毕竟是第一次推广,只有点上作局部的试验。而更多的养殖户喜欢用“正大”的品牌苗种,应用率达到了90%以上。但这一苗种也出现了令人质疑的地方,据反映,6月初购买养殖的一批苗种,普遍出现存活率不高或者长不大的情况,这使得绍兴水利围垦综合开发场养殖户的亩产不到100公斤的情况,养殖户不赚反亏。
在水质上,无论是养虾的水质,还是养虾后的水质,总体都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海涂禁止在外荡水域进行承包养殖,并投放了用于改善水质的增殖资鱼类,也使水质得到巩固提升。但记者采访时发现,由于外荡水域没有人承包养殖了,于是出现了少人管理的情况,乱抓乱捕现象开始出现,使放流的鱼类被捕,减弱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加强自身素养,提升部门服务,仍是致富产业
在采访中,有关专家认为,南美白对虾作为我区的一种产业,因为有过多年历练,养殖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仍拥有100多名规模养殖户、总面积达上万亩,作为致富产业,仍然不容忽视。
据介绍,对虾产业是一门较为成熟的产业,因为可以适于冷冻、出肉率高等原因,可以远销至广大的北方地区。在苗种、饲料供应和收购等环节上,也有一批专业的企业和人员。作为较为成熟的产业,对提高海涂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有关人士认为,要实现这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养殖户自身要加强学习,掌握养虾的技术,提高自己养虾水平;也要共同携手,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不能让假虾苗、劣质饲料流入市场;更要进一步增强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如大棚养殖白对虾是提高效益的一个办法,我区养殖大户莫加德经多年探索,今年又取得平均每亩7000元净收入的好收成。但要养好,需要有成本的测算,更要有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应用,不是每名养殖户都可以开展的,有个别养殖户搞大棚养殖连续两年亏损,对此养殖户应该吸取教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作出决策。有人士提出,成立养殖户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海涂养殖户微信工作群,都是很好的办法。
确保水质优质稳定,也是需要继续关注和努力的。目前,滨海外荡水域面积达5000多亩,虽然水质有了很大改善,在当地建立了“河长”长效管理机制,工业污水直排河道现象基本杜绝。但是,要使外荡水域在保证排涝、蓄水、通航等功能的基础上,满足渔业养殖的功能,仍需要加以细致防范。针对当前养殖户反映的外荡水域局部失管的现象,应该采取办法加强监督和执法。有养殖户提出,在养殖塘附近一定区域由养殖户自行租包养殖放流净化水质的鱼类,这也是一种防止鱼类被偷捕滥捕保持水质稳定的一个办法,有关方面可以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