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脱贫攻坚汇报

村委会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1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在我单位扶贫资金项目整改工作专题会议上,局党组书记、局长全文传达了省级委托第三方专项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通知文件全文以及《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将近期相关会议精神和主要内容进行传达,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将此工作作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落实贯彻好,确保整改到位,整改见效。专题会上对相关工作按照分工细化工作部署,并落实具体分管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对接具体工作,并要求对标问题,认真梳理,查漏补缺,强调建立健全问题台账、整改台账、销号台账,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确保工作实效。

二、对标反馈问题,确保整改工程到位

(一)违规使用涉农整合资金问题省级脱贫攻坚第三方工作组发现问题:2018年交通运输局县泥柯乡通乡油路提升改造工程经现场查看为通乡公路。不符合《川财农〔2019〕35号》涉农整合资金实施负面清单制管理,涉农整合资金不得用于通乡公路的建设的规定。问题整改情况:因涉及通乡公路资金较大,县财政无法进行资金归垫,建议从政策方面解释。经查找政策性文件《省交通运输厅省扶贫开发局关于进一步明确交通脱贫攻坚“两通”工作标准的通知》(川交函﹝2020﹞241号)文件中“进一步明确通乡通村硬化路标准,以及根据《省农村公路条例》,通乡公路是指县级政府所在地或上级路网至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公路,通村公路是指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上级路网至建制村村委会、村小学的公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所在地公路应无断道现象。硬化路路面类型包括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且路面平整、无坑幽、无堆积物”,并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贫困村退出是否通硬化路是贫困退出硬性指标,通村公路是指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上级路网至建制村村委会、村小学的公路,如上级路网(通乡公路)未通硬化路即视为下级路网(通村硬化路)未通畅,将会影响贫困村退出及贫困县退出任务。因此为顺利通过国家、省级脱贫攻坚验收,必须完成通村硬化路硬性指标,如果通乡公路未完成则视为通村硬化路不达标,无法通过国家、省级脱贫攻坚验收及普查。

村委会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2篇

335个驻村的日子,对贵州省雷山县人社局驻教厂村第一书记余秀文来说,太短了。时间虽短,感情却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村干部与村民的心齐了,大伙儿发展种养殖脱贫的积极性高了,原本乱堆乱放的寨子变得整洁有序了。这些变化,是他用“绣花”的功夫,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对症下药,小康路上的“好书记”

余秀文到教厂村后,把村子走了个遍,发现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村里大部分人的生活是“一朝越过温饱线,生活再也没向前”。全村共389户、1534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08户、358人。地理位置偏、农民收入低、集体经济少、环境卫生差,是教厂村的真实写照。

2016年,余秀文申请到精准扶贫养殖项目资金30万元,项目却没有实质性进展;垃圾池清运垃圾费用差800多元时,村委干部却束手无策;姑妈回娘家是苗族过年的传统习俗,计划邀请姑妈回家过苗年,但活动策划、资金争取等工作却让村委班子毫无头绪。余秀文心里清楚,教厂村的贫困只是表因,村委班子少了“顶梁柱”才是“病根”。

为了给村里找好“领头雁”,余秀文拿着村支部党员花名册翻来翻去地看,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致富能人召开院坝会、座谈会、交流会,听取大家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让大家推荐能人贤士。

多少个昼夜,余秀文窝在村委会不足20平米的宿舍里,认真琢磨村情实际、创业政策、发展机遇等,只为写一封致教厂村流动党员的信,并将信件夹在流动党员学习资料中寄送出去,引导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回报家乡。那些日子,他时常没空做饭,往往以一碗泡面应付了事。村委会旁几个村民闻到方便面味道后,去叫余秀文到家里来吃饭,但他总以工作忙为借口婉拒。

滕兴成曾在广州做绿化盆景生意,返乡后经常带领一队人做工,见多识广,头脑灵活,每月工资收入能达四五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余秀文打起了他的“主意”。一开始滕兴成并不热衷于村级事务,觉得只要能带领几个人脱贫致富就算不错了。余秀文便开始了软磨硬泡,多次找滕兴成沟通交流,“一人富不是富,带领几人富不算本事,带领全村致富才是真本事。”在他的引导刺激下,滕兴成逐渐转变想法,在家人支持下,主动参加村级班子换届选举。

2016年11月15日,教厂村举行换届选举,滕兴成高票当选新一届党支部书记。新书记,新活力,余秀文并没有看错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了,村委办公场所规整了,产业发展思路清晰了,村委班子战斗力增加了。村里900米道路硬化、1.8公里机耕道、2公里生产步道等项目逐一落地。

