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校组织开展“百年辉煌 我心向党”庆建党100周年活动
市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杯”全民健身活动
开展乡村振兴系列培训讲座
12月3日,以“庆建党百年华诞、谱终身学习新篇”为主题的重庆市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结合重庆实际,活动期间,我市将面向广大从业人员、社区居民、老年人群,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学习宣传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和学习服务,并在总开幕式期间连续推出为期1周的系列活动,包括职业教育与人才发展、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互联网+全民学习等主题。
这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市以推动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质培优”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办学单位主体作用,在着力推进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普及化、普惠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实践,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的新贡献。
强保障 抓基础 发出终身学习最强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与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相并列的国家战略;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市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尤为重要。
事实上,我市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同推进下,早已渐入佳境且成效显著。
政策保障日益健全。我市相继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保障和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并将老年教育列入《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办学网络机制日臻完善。各区县、乡镇、村居逐级建立社区学院38所、社区学校811所、社区学习点10003个,社区教育四级办学网络实现全市覆盖。建成老年大学(学校)1401所。
示范建设成果日益彰显。全市已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4个、实验区1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35个;全国示范街道(镇)26个。遴选42所市内高水平职业院校成为老年教育试点学校。各类创建和评选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通过开展特色课程和微课大赛,征集一批优秀本土课程资源;建设游学基地、非遗工作室和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26个;重庆终身教育网在线课程资源已达1.1万余门。编写老年教育教材7大类、36种,开发课程130余门,制作微课数字资源500余个。
同时,以大力开展课题研究为抓手,全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深化、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更逐步建立了“财政投入为主、单位自筹为辅,社会捐助为补”的多元经费投入机制,使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建设经费保障更加有力。
促融合 重质量 奏响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协同曲
今年5月,《重庆市2021年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工作要点》的印发,明确了我市以推动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半年多来,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工作,我市以《工作要点》为指导,全面发力,积极探索实践。
强化思想教育引领。把党的建设与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同谋划,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红岩精神”融入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服务基层治理的工作中,加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将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推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同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健全质量评价机制;
着力推动老年教育创新发展。持续开展老年教育试点中职学校培育。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合唱、舞蹈等老年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创新老年教育模式,探索康养学游结合的老年教育教学新模式,培育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
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人员队伍,建立师资库,开展人员队伍从业技能培训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成果,提高社会知晓率、认同度和参与度。
在今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伴随着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全民阅读学习、“智慧助老”专题课程、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习团队建设,对荣获全国及重庆市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学习型团队、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集体和个人的表彰,以及向社区开放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资源、强化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的实施推广,不仅展示了我市社区教育的建设成果,引领了全民终身学习新风尚,也让我市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协同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求发展 创新篇 打造全民终身学习新格局
“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学习需求。”这是“十四五”规划对终身教育资源建设和服务办学能力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对健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办学体系,搭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办学的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办学服务体系,对强化终身学习阵地建设,加强社区教育学院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市一大批终身教育改革发展优秀典型涌现而出。
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通过将部分社区学院直接设立在当地职教中心,部分非遗工作室设置在有教学优势的职业院校等举措,使社区教育充分利用了职业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理论指导水平;也使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实现了两类教育的互通互助,共生共赢。
这是充分发挥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平台优势,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专业支撑社区教育改革发展,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创新实践“社教融合发展模式”中的一大亮点工作。
学习成果怎么兑换?“学分银行”来帮忙。九龙坡区社区教育工作在创新实践推进中,有效结合辖区居民学习的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从2016年开始施行“学分银行”管理制度。每年根据居民累积学分数,评选优秀学习者、优秀组织者,也可作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证明,以及兑换物品等。
这种以整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课程为抓手,以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为路径,整体推进社区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方式,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目前总建档用户42114人,累计登记学习成果6240个,总学分1018.6分,总开发认证课程43门。
利用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兼善文化课堂”助力城乡文化建设,这是北碚区社区教育学院的发展思路。从2006年至今,学校致力于城乡基层社区文化软实力建设,有效整合高校和地方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深入城乡社区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经历10余年的探索实践培育,从指导思想、目标、组织原则、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等方面建构了城乡社区终身学习活动可持续发展模式。
层出不穷的优秀案例无不体现出我市各社区教育学院在夯实教学设计、教学运行、教学服务、队伍培训等基础办学能力,提升政策宣传、教学示范、业务指导等示范引领能力,增强办学资源整合、特色项目研发、优质品牌培育、重大课题研究等创新发展能力上,做出的不懈努力与积极探索。
扶三农 兴乡村 全面提质培优促发展
南川区东城街道社区教育学校组织鼓楼坝社区、皂桷井社区、黄淦村联合开展“科技助春耕、知识促脱贫”插秧竞赛暨“身边科技带头人”故事分享活动,60名志愿者和170名村民一起交流了最新农业科技的学习收获及实操问题,随后志愿者们分成13个组,指导帮助黄淦村村民运用新技术插秧20余亩……
送科技到农户家,向科技要生产力。这是今年以来,南川区社区学院、34所社区教育学校从农村种植技术、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帮困等方面服务“三农”见实效的其中一幕。
为真正方便贫困农民参加学习培训,把学历送到家门,把技术送到田间,黔江社区教育学院充分利用设在镇村的社区学校、社区学习点三级办学机构的便利条件,积极开展就近办学、贴身服务,并积极协调黔江区电大、区农委、区人社局的学习资源、教师、干部保障“助力乡村振兴‘1+X’人才培养项目”马喇实验班的顺利开办……
“咬”定教育扶贫不松劲。在重庆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支持指导下,黔江社区教育工作始终牢牢扭住“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加大扶志扶智工作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农民作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在《重庆市2021年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工作要点》中,也针对“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提质培优”,突出了“要加大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种养殖技术、智慧农业、乡村旅游、传统技艺、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及实用生产技术等培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我市也根据乡村振兴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以社区学院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发展壮大了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
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提质培优同样还要求“丰富重点人群特殊需求供给,面向青少年开展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安全教育等教育活动;为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待业人员、生活困难人员、新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在此要求下,潼南区立足“灾害防范教育、医学急救教育、劳动生存教育”三大课程体系,精心设置游泳、逃生、防卫、急救、劳动5项基本生存能力课程,以“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面向全区5、7年级学生,开展中小学生基本生存能力培育行动。
而在开州区的社区教育实践中,则是倡导“职继协同”“院校融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开展中餐厨师技能培训,全员拿到了技能培训证书;邀请专业护理老师开展月嫂技能培训,帮助社区无业、失业妇女增加家政服务技能,规范家政服务行为;开展创业培训,帮助30余名创业者系统学习知识与技能,理清创业思路……这些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活动载体的有效措施,为确保社区教育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下来,我市将直面挑战,准确把握全市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强基固本、改革创新,扎实做好全市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工作,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增值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