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五口现在过得这么好,要感谢这些年政策带来的机遇和金融给予的帮助,我觉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人行阿克苏中支驻村点——博斯坦村的村民努尔东·苏来曼乐呵呵地说。
努尔东·苏来曼家有6亩耕地,但由于缺乏脱贫致富的技术和决心,6亩耕地上只种植了一些满足一家人日常所需的农作物,没有真正发挥出经济效益。生活开支、3个孩子的学杂费用等都落在了努尔东·苏来曼一人的肩上。在生活的压力下,这些年,努尔东·苏来曼一家成为了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
人行阿克苏中支驻村工作队到来后,积极帮助博斯坦村贫困村民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带领村民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努尔东·苏来曼也在结对亲戚的引导帮助下,放下思想包袱,主动分析致贫原因,积极寻找脱贫方法。他努力学习当前的扶贫惠民政策,用知识充实头脑,找准致富方向,并在工作队举办的技术培训班里,认真学习小麦、玉米、西红柿等作物的种植及管理技术,扩充耕地种植品种,还搭建起小拱棚,经营起农家乐,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生产,牢牢握住打开脱贫增收大门的“金钥匙”。
努尔东·苏来曼的妻子也不甘示弱,其实她心中一直埋藏着做生意的“种子”。在接受了驻村工作队金融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普及后,她心中的“种子”开始破土萌芽。在结对亲戚的帮助下,她成功从信用社贷出了5万元“两免”小额贷款,在村委会门口开了一家便利店。
现在,她的经营收入不比丈夫少。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女人也顶半边天,我也要为家里脱贫致富贡献力量,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新天地。”
有了政策和金融的支持,努尔东·苏来曼夫妻俩干劲十足,又自发学习了核桃、红枣、葡萄等农产品的种植技术。以前产量低、质量差的3亩核桃和一架葡萄,经过这一年的物化投入和技术更新,都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自家院里的小拱棚也经营得红红火火,种植的有机蔬菜不但能满足家庭日常所需,在“赶巴扎”的时候还能到市场上售卖出好价钱,一家人将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2018年,努尔东·苏来曼的家庭人均收入已从贫困时期的2800元增至12300元。
与贫困“斗争”的这些年,努尔东·苏来曼一家清楚地意识到勤劳与学习的重要性,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2018年12月,努尔东·苏来曼同志已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他骄傲地说:“‘政策+金融+学习+勤劳+感恩’就是我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