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乌鸡
盐津乌鸡在山间觅食
盐津乌鸡为云南“六大名鸡”,因起源并主产于盐津县而得名。近年来,盐津县立足盐津乌鸡种源优势独特、历史文化悠久、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性强等优势,把乌鸡产业作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三大富民产业”之首,按照“抓种源育种和加工销售,带动乌鸡养殖环节”的思路,以高度组织化和“五规范两统一”为支撑,全产业链推动盐津乌鸡涅槃重生。
绿源食品科技园乌鸡深加工车间
盐津乌鸡饲养基地
目前,盐津县年孵化600万羽鸡苗的国家级标准育种场建成投产,3个年脱温100万羽的脱温场投入使用,2680个标准化鸡舍全面喂养,年屠宰1000万只鸡的加工厂启动生产,从孵化、养殖、加工到餐桌的全程溯源系统正式上线,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逐步完善,从育种、孵化、养殖、加工、研发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到2025年,全县将出栏乌鸡1000万只,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覆盖带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全产业链重构乌鸡产业
“全产业链重构乌鸡产业,是立足乌鸡种源优势、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盐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乌鸡产业发展专项组组长严巨奎如是说。
盐津县位于乌蒙山区腹地,境内峰峦叠嶂、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64.62%,2019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科学选育,生长于此的盐津乌鸡形成了皮乌、肉乌、骨乌、内脏均呈乌黑色的显著特征,素有“黑凤凰”的美誉,成为《中国家禽品种资源名录》收录的地方优良品种。经西南农大和云南省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化验测定:盐津乌鸡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元素的显著特点,属国内营养价值最高鸡种之一。
20世纪70年代,盐津县境内修建盐(津)水(富)公路时挖出一件土陶鸡,经权威专家鉴定为东汉时期陶器,首次科学证实盐津乌鸡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民国时期《盐津县志》记载:“盐津县各乡,无论临河居山,素重饲畜之习,尤以猪鸡最多,不分贫富,俱各饲养……”沿革至今,盐津乌鸡多以山林间生态放养为主,“无鸡不成宴”之风愈加浓厚。
经过多年发展,盐津乌鸡产业发展仍然面临散小弱突出问题,品牌不响、品种不纯、品质良莠不齐、产业链没形成闭环等不同程度存在。加之全县低收入群体主要收入70%为劳动力转移性收入,产业收入比重较低,存在不持续性和可变性。如何强化产业支撑,发展富民产业,带动广大低收入群众稳定持续增收,成为摆在盐津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必答题”。
“全产业链重构盐津乌鸡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严巨奎介绍,为做大做强盐津乌鸡产业,盐津县委、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市场导向,树牢精品意识,立足盐津乌鸡种源优势独特、产业带动性强、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的实际,通过做优种源、做强品牌、做实基地、抓两头带中间,全力打造从育种、孵化、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乌鸡产业。
2019年以来,盐津县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笔资金、一抓到底”的思路,在奖补政策优化、养殖风险防范、育种技术研发、溯源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连续3年每年7000万元的扶持资金为杠杆,撬动大量银行资金和社会资本注入乌鸡产业,同时采取人大立法的方式把乌鸡产业发展规划固定下来,确保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育好滇凤乌鸡王,发展盐津黑凤凰。”初冬时节,走进盐津县滇凤乌骨鸡育种场,种鸡舍、孵化场、育雏室、溯源系统展示平台等一应俱全,占地100亩、总投资3000万元、年生产商品鸡苗600万羽的保种选育基地建成投用。
种源是农业产业发展的“芯片”。为从源头上保障盐津乌鸡品质,盐津县高度重视乌鸡保种选育工作,在整合原有种鸡场的基础上,采取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股份合作的方式,组建盐津滇凤乌鸡种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章双杰等专家工作站专家的指导下,建设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滇凤乌骨鸡育种场。
