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情况汇报000县委000人民政府(2000年10月14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县现执行的《000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是2005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的。现行总规实施以来,我县城市规模、框架不断扩大,城市集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城市人居环境、品位形象不断提升。现行总规对于“十一五”我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总规已不能满足县城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修编。2009年下半年,我县启动《000城总体规划(2009—2030)》编制工作,委托000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本次县城总规通过各种方式,征求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2011日,由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审查通过。729日县十五届人大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情况报告如下:一、修编《总规》的背景和重大意义一是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需要。市委王书记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指出:“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黄山未来”。

并要求00在全市“四区”建设中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展示区”。同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了以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为抓手,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重大思路;着力打造和利用四大战略平台(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创新推出了“15个重要节点”改造提升计划、“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百佳摄影点、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关键区域控制等16项重大决策部署,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重大思路和决策部署,都需要在《总规》中体现和落实。二是贯彻执行中央政策法规和迅速落实上位规划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元月颁布实施,一些政策法规出现新动向,城乡规划和建设面临新问题。《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对00县的定位为:黄山市域的综合性次中心城市,00县政治文化中心,旅游接待和交通中心。因此,需要尽快对现行《总规》进行修编。三是积极策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随着黄祁高速的即将建成,济祁高速、皖赣铁路复线和六安—00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将大大改善00对外交通条件,有效提升00区域联系度,也必将对00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需要及时修编现行总规。四是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我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增长转到通过落实“三个围绕、一个不上”和“三个集中”,实现工业优化升级上来;通过落实“八个一批”,实现农业提质增效上来;通过推进“六个转变”,实现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强势扩张上来;通过强化中心城区、重点集镇“两大支撑”,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来。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功能完善的需求、城市拓展空间的需求、城市环境建设的需求强烈。这些战略调整和强烈需求,需要在《总规》中体现和落实。二、本次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和重大变化(一)主要目标1、城市功能目标。本轮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中国红茶之乡、以山区资源利用和休闲服务为主导的山水生态城市。通过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把绿色发展作为第一战略,把生态环境作为第一资源,把00红茶作为第一产业,加速建设“生态、活力、富裕、宜居、和谐”00,在全市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展示区”。2、城市建设目标。以00县城——金字牌一体化区域城镇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326省道产业走廊,以区域生态背景为依托,轴向发展,双城联动,融入黄山,沟通皖赣,打造生态型现代山水城市。

3、城镇化发展目标。到2015年县域人口规模为19.3万人,到2030年县域人口规模为22.4万人。到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9.6万人,城镇化率为50%;2030年全县城镇人口16万人,城镇化率为70%。(二)重大变化1、产业布局上,打造“三大经济板块”。一是依托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园,发展先进制造业、红茶加工业、商贸物流业,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东部经济板块;二是依托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古村落、古戏台群,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和边境贸易,建设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商贸流通为主体的西部经济板块;三是依托祁红生产基地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生态休闲功能,建设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南部经济板块。2、交通格局上,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对外交通上,加快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建成皖赣毗邻地区交通枢纽中心。加大安太公路、00—黟县旅游快速通道争取力度,让00尽快融入黄山旅游圈。对内交通上,加快黄祁高速城东入口——县城10公里快捷通道建设,加大县际公路干线和省道改造力度,大力实施S326线00东段升级改造,加快新老城区道路网络连接,构建内部交通环线。3、城市规模上,构建组团式发展新平台。大力实施东进西扩战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本轮规划确定2015年末城市人口发展到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为6.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0平方公里。到规划期末,力争建成功能完善的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三、本轮《总规》实施的重点保障措施1、提速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大力实施城乡交通建设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总投资161.6亿元的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总投资58亿元的六安—00—景德镇铁路项目、总投资65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42亿元的济祁高速公路项目和总投资亿元的高速引线工程。二是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加快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新城区建设项目和以茶苑财富广场为重点的5片旧城改造,到2015年基本完成新区一期项目建设和旧城改造工作。三是大力实施城乡电力水利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总投资4.3亿元的阊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泗洲湾水库建设项目。四是大力实施工业产业优化提升工程。以实施红茶产业“211”工程为抓手(建设20万亩红茶基地,实现产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加速推进总投资5.5亿元祥源集团祁红产业项目以及以金银花加工为重点的生物科技项目,全力打造省一流的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五是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保护、开发提升工程。

重点加快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牯牛降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三大生态旅游景区、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环牯牛降生态旅游圈。推进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重点条环牯牛降生态走廊,着力打造15个优质生2、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长、珠三角地区的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和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政策项目和资金;三是做大做强城投公司等政府性融资平台,积极引导金融资金服务我县重大项目建设;四是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企业融资服务;五是加大经营城市力度,盘活存量资产,保障城市 建设资金需求。 3、拓展用地空间。一是盘活存量保障用地。通过对旧城改 造、城中村改造,闲置工业用地开发,增加建设用地;二是合理 利用坡地保障用地。认真研究政策,借鉴外地经验,突破山坡地 利用的政策瓶颈,保障建设用地;三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用 地。加大单位用地投资强度,提高建筑容积率,发展高层建筑, 保障用地需求。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