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冠县乡村农民通过学习科学的养殖技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走上富裕路的越来越多。经过采访,笔者发现他们家家有本“致富经”。

蒋秀玲:“床”上养笨鸡

走进烟庄街道刘辛庄村村民蒋秀玲家的鸡舍,一张铺设在鸡舍地面的“床”让随处可见的鸡粪没了踪影,鸡舍里的气味儿也变得清新了不少。“以前搞养殖是件苦差事儿,为了防臭,每天要往鸡舍里放沙子,每隔3天就得清理一次鸡粪,费时又费力。而且清理出的鸡粪露天堆放,对环境也不好。”提起如今的笨鸡养殖,蒋秀玲一脸轻松,“现在,鸡粪全被益生菌消化分解了!”

原来,这一改变源自微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去年,蒋秀玲在子女的帮助下,学习了“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殖”后,从村里租了四十亩地,利用米糠、秸秆、微生物发酵菌种建起了发酵床,搞起了笨鸡养殖。在这种环境下,笨鸡生长快、产蛋多、品质好、生病少,用工、用水、用料大为节省,养鸡的效益显著提高。目前,蒋秀玲利用发酵床养殖笨鸡600余只,笨鸡年产蛋20万枚,年增收20余万元。

在烟庄街道梁辛庄村村民梁云堂的特种野猪养殖场里,两个悬挂在角落的音响正播放着《梁祝》、《高山流水》等优美的中外名曲。“这种猪野性强,听了这些轻缓、悠闲的音乐后,能够稳定动物的性情,不会发生应激现象,而且能够提高生产能力。”说起让野猪听音乐这事,梁云堂笑着说。

在养殖特种野猪之初,梁云堂没少吃了不懂养殖技术的亏。由于对野猪养殖技术以及野猪习性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喂养,部分野猪因水土不服等原因出现了伤亡现象。为避免伤亡数量继续增加,梁云堂到省农科院、县畜牧局等地请专家、技术员来指导养殖,加上自己上网查资料不断摸索,探索出了一套野猪笨养法。一天听三次音乐,喂食配制加中草药的绿色饲料,定时让它们走进“运动场”。这种养殖方法大大提高了野猪的成活率,提高了野猪肉质品质。截止到目前,该村已有10户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加入了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增收10多万元。

侯立伟:“骑”驴闯市场

走进崇文街道马寨村的浩宇养驴场,经理侯立伟正在给一百多头毛驴喂食饲料。“这毛驴养殖学问多着呢,料少了不长膘,料多了不长肉,这个分寸最难拿捏了!”谈起“养驴经”,侯立伟滔滔不绝。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细嫩味美,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另外驴皮还是熬制阿胶的重要原料。为此,去年,侯立伟在家人的支持下创办起了养驴场,开始了“骑”驴闯市场之路。为了学习肉驴养育技术,他从书店买来养驴技术书籍、光盘潜心研究,并多次到外地去参观考察,逐渐掌握了一套养驴技术。目前,驴场已养殖毛驴100多头,销售利润达16万元。

为带动更多农户致富,侯立伟还成立了养驴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为养殖户解决毛驴幼崽供应,养殖技术,销售服务。同时,为了提高养殖技术,合作社还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培训,增强抵抗养殖风险的能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