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园区的孵化器模式,创造和维护有利于科技企业迅速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是科技园区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孵化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工具,一方面它可以孵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促进了研究和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另一方面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地方产业集聚等发展区域经济的重任,特别是为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01
目前孵化器发展的问题
我国孵化器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相关问题也逐渐暴露,直接的表现就是2016年以来孵化器倒闭潮接连不断。正略咨询通过对失败孵化器公司的研究,总结发现了以下几点原因:
1.孵化器引进企业求大求强,量多质劣
国内一些孵化器管理混乱,孵化器内很多企业不适合也不应该纳入孵化器。科技部火炬中心产业集群处处长张峰海曾表示,一些地区的孵化器规模非常大,孵化面积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平方米,但核心孵化能力不强。
我们孵化器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目前孵化器数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许多是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哄而上,造成孵化器数量多,但孵化质量不高,孵化专业能力不强。
2.孵化园区变收租者,无力提供更多服务
无论是地方政府主导还是企业投资建设的孵化园区,靠“房东经济”维持成为普遍现象。
正略咨询通过对中国孵化器的研究发现,中国目前孵化器的收入结构总体上仍然以房租收入为主,其主要模式是圈地建楼向企业收租金,对引入企业的服务基本局限在租赁物业的服务方面,但对于初创企业的融资、行业资源对接、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帮助,微乎其微,引入企业完全处于“散养”状态。
3.未紧跟市场变化,抗风险能力不够
由于投资初创期企业的风险本身较高,再加上大部分孵化器管理团队缺乏专业的投资眼光和经验,投资血本无归的案例时有发生。
有的孵化器一方面要为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另一方面又要对在孵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承担着双重责任,压力较大。
要知道投资科技型企业,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较快,孵化器需承担一定的投资失败的风险。
很多原本看上去非常先进的技术几年后被迅速淘汰,企业的立足之本受到冲击,导致投资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前不久董明珠投资的银隆,因三元锂电池技术得到更广泛认可得以强势上位,而导致投资收益可能面临巨大损失的风险。)
02
孵化器下一步发展方向
根据对孵化器的长期观察、分析,正略咨询认为孵化器自身也是一个创业企业,孵化别人之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强化自身的运营服务能力。
我国孵化器要想脱颖而出,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强化:
1.行业市场分析
这里的行业市场分析是指孵化器企业对孵化器行业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孵化器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运营模式:
①完全事业型孵化器的运营模式,由政府、事业单位投资,对孵化器的管理采取事业单位的运营模式;
②事业企业型的运营模式,由政府、事业单位投资,孵化器的日常管理按照企业化经营,实现收支平衡;
③企业型孵化器,此类孵化器是企业法人,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目前政府与事业单位投资运作的孵化器数量正不断下降,民间资本正积极进入孵化器领域,企业型孵化器大幅增加。如北京中关村各类孵化器中,完全企业化运作约占53%,政府引导的企业化运作约占39%,事业制运作约占8%。
孵化器在进入之前应该对该行业进行准确的行业市场分析,分析是否还有民间资本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和空间,是否适合打造新型的商业模式。
2.产品服务建设
在同质化竞争泛滥的时代,孵化器的拳头产品应该是自身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这需要孵化器企业明确自身定位,提供差异化服务。
运行良好的孵化器首先要有明确的使命,明白为谁服务,为什么这样做,如何这样做,为此孵化器对引入企业的选择应十分仔细,并注重引入后的金融服务、技术、产业链协同、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等综合服务,这将大大提高孵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3.打造专属运营模式
孵化器自身也是一个创新企业,孵化器企业应该有自己的运营模式,否则就不具备生命力。