“没有余书记,就没有现在的我,好多事我还要向余书记汇报呢。谁也没想到,早上还跟大伙儿有说有笑的人,竟突发脑溢血再也醒不过来了,没留下只言片语。”提起余秀文,滕兴成的眼睛依然是红的。

鼎力相助,创业路上的“好大哥”

村民李朝荣小时候脚被烧伤,落下残疾,干不了重活,但他一直自力更生,打算发展养殖业。2016年,夫妻俩用在外打工多年的积蓄,凿通了一条宽2.5米、长300米的产业路,建好了300平方米的养殖场,却再也借不到一分钱买猪仔。眼看家中两名上学的孩子需要钱,夫妻俩忍痛把半山腰上凿出来的“幸福路”封死,提着一大一小两个行李包准备外出打工。

此时,闻讯而来的余秀文拿着小额贷款申请书,气喘吁吁地把两人拦下来,说服他们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再一起努力努力。2016年8月,他们成功申请到扶贫小额担保贴息贷款8万元,李朝荣夫妻俩当即购买了8头牛、30头猪。目前,养殖场已存栏50多头肉猪、2头能繁母猪、6头肉牛,按每头2000元来算,除去一半的本钱,李朝荣今年至少能赚两三万元,成了村里的养殖示范户。

“余书记知道我的养殖场离村里远,去开会不方便,上面有什么好政策,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养殖场的摄像头,还是他让我安的,便于管理。一看到这些,我就会想起他。”说着说着,这名40多岁的汉子眼圈就红了,“他走了,我少了一位好大哥。以前,我总想着要放弃这养殖场,现在,我会把它搞得更好。过几年把贷款还清了,我还要带领左邻右舍一起脱贫致富。”

这一年来,除了李朝荣的养猪场,在余秀文的帮助下,吴义等五六户农户还一起成立了宏兴畜禽原生态饲养专业合作社,在东山坪建起占地面积900平米、可喂养150头牛的养殖基地。不愿发展养殖业的,余秀文带领他们种植白芨、独角莲等中药材……教厂村产业全面开花,预计到年底,村里有一半以上的贫困户可脱贫。

嘘寒问暖,扶贫路上的“好儿子”

“他是个好人,不是我儿,但比我儿还好,比我儿还亲……” 已经70多岁的李再祥老人一直念叨着。

3月23日临近中午,“该吃饭了”,李再祥摆好三副碗筷,便急匆匆地朝村委会走去,“小余一忙起来常吃方便面充饥,对身体不好,我去叫他过来吃一口。”可村委会只有一个相机包孤零零地立在办公桌上。愣在门口半天,回过神来的李再祥才佝着背、低着头往回走,走一步就抹一把泪。家里的餐桌旁,放着三把椅子,其中一把是余秀文的。

李再祥是教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女儿出嫁后,他和老伴每年就靠低保金勉强度日,生活过得异常艰难。不生病、不吃肉,一年能省下一千多块钱。余秀文得知老人的情况后,隔三岔五就割上几斤肉、买上捉锼果,去看望老人。日子久了,老人不再规规矩矩地叫他“余书记”,而是亲切地喊他“小余”。在他眼里,这个县里来的干部比自己的两个娃还要亲。

2016年,依靠精准扶贫政策,李再祥家养了 10头猪,卖掉后,又买了10头猪仔回来养。年底,李再祥的银行账户余额从往年的一千多元变成了一万多元。过年时,老人家里特地杀了一头猪,看见挂在火炉上方穿成串的腊肉,心里美滋滋的……

装在余秀文心里的,不仅有老人,还有孩子。一次,他看到几个孩子,扒着窗户眼巴巴地盯着教室看。这一幕让他心疼不已:应该让留守在家的学龄前孩子拥有自己的教室!于是,余秀文积极向县教科局反映情况,并多方争取社会资源,修建了村级幼儿园,让学龄前的孩子们进入了课堂。同时,为村里13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申请到1.22万元补助金,用于他们学习期间的生活开支。

余秀文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经常穿梭于农户、基地和村委会之间,群众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落实长2200米,满足老丹江自然寨23户、98人的饮水管,帮助36户精准扶贫户申请180万元“特惠贷”……

村委会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3篇

“是啊,陈叔,今天感觉怎么样?”

“擦了你送来的药酒,这脚好多了。”

“小翁书记来了吗?进来喝杯茶吧?”

