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水映蓝天,乡村振兴硕果丰。如今,行走在肃州区乡村,一幅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近年来,肃州区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做法,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高质量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招组合拳,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着力绘就天蓝、地净、水清的乡村新画卷。
产业兴旺硕果累累
走进肃州区下河清镇千亩设施蜜瓜种植示范基地,瓜香扑鼻而来。大棚内,瓜藤粗壮、叶片嫩绿,圆滚滚的蜜瓜挂满藤蔓。时下正值下河清蜜瓜上市,工人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打包好的蜜瓜将销往长沙、武汉、广州等地。
下河清镇千亩设施蜜瓜种植示范基地围绕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种植、信息化管理、品牌化销售思路,着力做大做强设施蜜瓜产业。至目前,基地面积5000亩,亩产量2500公斤至3000公斤,亩均收入达1.5万元。同时,吸纳周边2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蜜瓜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近年来,肃州区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持续推动蔬菜、种业、草畜、林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上半年,肃州区制种面积4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4.7万亩,林果种植总面积3.8万亩,畜禽饲养总量730.8万头(只),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质效有了新的提升。肃州区大力构建一乡一品产业格局,鼓励各乡镇村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银达制种、西洞蜜桃、下河清蜜瓜、金佛寺李广杏、东洞戈壁蔬菜等品牌初具规模,各乡镇村组开始因地制宜开发乡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实现“持久美”的内生动力。上半年,肃州区农业新增加值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稳居酒泉市前列,并成功举办全国戈壁生态农业现场观摩会及酒泉现代种业博览会暨花卉博览会,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国家农业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创建迈出坚实步伐,产业发展助推带动乡村发展成效持续显现。
生态宜居处处可见
近年来,肃州区黄泥堡乡裕固族风情文化小镇以弘扬民族特色文化为载体,依托农房改造项目,开发出农旅融合生态园、裕固风情小镇旅游体验基地、跑马场等功能区,小镇建设整体布局美观,是一座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裕固风情小镇,民族文化氛围浓厚。肃州区泉湖镇、西洞镇、三墩镇分别依托草莓、蟠桃、辣椒等产业,大力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肃州区果园镇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在乡村建设时融入魏晋历史文化元素,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肃州区西峰镇西苑新村立足打造城郊“一刻钟”旅游经济圈,大力发展民宿、采摘、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业态,特色小镇正成为肃州乡村旅游新的名片。
近年来,肃州区以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秀美宜居家园为目标,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采取原址重建、异地新建、村企联建、搬迁进城4种模式,先后筹资近30亿元,全面推进265个农房改造示范点建设,涉改农户达14100户。按照道路、电力、供暖等基础设施配套要求,新建村组道路1427公里,架设路灯13600盏,配套实施污水处理站73个,新改建户厕3.06万户,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4个,培树“美丽庭院”示范户48户,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美好生活踏歌而来
在三墩镇长城村,精心绘制的文化墙像一张名片,展示着乡村新面貌,成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的讲堂。三墩镇临水堡村充分挖掘临水堡古驿站历史文化,小镇内老物件墙、驿站小景、农耕雕塑、精神文化展示长廊等元素唤起了浓浓乡愁,崇德向善、崇文重教深入人心。
近年来,肃州区以地域实际为基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立足生态优势,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年提升行动,不断推进农村庭院美化。全区15个乡镇实现垃圾清运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建成巾帼家美积分超市137个,实现村、社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建设全覆盖。同时,成功举办桃花节、杏花节等乡镇节会,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乡村文明新风持续浸润。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美好,肃州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实现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一步步成为现实。(石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