专业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主要有技术转移型、技术服务型、产业链型和投融资型四类,但这四类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各有交叉领域。孵化器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运营模式。
4.团队建设
孵化企业能力的高低,与其运营团队的能力紧密相关,这是孵化器服务团队成长的关键。
正略咨询经过多年多孵化器的研究,认为孵化器经营团队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营销意识、创造精神、服务意识、广泛的跨专业领域学习研究能力、共情意识等。
在孵化团队不具备相应能力时,可考虑外部引进急需人才,且在投资方面可成立投资基金,与有经验的伙伴共同作为GP投资,逐步积累投资经验,培养团队。
03
孵化器优秀案例分析
1.国外标杆
我们来看看美国比较成功的几个孵化器,基本上都能够为入驻的创业项目提供非常专业的指导和资源。先来看看在美国硅谷最具声望的YC,他们已经成功投资孵化了价值650亿美金的公司,像Airbnb、Stripe这些独角兽公司,都是他们早期的孵化项目。
YC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被视作专业化发展的典型。它并不为初创企业提供工位或者办公场所,而是在关注产品的基础上提供体系化的指导还有行业资源、人脉。
他们的合伙人团队非常强悍,目前全职的合伙人中,有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机器人科学家、Gmail创始人、投资银行副总裁、成功创业家。背靠丰富的导师资源,每年,全球都有几千个优质创业项目申请加入。
2.国内标杆
现在国内一些比较成功的孵化器,基本也都是走专业化路线,能够为初创项目提供人脉、投融资、人力或者媒体资源的。
像3W咖啡、创业家、36kr,基本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3W咖啡是拉勾网创始人创办的,可以为初创企业对接人力资源,提供员工输入。创业家和36kr则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媒体优势,一方面为初创项目提供创业报道,一方面提供平台背书的投融资对接活动。
04
张江高科标杆分析
1.战略定位与业务模式
聚焦价值的战略定位
从重资产园区开发商,转型为集科技促进、金融服务、创业扶持于一身的投行式集成运营商。
打造新三商战略:以科技投行作为战略发展方向,着力打造新型的科技地产运营商、高科技产业投资商、科技金融集成服务商。(从原来只为内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到为科技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进而推动科技企业间的产业整合,并择机成为科技企业的股东)
商业模式
实现“产业地产 + 股权投资”的“双轮驱动”, 以“房东+股东”模式,区别于其他科技园区经营模式。张江高科未来的利润点不在租售环节,而在资本市场。(以物理空间、产业投资、产业集聚、政府资源、资本市场为服务对接口,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集成服务,从而获得营收、利润)
业务组合
以科技地产为创新创业载体,为产业客户提供世界最好的科技城定制化空间产品和配套服务。
以产业投资支撑创新创业,与高科技企业“联姻”,共同到资本市场寻求价值发现。
以集成服务为创新创业平台,促成高科技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链的融合集聚。
2.一流的运营服务水平(打造四大平台)
聚焦高科技产业的知识产权社群平台,聚焦高科技产业来发展知识产权服务。
联合社会资本,打造融合“互联网+”战略思维的科技服务交易平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联合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共同设立飞天众智中国制造科技服务平台,搭建国家级科技技术应用服务平台,促进技术转化。
积极打造药品、药企加速上市平台。促进园区内医药行业企业IPO、或促进上市公司收购。
积极对接权威媒体资源,共建全球科技创新权威发布平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媒体宣传,助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3.灵活的体质与机制
机制保障:①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内部机制改革,强化公司化治理;②建立完善五大配套运作机制:包括对接资本市场的融资机制、 企业风险内控机制、公司绩效考核机制、股权激励和项目跟投机制、适度合理授权机制。
组织体系优化:2015年将企业责任中心下沉,形成了以“产业地产事业部、产业投资事业部、资产经营事业部”为核心业务载体、6个职能部门为业务运营保障、1个基金公司为业务扩张突破的组织架构,以提升管理效率、加深市场化运营。
激发人力资源活力:①增强高端专业性人才、管理人才的引进;②加强人才激励,激发员工活力(如:张江高科提取年度超额净利润的部分资金,用于对员工的中长期激励,将员工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挂钩;通过打破“三铁”,即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有效调动公司团队和员工积极性);③试点跟投机制:试行投融资团队创投增量项目跟投激励约束机制,试点后,将大大提高投资团队的积极性,提高投资项目价值发现的精准度,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和质量;④改革“劳动用工”人事制度,完成了中层管理岗位的公开竞聘,竞聘完成后立刻“调岗调薪调福利”。此外,还建立了和行政序列并列的专业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