“不用了,谢谢王婶。”

……

这是八月的一个傍晚,如果在广州,早已是下班时分。刚刚从村里探望贫困户老人廖伯的翁如萍往村委会办公室走去,还有一些工作要完成。沿途不停的招呼声,让她不得不放慢脚步,村里人东家长西家短的话语也不见她脸上有丝毫不耐。待完成一天的工作,早已夜幕降临,翁如萍边往宿舍走,边想着明天的工作。乡道灯光有些暗,翁如萍不紧不慢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主动请缨去驻村

今年初,省人防办接到新的扶贫任务,对口帮扶英德市横石塘镇仙桥村。相比前两轮的帮扶工作,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更加艰巨,为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的目标,这三年内,驻村干部必须长期驻村,帮助村里解决全部贫困问题。条件艰苦、远离家庭、责任压力重大,就在大家都在观望的时候,身为工会副主席的翁如萍虽然超过45岁年限,但仍以副团级干部为由毅然主动接过重担。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看到一座明显被洪水浸泡过的危房前挂着的村委会牌子,翁如萍还是被震惊了。她狠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仙桥村脱贫致富!

对症下药释疑难

翁如萍到村后,立即与村委干部一起对全村进行调查,深入农户家中对贫困户进行摸查核实。个别村委干部和一些村民看着这一位省城来的女干部,私下嘀咕:“怎么来了一女的?我们这条件差,事情多,会不会一下子就闹着要走?”翁如萍什么也没说,她很清楚:要大家信服,还是要看实际行动。

在调查过程中,面对每一家农户,翁如萍都问得很细致,并询问周围邻居的看法。有些村民很不理解,“情况已经报上去了,怎么还要来问?”翁如萍就一遍遍地耐心解释,直到村民理解。“我们要确保真正的贫困人口一个不落,非贫困人口一个不多。”翁如萍说,“同时,还要知道致贫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仙桥村全村共有857户3520人,其中申报扶贫的有92户249人。经过深入摸底调查、村委公示核实,最终落实贫困户76户207人。对于被取消了贫困户资格的村民,翁如萍除了耐心向他们解读政策,日常也很关心走访。赵婶家在翁如萍宿舍对面,原也申报了贫困户,后来被取消了资格,心里很不满。翁如萍每隔一两天就去她家里探望,时不时买些东西给家中老小,还主动给赵婶儿子介绍了工作。如今,赵婶逢人便夸翁书记好。

在做好摸底核实和建档立卡的同时,翁如萍还思考如何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的原因,因户制宜,促进脱贫。她积极向省人防办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和难点问题,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对一”帮扶的方案,每位省人防办工作人员对口帮扶仙桥村一户贫困户,全体动员做好扶贫工作。

贫困户廖伯今年72岁,腿脚残疾且无劳动能力,孩子在读大学,学费只能靠贷款。翁如萍了解了情况后,立即决定支助其孩子的学杂费,并积极上门探望,为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要不是小翁书记这么关心,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啊!”廖伯对记者说。

愧对亲人为脱贫

为彻底帮助仙桥村脱贫,翁如萍主动与镇、村委干部沟通,并积极向省人防办领导汇报、探讨,做好帮扶项目规划。翁如萍表示,计划将通过农村综合改革整合的土地,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同时利用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难题往往让人措手不及。今年7月初,翁如萍的亲大嫂因癌症晚期从老家来到广州入住进了省人民医院;翁如萍家婆也因突发心肌梗塞在省人民医院做抢救手术。而这时,恰是对贫困户精准识别最后查漏的关键时刻,翁如萍咬紧牙关,坚守岗位,没有请一天假回去看望、照顾亲人。村委干部和村民事后知道了,深受感动。他们早已被这位女干部不怕苦累、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所折服,“这是我们的巾帼扶贫英雄!”

