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医师节 请收下我们的祝福
健康时评:尊医爱医,是送给医生最好的节日礼物
【微视频】中国医师节:向所有医师致敬!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12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是全民健康的“守护人”,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健康中国的主力军。
8月18日,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在慰问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弘扬先进事迹,加强业务培训,支持开拓创新,帮助解决困难,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多次肯定、称赞广大医务人员的优秀业绩和重要贡献。从慰问、表彰到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重要指示,再到今年疫情期间为前线医护人员加油鼓劲、关爱呵护……总书记躬身表率,引领全党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情担当,致敬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弘扬战“疫”精神 抒写医者大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忘不了,在疫情救治中,医务人员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攻坚克难。他们“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在危重症病区上演着“生死时速”。
忘不了,在战“疫”日记中,那一句句有温度的话语。有的日记里,即使面对“未知”“可怕”的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依然24小时坚守在病区;有的日记中,医护人员如照料家人般精心护理患者,用鼓励、安慰化解恐惧和担心,成为患者心中的“定海神针”。
更忘不了,在高温酷暑下,为了让“防控跑在病毒前面”,在各个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为了快速提升检测能力,不惧汗水湿透衣背、体力透支中暑、皮肤晒伤起泡。他们为孩子跪地检测,在体育场内席地而眠,工作到深夜凌晨……
这些最美的逆行者,奋战在疫情一线,既不喊苦、也不叫累,默默地用精湛的医术与温暖的情怀,为健康坚守。
在近日召开的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人民爱医行动”年度大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回忆起在武汉82天的战“疫”经历,依然禁不住流泪:“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刻,广大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压力大。但他们没有退缩,一直奋战在岗位上,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疫情来了,医务人员必须上前线去。”72岁的张伯礼院士大年初三就到了武汉,一直战斗在最前沿。“为什么医务人员要顶在前面?就像学生要好好学习,军人要守疆卫国,疫情来了,职责所在,我们……我们医生不就得上。”说到这里,张伯礼院士哽咽许久。
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身患重疾,却仍坚持带领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救治了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面对全社会的赞誉,他却淡然地说:“我从没想过做英雄。是所有人一起做出了牺牲与贡献,而我,仅仅是他们中的一分子。”
召即来、来能战、战必胜!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全国广大医护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白衣执甲、不负重托,英勇无畏冲向战“疫”最前线。
他们以身为盾、冲锋在前、与病毒战斗;他们无私奉献、用生命守护生命、筑起坚固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高度评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重托,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评价。”
提升服务水平 让医疗更有温度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广大医务工作者承担着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巨大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顶层设计和规范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2017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医师节”,更是党和人民给予医务人员的特殊荣耀。
2018年,首个中国医师节,也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启动之年。这些年来,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瓶颈”问题,在党中央部署下,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创新医疗服务举措,使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得到不断改善。
2020年又逢医师节,也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所有三级医院基本都实施了预约诊疗服务,且能够在30分钟之内精准分时预约。真正帮助患者实现了“四个减少”——就医往返次数减少,院内重复排队次数减少,门诊全程候诊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减少。
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多学科诊疗模式让患者挂一次号即可同时得到多个专科专家的共同诊治;日间服务模式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候时间;五大中心建设及建立区域协同的急诊急救服务网络,使危急重症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救治;远程医疗平台化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名医更可及;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一站式结算,影像、检验检查结果共享,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通过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如今,就诊便利、沟通有效、诊疗安全、服务可及、信息共享、服务一体的新时代医疗服务体系正在建成。
倡导尊医重卫 增强职业获得感
医爱人民、人民爱医。尊重医务人员就是尊重生命,爱护医务人员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疫情期间,在后方,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志愿者,努力为医务人员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助力保障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家庭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体现出浓浓的社会人文关怀。
关爱医务工作者,不仅在“战时”,更在平时的长效机制。中国医师节设立三年来,医护人员的从业环境更加稳定和谐、医患关系不断改善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工作成就感有了更多的保障和提升。
在执业环境方面,今年6月,《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落地施行,直指闹医、伤医、辱医行为的强制约束,从法律的角度阐明了国家对医务人员的保护,确保了医务人员获得制度性的尊重。
在职业发展方面,地方部门及医疗机构积极实践符合医护职业特点的激励分配、评聘晋升、倾诉沟通等机制。通过建立更完善的制度和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更大的职业发展平台,最终实现让“让医疗卫生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一系列政策、制度性的关爱,符合健康中国的时代要求。只有让医务人员的劳动得到尊重、价值得到体现,才能护航健康中国建设,为开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汇聚更多力量。
2020年,对于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场突发疫情的“大考”中,他们用生命创造了中国方案、中国效率和中国信心,为今年的医师节交上了一份特别的答卷。
疫情终将过去,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还将释放与升级。“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技术更高超”是人民的医疗诉求,也是所有医务人员前行的方向和目标。全体医务工作者必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继续用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