“我们致力于打造纯正的盐津乌鸡鸡苗。”滇凤育种公司负责人马维家表示,目前滇凤乌鸡育种场已成立由国家、省、市三级专家组成的盐津乌鸡专家工作站,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专家联合,育种、畜牧、兽医专业体系配套的专家人才队伍。通过科学选育和疾病净化,盐津乌鸡苗患白血病、鸡白痢疾病的比例从45%下降至8%以内,成活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85%以上。
“住吊脚楼、喝山泉水、食昆虫野草、补五谷杂粮。”走进位于盐津县牛寨乡的云南天顺农业乌鸡示范养殖场,一幢幢标准化鸡舍掩映在山林间,一只只单冠直竖、头尾翘立、体格结实的乌鸡悠闲觅食。每个鸡舍占地60平方米,饲养500只鸡,配套有5亩生态牧场供乌鸡野外觅食。
云南天顺农业负责人黄河介绍:“35日龄脱温鸡苗进入养殖场后,将在山林环境下生态放养,补饲玉米、麦麸、豆粕等配方饲料,提升鸡肉的风味和品质,直至肉质、体重等指标达到出栏标准。目前,公司可年脱温乌鸡150万羽、出栏商品乌鸡50万只、优质蛋500万枚。”
在云南绿源食品科技产业园,达到出口欧盟标准的家禽屠宰生产线、深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储量达120万只鸡的冷库、冷链物流、成品仓库、污水处理厂等建成运营。2019年,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招商引资,广东深圳客商陈德玮率团队入驻盐津县成立绿源集团,投资1.55亿元建成占地面积73.5亩的产业园,现已构建乌鸡养殖、屠宰、深加工、全产业链溯源系统四大板块,为盐津乌鸡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盐津县按照“抓种源育种和加工销售两头、带动中间养殖环节”的思路,以高度组织化和“五规范两统一”为支撑,以全产业链溯源系统为抓手,实行乌鸡圈舍、品种、饲养、防疫、带贫机制“五规范”,乌鸡屠宰及加工销售“两统一”,推动乌鸡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此外,盐津县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模式,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激励机制,让能人大户来养鸡,同时带动易地搬迁户、边沿户等困难群众每户至少管理一个鸡舍,实现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盐津县将采取自养、代养等方式,确保80%的鸡舍由群众负责管理,让群众真正参与产业发展、共享发展红利。
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严巨奎认为,在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消费理念已经从吃饱、吃好向吃出健康转变,营养价值高的乌鸡产品在市场上属稀缺资源。
盐津乌鸡曾先后获得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入选《中国家禽品种资源名录》、云南“六大名鸡”、昭通“十宝”,具有非常高的品牌价值。然而,由于长期粗放发展、管理滞后等因素,2019年以前盐津县原有的3家乌鸡育种场,有的从四川买蛋来孵化,有的在本地优选鸡蛋来孵化,加之养殖、屠宰及深加工过程无法管控,导致市场上的盐津乌鸡品质良莠不齐、真假难分。
为重塑盐津乌鸡品牌,盐津县委、县政府树牢精品意识,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思路,打出保种选育、屠宰加工销售、标准化生态放养“组合拳”,实现了鸡苗选育、鸡舍建设、配方饲料、疫病防控、屠宰销售“五个统一”,以高度组织化、集约化推动乌鸡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通过建立从孵化、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到餐桌的全程溯源系统,企业可实现对鸡舍卫生、觅食情况、生长周期、出栏时间、存栏数量、疫苗接种等情况远程把控。消费者可扫描二维码查询乌鸡从孵化、养殖到屠宰的全程,做到买得透明、吃得放心。盐津县乌鸡产业办主任李俊介绍:“溯源系统为整个盐津乌鸡产业链质量体系保驾护航,让盐津乌鸡真正成为绿色、健康、安全、可追溯的生态食材。”
为扩大盐津乌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盐津县制定《盐津乌鸡产品“4+N”专场营销推介工作实施方案》,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昆明、重庆、成都等目标市场开展营销推介,通过讲乌鸡故事、说乌鸡文化、品乌鸡美食、食用药用价值解说、乌鸡溯源系统演示等方式,全面提升盐津乌鸡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助推盐津乌鸡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同时,以盐津乌鸡品牌带动盐津竹笋、牛肉、蔬菜等乌蒙山珍走上市民餐桌。
据介绍,今年盐津县存栏盐津乌鸡150万只,出栏300万只,屠宰、加工销售乌鸡230万只,覆盖农户7665户(其中易迁点农户和低收入农户达50%),实现乌鸡产业总产值5亿元。到2025年,全县将出栏乌鸡1000万只,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