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

白水县郭家山第二口扶贫水源井开工

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

陕投集团总部大楼外观

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

陕投集团商洛电厂先后投资8000万元,建设丹江河段的丹江大道并对两岸防洪堤进行加固

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

商洛教育扶志扶智助学金第二期发放仪式

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

粉煤灰项目分红仪式现场

伴随着富国强民以及小康的梦想,我们开启了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扶贫工作是一项关乎国家民生的大事,也是关乎到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的这句诗,道出了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使命与担当。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有企业更是社会责任的主要履行者。

2017年5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建立国资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帮扶体系部署后,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投集团)发挥国企优势,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项目布局、技术嫁接、资金注入等,带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陕投样本,更为陕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贡献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脱贫案例。

当扶贫攻坚的号角在耳畔萦绕之时,一只小兔、一株菌菇也许就承载着村民们执着的脱贫梦、致富经。脱贫攻坚的路有千条万条,可陕投集团助力脱贫攻坚之路究竟在何方?作为省国资系统助力商洛市脱贫攻坚合力团和省级“两联一包”驻白水县扶贫团团长单位,陕投集团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如何跃马扬鞭?精准扶贫工作到底如何干?如何办?

让我们一起走进陕投集团的脱贫攻坚实践。

强化使命担当

汇聚脱贫攻坚的陕投力量

陕西共有11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商洛就占了5个。两年要实现12.5万人脱贫、259个村退出、6个县(区)摘帽攻坚的艰巨任务,扶贫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绿水青山。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让民富村美县强,从而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呢?

脱贫攻坚“人人皆可为”,因此应该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使之“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

作为省国资系统助力商洛市脱贫攻坚合力团团长单位,陕投集团领受扶贫攻坚任务后高度重视,强化责任以及使命担当,第一时间召开相关会议对脱贫攻坚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培育新的产业发展主体,推动精准扶贫与拓展农业功能相结合,做到“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确保贫困户扶贫项目发展成果,拥有持续稳定收益。

陕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小宁,总经理宋老虎,党委副书记蒋波等领导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到扶贫点调研、实际走访,谋划产业帮扶的致富大道。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作为合力团团长单位,陕投集团及时联系商洛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合力团其他13家成员单位,并就抓好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做了专项安排部署。凡是涉及脱贫攻坚事项,予以人力、财力、物力大力支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陕投集团紧扣商洛实际,统筹企业资金及项目、金融、技术、市场等方面资源,通过“发挥金融优势支持地方经济、依托当地企业衍生新项目、结合行业特点拓宽扶贫渠道、依托资源禀赋壮大特色产业”四个方向精准筛选,着力解决商洛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缺理念、缺资金、缺人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让商洛融入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加持续的大格局、大发展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袁小宁说,信念初心是“原生动力”,职责使命是“意志盔甲”。使命在肩,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陕投集团汇聚了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由此,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了陕投坐标。

扶贫产业引领 在商山洛水间抒写时代答卷

精准扶贫不同于简单地给钱给物和解决眼前问题,一定要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因此,脱贫攻坚的首要即发展是根本,产业是灵魂。只有“根”深“魂”固,方能行稳致远。

商洛区位优势明显,农林资源丰富。陕投集团及商洛合力团把精准扶贫的突破口选在依托资源优势助力产业发展上,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统筹发展”的模式,将政府、企业和农户串联起来,在合理布局项目、发展产业上带脱贫,在吸纳贫困群众就业上促脱贫。瞄准特色资源,重点选择市场好、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种养业,长期配套发展林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效果明显。

目前,陕投集团以央企扶贫基金及陕西省成长性企业引导基金为切入点,围绕商洛市战略布局进行合作,发挥资本运作的优势,实现对商洛市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充分发挥了金融优势支持地方经济的长处以及作用。

围绕企业在商洛已有的子公司,与地方合资设立新的产业项目,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小水电项目,依托水电站和供水管网进行居民饮用水源建设,让群众吃上水、吃好水,极大改善了民生问题。

