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陈静李维康
李嘉镓张子煜晁海娟
蝉鸣,荔红。
从茂名浮山岭下1900多岁的黑叶荔枝,到增江河畔400多岁的挂绿荔枝,再到东莞新出的冰荔荔枝,广东拥有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新的荔枝品种品类,种有世界三分之一的荔枝,是中国献给世界的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也积淀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文化遗产。
2020年增城区、东莞市荔枝种植系统以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之名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茂名市古荔枝贡园种植系统补选入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
“岭南荔枝种植系统是岭南人民在两千年农耕生产中创造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倪根金介绍,这一系统拥有丰富的内涵,是由“荔枝有关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农业生产、民俗文化、农耕技术以及产品加工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拼成的一个琳琅满目的图景。
在岭南褪去野性扎根繁衍
“翻过这座山就到惠州了,苏轼就在那儿说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在罗浮山下的正果镇兰溪村,广州市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廖美敬一边查看老荔枝树长势一边说。罗浮山流传着苏轼与荔枝的美谈。据说,尝过增城荔枝后,谪居惠州的苏轼因盼不到增城荔枝而感慨“空寓岭海”。
“荔枝是大山的孩子,果子落地生根发芽,所以山里的野生荔枝也叫山枝。”廖美敬拾起一粒落果说,“人们发现哪棵树的果好吃,就将吃完的核扔在地上,慢慢地,这种荔枝越来越多。”这是荔枝驯化的开始。
今年初,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遗传学》发表了一篇荔枝基因组研究论文,提出荔枝“一个起源中心、两个独立驯化事件”假说。“已知最早的野生荔枝生长在我国云南东部,在海南岛与大陆还连在一起的时代,荔枝沿着珠江流域首先往岭南传播。”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说。
如今,在茂名市浮山岭一带,四大古荔园分布其中,茂南羊角镇禄段古荔园拥有世上最老、最多、最集中的荔枝树及群落。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广东省荔枝分子标签工程技术中心测定,该园千年以上老荔枝树有363株。一株1900多岁的黑叶荔枝将已知的茂名荔枝栽培史追溯到东汉初年,侧面说明《西京杂记》中南越王赵佗进献荔枝给高祖的事不假,也印证了茂名是广东荔枝原产地的地位。
羊角镇禄段古荔园里,荔枝树因传统栽培注重根深叶茂而大张其乔木天性。高大婆娑者独木成林,分庭抗礼者枝干相接,从“皮开肉绽”到共结连理,在生存之战中逐渐融为一体。据介绍,园中连理枝现象颇为常见,它给了早期荔农嫁接栽培的启示。“贡园里的荔枝最初是黑叶,其他荔枝都是它繁衍出来的。”羊角镇禄段村支书何亚柱道。
荔枝繁衍发展到如今,主要有嫁接、圈枝与实生苗三种办法。
嫁接是将一种荔枝枝条接在另一种荔枝树上,“高接换种是为了更换老品种。”东莞市荔枝协会会长赵吉庆说,“现在冰荔这些新品种价格高,很多人甚至将桂味、糯米糍拿来嫁接冰荔。”
“圈枝也叫驳枝,找一根长得较好的枝,环状剥除一截皮,再以塑料纸裹泥包扎等它生根后,砍下直接载。”在增城区正果镇承包一片山地经营荔枝种苗生意的东莞老板冼生说,“圈枝苗几年就可以挂果,多用于繁衍优质荔枝。”现在流行矮化嫁接,矮化后树冠蓬松,“方便管护、采摘,成本会低好多。”东莞市壹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建权说。
除了无性繁殖技术,岭南荔农还摸索出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管护技术。倪根金指出,特别是防治病虫害技术,增城果农会将浸泡数天的烟草叶柄、叶脉水(烟梗浸出液)喷洒在荔枝树上,防治卷叶虫、蚜虫、尺蠖;东莞荔农则用平腹小蜂降伏荔枝椿象——平腹小蜂孵化后会找荔枝椿象的卵吃。
这些技术为荔枝品类的丰富和广泛栽植奠定了基础。东莞与增城接壤,两地均是优质荔枝产区。明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论广东荔枝“以增城为贵族”,同期荔枝专家徐?的《客惠纪闻》也说荔枝“至东莞,渐多渐佳”。
东莞最擅长荔枝育苗与销售。1921年出版的世界首部荔枝科学专著《荔枝与龙眼》介绍了东莞凤涌作为岭南育苗中心的地位,认为东莞荔枝苗的工业化、商品化程度很高,“糯米糍平均价格每担2.50美元,淮枝每担2.25美元”。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荔枝栽培史上第一个革新家”叶钦海花十余年培育优质妃子笑苗木100多万株,妃子笑因此被推广到惠州、广州、茂名和海南琼山等地,对我国荔枝栽植作出了贡献。
增城精于新品培育。据载,北宋时增城就有100多个荔枝品种;如今仍有多达70个品种,其中近50个为原产或他区罕见品种,原产品种挂绿荔枝、尚书怀荔枝名满典籍,他区罕见的则有绉纱裘、桂花香、素馨香等。如今,增城荔枝拥有全国最多的荔枝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