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莒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持续优化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走好硬件提升“第一步”。莒县持续丰富学位供给,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先后启动实施消除“大班额”、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薄弱环节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投资29亿元,建设项目589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26.9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6.3万余个。其中,在乡村建设项目175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49.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5万余个,总投资8亿元。同时,投资1.99亿元,改造运动场地51处;对食堂、饮用水、取暖设施、厕所等进行改造提升,全县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城乡集中供水、清洁取暖、水冲式厕所均实现全覆盖,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近五年累计招聘新教师2995名,其中1080名分配到乡镇学校。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每年开展500人以上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逐步实现县域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是推行“三种办学模式”,加速提质增效“第二步”。作为教育大县,莒县目前有各级各类学校164所,在校生15.6万名,其中,乡镇小学106所(村小84所),在校生近5万人,占全县小学比57.72%;乡镇初中25所(含3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近2万名,占全县初中比46.53%。为尽快实现从“大”到“强”、到“优”的蜕变,莒县立足县域实际,探索推进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协作区办学三种办学模式,立体化构筑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赋能乡村教育振兴。集团化办学即各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采用“一个校长、一套班子、一套制度、一个评价”的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管理深度融合。目前已成立莒县第三中学、莒县第一实验小学等6个教育集团。联合办学即以城区优质学校为帮扶骨干,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形式,实现共同发展,破解城区周边乡镇学校生源流失、教学质量提升缓慢等难题。目前已组建莒县第五中学与浮来山街道中心初中等5个联合办学共同体。协作区办学即选择城区优质学校担任首席学校,若干所乡镇学校参与,形成以协作为主的结对关系,实现“协作教研”“协作课堂”“协作课后服务”,三位一体全面推进优质教育共建共享。目前,全县已设立覆盖全县155所义务教育学校的12个城乡学校协作区。
三是依托互联网云平台,跑出共享共赢“第三步”。深入挖掘现有信息技术资源和潜能,坚持建好平台、完善资源、双向联动,增强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能力。建设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教学、教研、管理、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互联网+”教室,推进100余所学校实现“云端互联”,通过“同上一堂课”,联通协作区、校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充分依托各级教育云平台,开发莒县特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其他特色资源,建设三级数字资源体系,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一所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时发挥乡村学校的特色优势,反哺城区学校,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城乡协作由城区优质学校对乡村薄弱学校的单向帮扶,向城乡资源互补、双向联动的模式转变。经验总结《一朵“云”带来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被《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宣传推广。2023年3月,省教科院送教助研活动、日照市乡村教育振兴现场会在莒县举办,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线上集体备课、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等,并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