提及扶贫工作以及收益,帮扶村的群众都是赞不绝口。对陕投集团脱贫攻坚等一系列举措,商洛合力团成员单位陕西省水务集团的干部汤少林也连声说“好”,并不时伸出大拇指点赞。

在扶贫攻坚的征程中,通过深思熟虑的决策机制,重点培养的赛马机制,因地制宜的产业扶持机制,“常式”和“变式”组合,陕投集团成功扮演了脱贫攻坚主力军的角色。

如今,陕投集团参与助力的乡镇村落,产业发展“有声有色”,项目建设“有点有面”,精准扶贫“有章有法”,民生事业“有板有眼”。

2019年6月5日上午,商州区沙河子镇钟锋村委会院内喜气洋洋,陕投集团商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陕投商洛合力扶贫开发公司总经理侯安柱代表企业为当地贫困户入股粉煤灰产业扶贫项目发放分红。钟锋村领到了代表贫困户持股分红现金1万元,团结村领到2万元,剩余6个村的7万元之前已经全部发放到位。贫困户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产业扶贫带来的新变化,享受着“股东”分红后的喜悦。

商南县奶山羊养殖基地项目已投资3610万元,同时引进社会资金6700万元,助力我省建成以千亿级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特色产业体系;洛南县欧标兔业项目已投资1000万元,打造饲料、养殖、屠宰、冷链一体的全产业链;商州区润科农业项目、山阳县天之润植物提取项目2000万元投资已在9月初完成了合同签批,即将拨付资金;商州区粉煤灰综合项目已投资1800万元,在建设基本完成期已经提前给28户贫困户分红10万元,今后将带动贫困户300户;洛南县阳光菌业合作社两期项目已经建成,完成投资180万元,已带动就业人数120人,已带动贫困户数318户;洛南县中蜂养殖项目已投资510万元,已带动贫困人数200人,已带动贫困户93户;柞水县扶贫车间项目4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设备已经订购;丹凤县天麻初加工项目投资44万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已经注册完成,全体村民均已纳为合作社股东;柞水县营盘镇供水项目已建成,投入资金800万元,新增15个贫困人口就业岗位;丹凤县棣花镇供水项目已建成,投入资金1400万元,新增10个贫困人口就业岗位;柞水县发展绿色产业项目1200万元扶贫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山阳县城关街道伍竹园社区光伏扶贫项目已经正式并网发电,投入资金60万元。

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商州区丹江河护岸及北岸道路工程已经建成,完成投资8000万元,带动了200人务工增收,带动当地砂石建材及运输产业增收;丹凤县鱼岭水库项目已经完成投资8035万元,已带动45名贫困人口、20户贫困家庭致富;商南县莲花台水电站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投资6.2亿元;山阳县漫川关镇供水工程已完成投资510万元。

扶智扶志促进就业大放异彩。根据“商洛教育扶贫计划”工作机制,陕投集团西部证券结合自身金融专业优势,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由专业团队运营,投资收益全部用于对商洛市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助学,为地区发展培养人才。2018年作为教育扶贫计划实施第一年,陕投集团西部证券向商洛市提供300万元资金,共为商洛市一区六县1000名大学生提供人均3000元助学金。2019年第二期300万元教育扶智金按照每人3000元标准,也已经全部发放到今年入学的1000名贫困大学生手中。今后三年,西部证券还将持续做好“商洛教育扶贫计划”的运营工作,为商洛市贫困学子提供900万元资助。

商洛“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已完成,为商洛市20000名贫困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山阳县、丹凤县酒店专业培训就业项目投入资金40.32万元,首批36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已经开始了培训学习生活;柞水县劳务输出项目已经通过直接劳务招聘录取了20名贫困家庭子女就业;在省国资委举办的“就业扶贫招聘月”里直接录取了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为解决贫困群众农特产品销售难、卖价低等实际困难,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合力团单位在商洛市镇安、柞水两县累计采购农特产品843.69万元,在全省范围内采购金额达到1718.32万元,消费扶贫张力四显。商洛57家农业龙头公司96类消费扶贫农特产品在合力团单位和集团系统定点配送和网上销售已初步形成稳定的购销模式。随着镇安县的特色农产品率先走上中国铁路西安局段高铁、动车销售,开创了全省消费扶贫的先河,极大提高了商洛市乃至陕西省优质农特产品在祖国大地上的美誉度。消费扶贫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提升了扶贫深度,提高了扶贫质量和效率,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截至目前,商洛合力团14家成员单位,在商洛市商州、洛南、柞水、山阳、丹凤、镇安、商南7个区县,共实施各类扶贫项目34个,已经完成项目17个,在建项目15个,已经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24亿元。正式组建了陕投商洛合力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总额1.1亿元。

