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方案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优质校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有关精神,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特制定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三名”工程(2023—2025)建设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关注薄弱,重视实践、追求前沿”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领军团队,为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培养目标

(一)培养一批新时代教育家型名校长、专家型名教师和名班主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三年跟踪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精湛专业素养、治校育人有方、学习研究能力较强,能够带动学校“由弱变强”、在区域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教育家型校长、专家型教师和班主任队伍。

优质校建设方案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

(二)打造一批基础教育“由弱变强”的发展示范学校。促进培养人选将先进教育理念融入个人实践,形成成熟的教育教学、治校育人的理念风格以及精湛的专业素养,提升培养人选从教科研视角反思学校治理、班级治理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帮助提升办学、育人和教学经验,提炼教育教学思想,发掘学校典型经验,通过现场会、媒体推介等方式,计划3年时间,分步骤打造青海省内部分薄弱学校,成为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示范名校。

(三)引领一批优秀校长、教师和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以工作室为载体,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倍增效应和辐射带动、精准帮扶作用,实现工作室成员及所在学校的共同提升和持续发展。计划3年时间,分步骤培养千名扎根教学一线、教学业绩突出、同行认同的区域名师、百名校长和百名班主任。

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方案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四)物化一批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优质成果。聚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治校育人水平,指导校长、教师和班主任开展课题研究,物化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培养方式

依据人才专业成长阶段性特征理论,以“需求持续满足、问题持续改进、目标持续递增”为思路,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分类分段梯次推进”原则,通过专题理论培训、课题研究、课程开发、学校文化凝练、现场跟踪指导、主题论坛等方式,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2个月的集中深度研学,不少于5次的现场跟踪指导,每天线上平台的学习讨论指导,助其快速成长发展,最终实现名校长建设工程目标。

具体培养路径与措施设计如下:

(一)启动阶段

1.需求调研。对项目学校校长、教师、班主任,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发展需求、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家指导方案。

2.配备专家。实行导师制,利用专家资源,针对性配备指导专家,针对突出问题进行行动研究,实现精准具体指导。

3.布置任务。分析自身专业发展和单位发展的问题与优势,机遇与挑战,初步研究制定个人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以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需求为导向,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学习内容。

4.搭建平台。建立个人工作室,以工作室带动工作开展。内容包括课题研究、教育帮扶、学术交流、读书计划、现场成果展示等,并形成电子成长档案。

(二)执行阶段

1.共同研修。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深化、教师师德修养、办学思想与教育主张凝练等主题,开展理论讲座、实操实践、理论学习、示范阐释、案例分享、经验交流、行动反思等活动,把握教育发展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掌握基本研究方法,丰富更新教育管理理论知识,提升管理智慧,锻铸专业精神,凝练教学主张,形成办学风格。

2.自我修炼。通过个人反思、专家诊断,明确个人优势特长,确立个人发展定位。围绕定位,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教育名著研读、管理案例研讨、个性化指导等活动,提升专业理论素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3.考察观摩。搭建与省内外名校“结对”“教研共同体”等平台,定期组织教育考察、交流活动,在与名校长和专家深度交流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发展热情,促进自我成长,提升教育管理改革、创新能力。

4.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结合个人专长、发展方向,在短时期内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自我经验的提升作为切入点,经历课题研究全过程。通过选题指导、课题开题、课题中期答辩、课题结题答辩等形式,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成长的重要路径。

5.送教下乡。在适当时机组织名校长、名师和名班主任,到省内外乡村学校送教,获得专业成长体验。

(三)完成阶段

1.成果培育。通过课题研究,对办学理念、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对个人的办学思想、管理风格、教学主张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提炼,形成教研科研成果。支持人选申报高级别教学成果奖,指导撰写论文、出版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从中发现培植典型。

2.凝练思想。帮助校长、教师、班主任梳理办学、教学和育人经验,形成并能阐述个人办学思想。

3.成果推介。与新闻媒体合作,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成果推介,推动教育创新成果转化为教育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满足学校和社会对高品质教育服务的需求。

4.高端论坛。利用专家资源优势,开展多种方式的论坛活动,鼓励校长、教师和班主任基于真实问题和愿景,围绕相关主题,聚焦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与省内外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的对话,在交流对话中学习、锻炼、借鉴和提高。

管理与保障

(一)建立协同机制

按照“课题带动、任务驱动、专家促动、自我创动”的原则,建立多方参与、协作培养机制。

1.课题带动。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课题促学习、促反思、促管理、促成长。校长、教师和班主任应结合学校实际和个人发展规划,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研修与课题研究。

2.任务驱动。加强基于真实问题的校本教研,开展课例研讨、集体磨课、课堂观摩等教研活动,用科研的方法解决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育人难题。

3.专家促动。组建国内高端学术、名校长、教育媒体专家团队,建立导师智库,形成协同创新机制,高质量完成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指导、培养任务。

4.自我行动。一是完成个人成长发展规划;二是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将学用有机结合;三是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四是完成读书、反思和写作任务。

(二)做实过程管理

1.日常调度。人选要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年度任务,制定年度计划,撰写年度总结;依据其个人/学校发展规划、课题研究、论文著作及成果培育情况,定期对人选进行过程考核评估,作为届满考核认定的重要依据。

2.档案管理。在培养期内,加强过程性档案管理,三年培养结束后,形成完整的系列化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档案,强化培养期内成果的梳理、物化以及宣传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人选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强化工作保障

1.组织保障。“三名”工程是加强校长、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组织建设,保障对该项工作的领导。

2.经费保障。由基金会为专家、校长、教师和班主任在培养期内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共同研修、专家指导、考察观摩、课题研究、成果培育等。

3.条件保障。当地教育部门要为“三名”工程培养人选创造有利条件,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为等活动提供时间保障和经费支持。

项目预算

专家交通费、食宿费、辅导费、线上平台搭建,校园文化建设等,名师、名校、名主任成果培养等,每个学校预计15万元/年*3年*100校,合计45000000元。

关于我们

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优质校建设方案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

青海佛教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8月,由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名誉院长、东宗寺堪志次成洛周活佛、才昂嘉措等爱国爱教人士发起,并经青海省民政厅依法登记批准。基金会坚持挖掘和弘扬佛教慈善文化,以爱国爱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为指引,致力于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慈善事业。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青海佛教慈善基金会秉持着知恩感恩、自利利他、向上向善的理念,得到了广大信众、民众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基金会的同仁们不断诠释着慈悲与善行,通过捐资助学、支持社会文教卫生公益慈善事业、修复寺院文物古迹、帮扶贫困寺庙、扶贫解困、赈灾救急、保护生态环境等项目,为西部地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

青海佛教慈善基金会一直以来都积极承担着社会责任,通过多种项目和行动来回馈社会和帮助困难群体。以下是基金会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些内容和项目:

1. 捐资助学:基金会致力于资助贫困学生的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学费、书籍和生活费用等方面的困难,助力他们实现学业梦想。

2. 社会文教卫生公益慈善事业支持:基金会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种社会文化、教育和卫生公益慈善事业,如支持教育机构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健康医疗养老项目等。

3. 寺院文物古迹修复:基金会致力于保护和修复寺院的文物古迹,维护佛教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传承。

4. 扶贫解困:基金会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通过各种项目和措施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

5. 赈灾救急:基会在灾难发生时,积极参与赈灾救援工作,为受灾群体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医疗援助和重建支持。

6. 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动环保项目和倡导环保意识,致力于保护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青海佛教慈善基金会通过这些具体项目和行动,不断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下,青海佛教慈善基金会将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众,并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CIF

募捐联系人电话:13910838654(微信同步)

编审:杨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