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宠物是哪一个?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猫粉和狗粉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小编家有只机智汪,但还在纠结要不要再来只傲娇喵。咳,如果不是因为穷,大概应该已经无法控制寄几去弄一只了。)
从2004年至今,全球范围内搜索“dog”一直比搜索“cat”多一倍以上。从产品与用户关系的角度看,搜索往往有直接的信息使用目的,这能够说明养狗的人多,信息需求量大。但无论是压倒性的热度优势,还是主流文化对狗的偏爱,都不能改变互联网对猫的青睐。
也就是说:虽然以狗为题材的电影比猫的多,但与猫相关的内容更易成为网络爆款,猫凭借着较小的用户规模产生了更多的流量。
比如2014年YouTube上当年新增超过200万支猫片(以猫为主角的视频),引来260亿次观看。单支有平均12000多个点击,比其他内容分类高得多。为什么猫占领了计算机的屏幕,占领了互联网?或者,更准确地问:为什么猫有网红属性,让人们乐意去观看并传播?
01
猫与极客气质的契合
上世纪90年代乃至新世纪的前十年,移动互联网远未爆发,社交网络也没有普及到各国各年龄段人群。那时的互联网传播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极客们决定着互联网上会流行什么,他们的心头所好自然席卷全网。
猫只要求很少的照顾,不需要带出去遛、也不需要洗澡,睡眠时间长,基本是个夜行者。而编程者、黑客和极客,痴迷于非传统的事物,有着不一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这些爱熬夜的宅男,社交技能高度有限。因此,猫——一种独立、具有创造力的顽皮的动物——成为了活在电脑前的宅男的完美搭档。
互联网上的第一支猫片的Up主是YouTube三位联合创始人之一:陈士骏(SteveChen)。猫片是YouTube初期获取新用户的秘籍,对那个年代的网民而言,看到其他用户刚上传的猫视频是非常新奇的体验。
有趣的是:早期互联网用户和创造了亚文化的社区,将“猫vs.狗”视为“他们自己vs.主流文化”的重要隐喻。
在狗被主人带到户外玩飞盘游戏、一起慢跑时,早期极客们制作着一个又一个猫片,上传获得海量转发点赞。事实上,网络正是这些猫主人们互动的场所,正如公园、绿地之于狗主人。
宅男极客在吸引万千粉丝的同时,也留下了互联网内容的路径依赖。爆红的猫图、猫片给网络上的内容管理者施加了持久的影响力,过往的经验证明猫内容是流量利器,此后便以猫为先。
02
治愈系宠物和拖延症陪伴角色
猫与极客气质的契合只是“先发优势”,当网络下沉到各年龄段和各层次人群时,猫内容依旧席卷网络。不得不说:人,就是喜欢看猫内容。
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杰西卡·米瑞克研究了6795位志愿者。通过心理实验,米瑞克发现:看猫片后,吸猫者被治愈了。猫片的疗效,可以说是非常显著了。
正因如此,看猫片也是拖延症发作时的症状之一。全世界各大在线视频网站的大数据显示:猫片有两个典型观看场景——学生伪装学习的时候,白领为工作发愁的时候。不必为浪费时间而感到过分惭愧。根据上述研究,观看猫片得到的情绪补偿,有助于完成之后的复杂工作和学习任务。所以从效果上看,观看者服用了一碗用猫熬成的鸡汤。
(把这篇文章打印下来吧!下次老板/老师问你为什么上班/上课看猫片,就拿着文章告诉Ta:“美国最新一项研究显示……”与盛行的诸多谣言不同,这个研究真的存在。)
03
神秘的猫引发链式反应
也不仅仅是猫片的治疗效果使猫成为网红。从网络勃兴之初到现在,传播达人在制作内容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以下4种元素:
新奇感:“还有这种事?”
强烈感情:比如悲伤或者愤怒
正能量:比如积极、阳光、有爱的内容
惊奇:UC震惊部就精于此道
这是无数朋友圈爆款文章、无数疯转的视频的创作秘籍。猫图、猫片不仅满足正能量这个要素,还开启了“惊奇”这个情绪开关。
典型的猫片中,先是一段平静而日常的场景,随之猫突然做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动作。你永远无法理解猫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并猜测下一个动作是什么。
如病毒内容传播专家萨姆·福特所言:猫具有外星人的特质,它并不如你期待的那般响应你,它的神秘驱动着我们的兴趣。因为猫的神情和肢体语言不易懂,于是有了诠释空间。你可以容易地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在猫身上,猫就成了“完美的情绪画布”。
主人将猫的瞬间捕捉为图像或视频,配以文字乃至将其人格化;观众则投射不同情感,继而转发,链式反应由此打开。这是猫片风靡互联网的关键。
(海外畅销书《如何将你的猫打造为网红》,这是真正的致富经,请配合本文研读学习,早日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内容整理自“各色人类研究中心”和“凯迪APP”;图片源自“有意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