这些工作和成绩,充分体现了陕投集团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助力商洛脱贫攻坚战的态度和决心。

34个扶贫项目在商洛市一区六县遍地开花,落地生根,基本实现了产业扶贫项目对商洛市一区六县全覆盖目标。

联县帮扶的白水实践 让四圣故里扶贫壮歌激越

陕投集团商洛扶贫工作不落窠臼,奔走在了脱贫攻坚潮头;其在渭南市白水县的“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也是有声有色,壮歌激越。

白水素有“四圣故里”之美誉。当时光进入新的节点,这个有着30万人口的人杰地灵之地也在为全面脱贫的梦想而蓄力发展。

“十三五”以来,白水县共识别贫困村63个,贫困户12749户39938人。2016年至2018年,白水县共退出贫困村55个,脱贫9712户31313人,现剩余贫困村 8个,贫困人口3037户8625人。贫困人口数量较大,分布广泛,使得白水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仍面临较大的扶贫脱贫压力。

为实现3.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陕投集团积极承担国有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各项部署要求,又与各参扶单位组成白水扶贫团并担任团长单位,对接白水县开展“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在白水县走出了一条富有科技含量和地方特色的产业扶贫和经济发展之路。

陕投集团从区域环境特点、产业帮扶项目、支撑体系、融资方式等方面全面把控,2018年投入资金650余万元,探索实施了“食用菌光伏一体化”项目助推脱贫攻坚。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创造性提出“村集体+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实践样本,集中陕投集团扶贫资金注册成立村集体公司,并与当地龙头企业就技术服务、设备租赁、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互为市场,通过“帮扶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产权变革,建立了村集体、村民与扶贫产业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目前,白水农副产品互联网线上销售平台已经上线,发展态势良好。

陕投集团派驻白水县的挂职扶贫副县长刘厚斌告诉记者,陕投集团派驻白水县共有4支扶贫队伍,其中,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队长4名,驻村工作队队员5人。在扶贫攻坚战中,有5名驻村干部先后10次被省上和县上评为优秀扶贫干部。陕投集团在白水县共包联的史官镇史官村、郭家山村、首居村、北塬镇杨武村4个村,共有贫困户201户666人,截至目前已全部脱贫。

四种模式竞演风流 奔走在脱贫攻坚的潮头

脱贫攻坚注定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征战,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时间会侧耳于每个个体变奏出的旋律,能听到它汇聚成雄浑的命运交响,澎湃的时代潮音。

每一个瞬间,都有无穷多的人和事在成为历史。无疑,从陕投集团脱贫攻坚人汗渍渍的征衣上,我们看到四种扶贫模式正在三秦大地开花结果,正在成为陕投集团脱贫攻坚的主流。

没有产业不足以在贫困户的认知树上“筑巢栖凤”。

陕投集团商洛电厂累计使用当地的贫困户短期劳动力约3000人次,与各施工单位长期雇用的保洁、保安、餐饮服务人员约300人,并带动了当地建筑、砂石、运输产业,创造产值近3.2亿元。电厂与当地企业合作投资建设的粉煤灰环保综合利用项目开创了“政府搭台+企业引领+基金支持+农户联动”模式的先河,实现固废变资源、资源变收益、收益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的扶贫模式。

合力团成员单位陕西黄金公司对洛南县阳光美农食药用菌合作社进行投资,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菌种,对其产品合作社采取“线上线下”与部分产品回收等多种方式销售以保证农户的收益。前三年拿出盈利的30%-50%,通过县扶贫局回馈给尚不能脱贫的贫困户,发展壮大后改由贫困户优先持股并在年底分红。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贫困户家庭40人就业,每人年收入可达近3万元。通过产业带动500余户,其中贫困户260余户,残疾人户50户。

