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进延安,都会被葱茏的林海震撼。登高四望,陕北大地草木茁发,绿意盎然。
二十载坚守,岁月见证传奇——1999年,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二十载荒坡植绿,延安植被覆盖率由46%跃升至81.3%。
资料图
时空流转,如今的林海不但扮靓了山野,更点亮了老区人民的希望之光。
拓视野:山王河的“全球行”
十月的安塞,秋意正浓。砖窑湾镇山王河村,梁峁上的山林被晨曦染得金黄。
62岁的村民张征起个大早,踩着草叶上的露珠,扛铁锨上了后山。翻过几道深沟,老马山牧场映入眼帘。
“这2600亩林地,主要是刺槐、山杏、山桃。”顺着老张手指的方向,只见火红的山杏叶穿透薄雾,缀满对岸起伏的山峦。
每天望望林海,老张心里就很踏实。这一望,便是20年。
“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漫天风沙肆虐荒山,曾是山王河村的黄色哀愁。村民散牧的山羊,“嘴是一把剪,蹄是四把铲”,刚探出脑袋的草芽,也被啃得精光。
“1999年,老马山虽然叫牧场,其实是荒山。”当时的老张从村头喇叭里,第一次听到“退耕还林”这个词;村里的养羊大户,想不通封山禁牧的政策,在村干部家吵红了脸:“种粮,人都不够吃。种草,羊能够吃?”
绝地求生,何以突围?老张和儿子张军明商量,承包了村里条件最恶劣的2600亩荒山,先后植树30万株。榜样是最好的动员令,村民也挥舞起绿色画笔,逐渐染绿了全村2万余亩退耕地。
廿载风雨路,荒山终成林。如今的山王河,房前屋后满眼苍翠。站在村巷眺望山坡,金黄色野菊花、淡紫色雏菊瓣、橙红色杜梨叶,将蜿蜒山径涂抹得五彩缤纷。从山野走入村庄,进而走近百姓,绿色的脚步更显温情。
退耕还林后,村民拿到国家补贴,种树疑虑渐消。挣脱了黄土地的束缚,村里腰鼓队也忙活起来,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小时候逢年过节,腰鼓队踩着黄土,挨家挨户拜年。娃娃们小脸冻得通红,最爱凑上前看热闹。”曾和父亲一起植树的张军明,如今已成为村支部书记,“20年岁月流转,在山坡舞动的安塞腰鼓,已作别漫天沙尘的时代印记。”
近几年,村里退耕后的富余劳力,开始排练表演“黄土风”腰鼓。“我这辈子也终于走出陕北,在北京、香港都表演过。”曾在村干部家发脾气的养羊户刘老叔,如今喜上眉梢。前不久,腰鼓队还跨越重洋,受邀至秘鲁、新西兰演出。
“20年退耕还林,改变的不止山水。”延安市退耕办主任仝小林感慨,“万千百姓正迈出大山,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探索全新维度的生活。”
鼓腰包:养蜂人的“致富经”
从卫星遥感图上看,在延安37037平方公里土地上,绿色已成为主色调,与黄龙山、子午岭、三北防护林融为一体,镶嵌在黄土高原腹地。
延安手握的绿色牌,意义几何?陕北养蜂人最有感触。
走进宝塔区枣园镇温家沟村,村民姬建林养的400箱中蜂,嘤嘤嗡嗡地飞舞在延河两岸。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姬建林打开蜂箱,小心翼翼地放入蜜脾,“秋天花源少,要给蜂儿补糖呢。”
每年10月,是姬建林少有的故乡时光。养蜂人一年到头,带着蜜蜂赶蜜源,跟随花期辗转天南海北。
“每年12月到来年3月,我们把蜂箱装上车,赶往云南、四川,那边油菜花开得正好。4月就去湖北、河南,苹果花进入旺季。”姬建林掰着指头开始算,“6、7月是东北的椴树花,8、9月是内蒙古的荞麦花与向日葵。10月回乡修整,入冬再次出发。”
“那5月呢?”
“是俺们陕北的洋槐花!”姬建林挺直了身子,“全国各地的蜂友,都来延安‘赶槐花’,直夸这里花期长、质量好。倍儿有面子!”
姬建林的骄傲,实至名归。放眼今日延安,刺槐漫山遍野。每逢5月槐花飘香,仅温家沟村所处的川道,便有500多辆蜂车从天南海北汇聚而来安营扎寨。岁月流转,昔日萧索的黄土坡,竟变为养蜂人的蜜源地。
一只蜜蜂在空中盘旋,轻轻歇在姬建林肩头。腿上两颗米粒大的金色花粉,颇为惹眼。姬建林也不驱赶,对记者笑言,“每年5月,这些小家伙产3吨洋槐蜜,能卖6万元。”致富的姬建林,并非孤例。据统计,目前延安养蜂人近2000户,蜂箱4万余箱,蜂蜜年产量超过47万斤。
要山坡的“被子”,还是农民的“票子”?这一争论在退耕20年间曾反复出现。如今,除了养蜂产业,延安还大力推广核桃、红枣、花椒等经济林。截至2017年,延安林果面积达676万亩,年产值超百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也由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7年的11498元。
“被子”与“票子”,并非“零和游戏”。老区百姓正在二者共赢间,拥抱大自然的馈赠与善意。
争朝夕:夫妻档的“土地情”
退耕还林,并非朝夕之功。就像年轮要一圈圈叠加,漫山遍野的林木,也浸透着岁月的印痕。
来到子长县李家岔镇,“退耕夫妻档”张军和郭红艳正在山坡检查苗木补种。登记完毕,二人手脚并用,豁开半人高的黄蒿,利落地爬下陡峭的山丘。
“身为退耕技术员,穿行各类羊肠小径,是必须习练的本领。”夫妻俩麻利地摘掉了沾满裤脚的苍耳。
子长二十载沧桑巨变,夫妻俩是见证人,更是践行者。
1999年,张军和郭红艳从林校刚毕业,便成为“驻村技术员”;测量地块、指导栽植、验收苗木,和退耕农户并肩作战。荒山离家远,大伙儿早晨出门前,煮俩鸡蛋揣兜里,日落西山才回家吃饭。
“延安百姓荒坡植绿,汗水洒遍每道川梁沟峁。”回忆当年,郭红艳感慨不已,“有时正栽幼苗,沙尘来袭,遮天蔽日。但所有农户不曾退却,坚信这漫山绿芽,终将从黄土地里蓬勃而出。”
迎难而上、向天而歌,终获大自然报偿。如今登高俯瞰,子长县115万亩退耕土地,已化身森林的海洋。
“今天的老区少年,从未见过沙尘暴的模样。”子长县退耕办主任惠仲弘深情满满,“这抹绿色背后,是全县近4万农户和上百名退耕技术员的默默坚守。他们在嘶吼的风沙里,尽情挥洒热血与青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延安退耕还林二十载,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与伟大践行。”延安市林业局局长付天平动情地说,“这座金山银山,是‘腰鼓迈出国门’的视野、是‘蜂友汇聚陕北’的自豪,更是老区百姓磨砺出的坚韧与奉献。这些精神宝藏,将滋养延安砥砺前行。”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6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