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很多学生和家长都留言咨询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考试成绩,看过收到的卷面后,发现大多数学生成绩较低的问题都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由于初中生学习科目多,学习压力较小学增大很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盲目使用题海战术,而忽视基础知识记忆的作用。
基础知识记得不够牢,在考场上,“我都不懂,哪里知道该填什么答案呀?”等一切的抱怨和后悔都是马后炮。该做的题还是要做,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必要的答题技巧。这里,作为一名久经考场的老司机,我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生物考试中客观题答题拿分的考试四部曲“一看二做三猜四查五瞎蒙,基本原则不留空”。
考试第一步,看。拿到试卷,写完个人信息之后,不要急于答题,先通览一遍试卷,大致弄清楚哪些印象深,哪些印象浅,以及哪些一点印象都没有,并且大致记一下试卷前后题目是否有相关联的地方。
考试第二步,做!也就是把那些在复习中印象深刻,会做的试题,都认真作答。这里不需要多做说明,尤其是学霸们,在平时的题海训练过程中,很多题目都可能做过,感觉就像作弊,答卷只不过是凭记忆再现而已。
考试第三步,猜!考试答题第一原则:每一道题绝不留空。如果把考试当作一场战役,那么交白卷就等于是举白旗投降。只有填上答案,才有得分的可能性,否则连输的资格都没有。常言道“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填满答案才是王道。
猜,是有依据的推测,尤其是对于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等客观题来说,猜,是做对答案的一种重要手段,尽可能在考场上排除错误选选项,提高得分率,是提升考试成绩的重要策略。具体方法包括:联系实际法、关联词法、极端示例法、关键词法、矛盾法、综合法、命题规律法等。接下来就分别举例进行说明,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1、联系实际法。初中生物与其它学科知识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更为充分地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就可以做出回答。
单细胞=非常小,ABC平时要咀嚼,D酵母粉颗粒状最小。
狗对陌生人狂吠不止,A答案=人狗之恋,想想都污;B答案请记住“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哦”;D答案最恐怖=狗要吃陌生人!
2、关联词法。在选择题的命题中,正确选项的答案往往与题干有着相关性,找准关键词,也能够轻松选出正确答案而这些关键词,往往是界定描述性的形容词后面往往会跟“……的”。
题干中的干、湿、润、甚至三点水也是水的事情呀!
3、极端示例法。常用于判断题,当然,每道选择题实际上是四道判断题,道理相通。在符合题干的假设范围内,取最极端的示例,如果依然成立,则对,反之则错。
4、关键词法。在很多客观题的备选选项中,尤其是判断性表述中,“绝对”“凡是”“全部”“都是”“所有”等绝对性的判定表述,都可判定为错的;反之,“一般地说”“通常的”“适量”“适当”“适度”等留有余地的用词表述,基本可以判定为对。
5、矛盾法。在被选选项中,如果有相互矛盾的项,那么答案往往就隐藏在其中。
6、综合法。在很多试题中,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往往只能排除某一个两个选项,所以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判断。虽然不一定能够拿到分数,至少可以提高正确的概率。
7、命题规律法。很多时候,教师命题都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习惯,也就是所谓的命题规律。掌握了之后,非但在复习的时候知道哪些知识点好出题,在考试实在没有招了,也可以应付答题,提高命中率。比如生物考试中常见的:“三长一短选最长”“选择概括性表述”“选择题B、C多余A、D;判断题错的多余对的”等。
答题第四步:查!在做过试题之后,用了以上方法都没有把握的话,则可以再看看试卷的其它题目。往往来说,命题教师在命题中认为重要的内容或者命题失误,会在试卷的其它题目中进行再次考察,所以可以再看看试卷,找找有没有可以参照作答的内容。
答题第五步:蒙!当所有办法都用尽之后,选择题无非ABCD中4选1,判断题无非对与错2选1,连线题也一般是5选1;所以,只要写下答案都有得分的可能性。所以,当所有办法都用尽之后,随便写个答案,指不定也能够撞对几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一看二做三猜四瞎蒙,基本原则不留空”,你学会了吗?
当然,要想考到好成绩,还是需要在日常学习中脚踏实地,慢慢积累知识。本文建议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在如今学习压力如此之大的现实背景下,也算是一种提高成绩的应试技能。
我深信,对于那些平时头悬梁,锥刺股的学霸们,期末考试不过是一场简单的游戏。然而对于那些处处风光,唯独考场失意的小伙伴来说,考试简直是一次身心俱疲的折磨。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考到好成绩,而被人夸奖的美好期望。希望家长、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够尽量想办法给他们更多实质的帮助和积极的鼓励!哪怕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有可能激发一个学渣转向学霸的动力。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教学经验,如若觉得有用,可以收藏借鉴;有更好的方法,也欢迎留言探讨;又或者觉得没用,也欢迎留言吐槽`(*∩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