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莎莎通讯员赵久刚

顺着弯曲的山道前行,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就能看见两幢蓝色的铁皮房子,这就是白河县茅坪镇联合村“养兔大王”刘世春的养兔场。11月21日,兔场里,兔笼整齐放置,刘世春正给肉兔喂饲料

“这个月出栏1.5万只肉兔,下午就发货。”刘世春给客商打电话说,“我们现在已与重庆、西安等地的客商签订了肉兔收购协议。”

2017年,41岁的刘世春到重庆市打工,虽然挣了些钱,但他心里一直有返乡创业的想法。打工过程中,他发现四川人喜欢吃兔头、兔肉,便有了回家养殖肉兔的想法。2019年初,刘世春回到家乡,动员当地人一同发展肉兔养殖产业。2020年,他成立了白河县世春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建起3000平方米的厂房,并购置安装专用设备及配套设施。兔子夏天不耐热,为了让母兔有舒适的环境,提高幼兔成活率,刘世春给养殖场的窗户装上了防蚊网,建起了通风系统,随时控制室温。为了提高效益,刘世春学习先进的养殖理念,先后从四川引进400只“伊拉”种兔、从山东引进300只“比利时”种兔,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赚了10万元。

但发展养兔事业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9月,连续一个月的降雨导致路面受损严重,饲料运不进来,刚育种的幼兔嗷嗷待哺,出栏的肉兔大量积压运不出去,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支持肉兔养殖企业发展,镇上和村上主动对接公司提供服务,积极争取资金硬化路面。“现在通往我们公司的路已经全部硬化,产业发展少了后顾之忧。”刘世春说。

如今,刘世春在肉兔养殖、配种、防疫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白河县世春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成了集肉兔繁育养殖、销售配送于一体的特色畜牧养殖企业。公司目前有能繁母兔1500余只,产品销售渠道稳定。2021年,公司出栏肉兔10余万只,销售额400余万元,利润50余万元,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务工人员人均增收2万余元。公司还流转了100余亩土地,发展循环农业,利用肉兔的粪便发展大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种植,将玉米秸秆加工成兔饲料,引进兔产品生产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