村委会脱贫攻坚汇报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

生态林场下辖3个村委会1个分场,全场共有村小组54个,总人口8270人,其中农业人口6800人。我场脱贫攻坚整改后,通过精准识别、严格甄别,目前全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5户127人,其中:低保贫困户40户86人、五保贫困户14户15人、一般贫困户11户26人;因病28户、因残22户、因灾8户、缺劳力7户;2016年已脱贫退出15户2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场党委场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督查,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1、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成立由场党委副书记、场长(主持全面工作)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副场长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配齐设备,建立健全以场扶贫工作站为主阵地、各村委会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2、建立运作程序保障。场党委场部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制定《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生态林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生态林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完善《生态林场贫困户结对帮扶情况一览表》、《生态林场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制度,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3、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将每周一固定为分管领导及驻村干部扶贫日,深入所包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了解扶贫对象困难与动态;场部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专题推进会,各班子成员、各村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工作计划。同时将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4、建立动员宣传保障。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学习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认真学习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文件,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先后召开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责任落实会、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第一书记及村干部碰头会共计10次,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印发扶贫政策宣传资料、精准脱贫政策宣传手册300余本,确保所有场村干部、贫困户人手一册,制作张贴脱贫攻坚宣传条幅100余条,书写固定标语30余条,营造全场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精准发力,强化落实,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规范程序,精准识别公开民主。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实行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和县级审批,把真正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并在今年7月份精准识别“再回头看”中,按照市政府1号文件“七个一票否决,四个从严审核甄别”精神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村逐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进行再核实、再识别,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再甄别,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予以退出,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2、科学谋划,脱贫措施因人施策。一是健全机构。在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场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七个一”的要求,每村都设置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配有精准扶贫工作文件柜、扶贫攻坚作战图,每户贫困户都有登记台帐、脱贫措施、工作明白卡。二是结对帮扶。对精准识别的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确定帮扶人。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按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每个贫困户都落实了“一个扶贫单位、一名扶贫责任人、一个帮扶方案、一个增收项目、一套扶贫对策”。组织区连心小分队成员、场干部、村干部与全场65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为贫困户填写发放贫困户登记表,为结对帮扶干部制作了帮扶干部手册。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三是精准施策。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与否在精准,要摸清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对症施药,精准发力,同时,要改变过去漫灌为滴灌的方式,做到精准扶贫,政策兜底。通过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推动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精准脱贫。广大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通过“贫困户能不能脱贫”,倒逼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立足实际,创新帮扶举措,为帮扶对象送去致富信息、打开致富门路,引导贫困农户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引导、鼓励当地企业(如驻地在上坊村的苍源中药材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帮扶,让上坊及周边松林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人进企业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每天按150元计算劳动报酬,平均每月可干活15天左右,实现月收入2250元左右。此外,该企业还为贫困户子女就学安排资金3000元帮扶,其中上坊村贫困户艾福生儿子艾志亮在县一中读高二帮扶2000元,松林村贫困户黄小龙儿子黄博林在松林村小学读书帮扶1000元。让就业脱贫一批,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资金扶助坚持“输血健体”和“造血强身”相结合,增强帮扶的实效,打造基层互助体,促进抱团发展、携手脱贫。

3、整合资源,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吃透精神。在场村干部会上认真学习区委扶贫工作16个实施方案政策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将统一印制的《区精准脱贫政策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户贫困户,做到贫困户和帮扶干部人人知晓,在落实帮扶措施和享受帮扶政策上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整合资源。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三是推进产业。全力推进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将全场65户中新增的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光伏发电合作社,第一批已到帐光伏发电合作社的发电收益,按区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正在办理发放到所有贫困户一卡通中。预计将为每户贫困户每年产生效益约2000元,为确保贫困户2017年全面如期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没有优势产业。我场地处我区偏远山区,无交通、资源区位优势,这里山高水冷,耕作条件差,是全区有名的低产地区,产业普遍规模小、经营粗放,没有规模化的龙头产业,无力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同时,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区里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但我场三个村委会均未列入省级贫困村,上级没有安排任何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光靠本场自筹难解杯水车薪;加上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三是残障、慢病占比大。全场65户贫困户127人中,五保户14户15人,智障、肢残丧失劳动能力32人,对这类贫困对象,只能通过提高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标准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脱贫。另一方面,全场有13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出现返贫。

建议:一是我场扶贫工作队伍力量太过薄弱。人员少,任务重,往往“光杆司令”存在人手力量严重不足。没有配备专职扶贫专干,分管领导身兼数职既是扶贫工作站长又是扶贫专干,还兼民政等其他工作,所以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扶贫工作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建议尽快配齐配强队伍。二是非贫困村投资扶持力度不均衡,扶贫资金投资少(我场基本为0),建议上级对非贫困村也要酌情考虑。三是填表、开会过于频繁,建议改变传统的检查考核办法,让扶贫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帮扶贫困群众上。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精准扶贫,完善扶贫详细规划。按照全面脱贫的目标,对照精准脱贫标准,算好明细账、倒排工期、细化措施,落实任务,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严格对照脱贫攻坚任务台账,确保2017年底实现脱贫11户13人的目标。

(二)坚持产业主导,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着力围绕丝瓜络种植与中药材种植方向,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加速脱贫步伐。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坚持场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加速实施扶贫开发民生项目建设进程,加快解决贫困群众行路难、用水难和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