合力团成员单位陕西林业集团在洛南县高耀镇建设中蜂扶贫示范园项目,每户养中华蜜蜂6箱,户均增收4200元;若单一饲养繁殖蜂群,年可扩大至24箱,年增收可达到5400元。

目前在这种模式的引领下,陕投集团商洛合力扶贫开发公司通过对洛南县欧标兔业扶贫公司、商州区陕西润科农业公司、山阳县天之润生物科技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发展重点产业,实现更大规模的产业扶贫效应,让各方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陕投集团还变掌为拳,以“基金投资撬动,市场主体带动,扶贫基金与产业基金联动”为抓手,实现“产融联合、产业联合、利益联合”的“三动三联合”格局。建立央企扶贫基金和产业基金协调合作机制,发挥各基金的主要优势,有侧重地进行投资,以产业基金的市场化运作促进地方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以扶贫基金的专项支持保障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相互配合形成组合拳,把贫困户嵌入到产业发展链条中,以期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经陕投集团西部证券公司多方努力协调,陕投集团还引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商洛一区六县推行“顶梁柱健康保险项目”,给商洛全市20岁-6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提供补充医疗保障。保障范围为医保范围外的住院费用,起付线为3000元,最高赔付10万元。赔付以费用界定,不受医院、病种、治疗地区的限制。截至目前,商洛商州区、柞水县、镇安县、商南县、洛南县及丹凤县六个国家级贫困县已完成签约,涉及贫困户约23万人。

2018年10月15日,在由中国证监会、国务院扶贫办、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等多家举办的会议上,陕投集团所属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18中国证券期货业扶贫卓越贡献奖”“优秀教育扶贫奖”两项大奖。西部证券子公司西部期货同时荣获“扶贫工作贡献奖”。

陕投集团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重大进展。

实践证明,只要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潮流中,就永远有成功的可能:只要在潮流中不断努力前行,扑面而来的就是蕴藏着无限机会的发展空间和旖旎动人的风景。

擘画新蓝图 产业报国的绝佳实践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目前陕投集团已经形成了点、线、面一体的扶贫新路径。“点”上强龙头,从引资升级为引智;“线”上抓延伸,从行业升级为产业,产业同时迈向高级化;“面”上求突破,从单个产业升级为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条化。

梦想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初心只能用行动去体现。

现在的陕投集团,既有“思维里的革命”,又呈现出“体系性的重塑”的新风貌。

如今,不管是在陕南,还是关中,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总有陕投人务实进取的身影;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阶段,总有陕投人砥砺奋进的行动。这背后,始终跃动和引领前行的,正是陕投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

从现象到符号,从模式到精神,陕投集团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胜过一千打“纲领”。

陕投集团以锲而不舍的恒心寻求脱贫“钥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萃取攻坚“良方”,以自主创新的精神打开了一个个致富“锦囊”。“出手必出色,完成必完美” 体现出一种对脱贫攻坚的卓越追求,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意识。

2019年9月1日又传来喜讯:中企联、中企协发布了《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陕投集团公司位列第453名。这是陕投集团首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作为陕西省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陕投集团始终秉承“追寻价值、引领发展”的使命与担当,坚持金融和实业“两轮驱动”战略,打造形成了能源产业阵地稳固、金融产业优势突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体系,各项经营指标稳居全省前列,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陕投集团连续28年保持盈利,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在省国资委组织的年度综合业绩考核中一直保持A类排名,在全省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和对外合作中一直担当先行者、探路人,持续发挥引导投资、调整结构、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

研究陕投集团,不仅是研读一个企业的成长史,而是透过这个企业,了解一个企业在时代开篇破局的智慧,了解它存在的价值以及对时代的贡献与推动。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奋斗的故事永不褪色,若干年后,当你再次翻开陕西国企履职尽责的发展史册,相信你依然能感受到改革汇聚起的磅礴之力,体会到陕投集团在脱贫攻坚征途中那如烈火般滚烫的热血豪情。

本报记者 任荣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