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庄规划汇报交流材料xx村地处xxx树xx镇西北部,全村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下辖xx个合作社,农户xx户,总人口xx其中常住人口xxxx人。xx村位于xxx腹地,xx城郊,xx核心区;境内xx高速(G65)、G210、省道xx线纵横贯通,连接xx、xx、xx等地,区位优势突出;村社主干道硬化里程达xx公里,街巷硬化全覆盖,有文化活动室5个,卫生室4个,广场4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齐全;xx村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高标准温室181栋,在建349栋,产业基础良好;xx村党支部于2019年升级为农村党委,下辖三个产业型党支部,党组织领导能力强;2013年,xx村创立自治区著名商标“保善堂”蔬菜品牌,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16年,xx村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一、准确定位,明确未来发展目标作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xx村蔬菜产业发展迅猛,村庄风貌独具特色,是xxx城郊的一颗闪亮之星,结合xx村的资源禀赋、功能区位和产业基础,以及市旗两级对xx村乡村振兴示范作用的期待,着眼于未来人口和产业集聚型乡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四大基本定位:即城郊融合型中心村庄、集聚品质提升型村庄、康养型示范村庄和乡村振兴理论高地,同时提出要建设集“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和服务、社区治理”三种功能为一体的“未来村”奋斗目标,形成产权、财权、事权、治权和金融权“五权统一”、五位一体(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组织制度、保障制度、治理制度)、一元领导、多元共治的局面,将xx村建设成为中国未来乡村发展的典型。

二、多规合一,高起点谋划全局参考《xxx城市群发展规划》(xx年)、《xxx总体规划》(2011-2030)、《xxx村庄布局规划》(2014-2030)等上位规划,将村庄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融合绘制一张蓝图,实现“多规合一”,凝聚共识,有效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吸收了各类规划数据的综合规划将成为指挥村庄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唯一标准,将有利于资源整合、节约成本,避免重复建设。(一)党建制度创新,组织坚强有力村子强不强,就看“领头羊”。规划更加强化党建统领作用,增强党组织抓经济建设、抓乡村治理的能力,强化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借助xx村党支部升级成村党委的有利时机,在设立下级党支部的时候把党支部建在了产业链上,成立了保善堂、郑守坝、鲜农三个党支部,把党组织建设与蔬菜产业发展紧紧的捆绑在一起,把党小组建在蔬菜协会、蔬菜合作社上,把党员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致富创业上,把党的工作延伸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使党的组织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相互转化、互融共建,形成了“抓党建、强组织、兴产业、促脱贫”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为使党员服务带动群众的作用更加凸显,xx村搭建了“民生微实事、民生茶馆、老党员工作室”三个党建工作载体,群众的小事有人办,群众的矛盾纠纷有人管,让党组织成为为了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三产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思路清晰1.确立主导产业。xx村蔬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种植规模大、菜农数量多、设施设备全、技术成熟的良好基础,“保善堂”品牌享誉全国,加之引进的鲜农、世轩两家企业实力雄厚,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对全镇乃至全旗蔬菜产业都将起到带动作用。“美丽乡村”建设让xx村焕发新生,青砖黛瓦、鸡犬相闻,阡陌良田、果蔬飘香,栋房花烛院、乡村酒店、村史馆等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圣地,与邻近的大树湾、东海心等村形成了一条沿河乡村休闲旅游带。xx村把蔬菜和乡村旅游作为的主导产业,培育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和“呼包鄂2小时生活圈”乡村休闲旅游、周末度假的重要节点。2.产、居、游布局合理。依据村民居住情况、蔬菜产业、乡村旅游节点分布情况等,确定“五区四轴三节点”的产业结构布局,五区为:旅游核心发展服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村民集中居住生活区、生态庄园康养度假区、主题家庭农场示范区,四轴为:田园综合发展轴、旅游产业发展轴、蔬菜产业发展轴、综合产业发展轴,三节点为:xx村综合旅游服务中心、蔬菜产业综合物流建工园区、主题家庭农场三产融合示范点。在实现路径上,一是通过迁移腾挪,将原有的13个自然村落整合为3个居住区,给村民和未来城市下乡居民留足生活空间,配齐医疗、购物、娱乐、教育等公共设施,打造宜居乡村;二是划定万亩蔬菜产业片区,留足育苗、仓储、加工、物流、科普等配套设施空间,建设高标准蔬菜产业园区;三是建设旅游环形专线,贯通xx点以及连接外部景点的道路,两侧种植景观花草和农作物,设置游客休息驿站和导引牌,营造景区氛围。

3.产业链条完整。建立蔬菜产业化联合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农村党委(党支部)为引领组织,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植大户,按照“利益联结、分工协作”的基本原则,组成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现土地、资金、科技、信息、品牌等要素在联合体内互联共通,资源共享。在这个联合体的体系中,鲜农公司负责生产技术规范标准制定、生产人员免费生产技术培训、农产品回收、市场开拓与销售。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进行农产品种植生产活动;劳务合作社为各用工方提供劳务输出;xxxxx富民生产互助专业合作社(内置金融合作社)提供资金保障;树xx镇社会化服务中心为生产合作社和鲜农公司提供农残检测、测土配方、农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形成了一个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利益联结体。4.三产深度融合。规划建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机制,建立产业融合意识、共享意识,加强各产业主体的互动性、渗透性,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农业功能、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一是延伸产业链条。以一产的蔬菜产业园区为依托,发展上游的育苗、生物肥以及下游的加工、物流、仓储、交易等产业,形成一产、二产的无缝对接;二是提升农业附加值。

将农业生产场景、农事体验、田园风光、黄河风情融入旅游元素中,提高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接待设施标准,结合科技、数据和平台推送,为游客提供特色且舒适的乡村旅游体验,三是注重文化创意产业输出。推广农业知识科普和体验产业,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创意农业、主题农场等,举办节庆活动、赛事活动、体验活动,扩大主导产业影响力。形成一二三产优势互补,融合共赢的良性循环局面。(三)充分尊重民风,确定村貌基调以打造“果蔬田园”特色村庄为目标,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农业化”的思路,以“栋房式乡土建筑风格”为表,以“现代化设施填充”为里,捕捉xx村独特的整体建筑风貌,按照“五区四轴三节点”的规划框架,分区划片,使产业区、康养区、居住区等形成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和乡村风貌,塑造“xx印象”,留住“乡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乡村。 (四)垃圾自产自销,让乡村“无废” 坚持“农村的事用农村的办法解决”“垃圾废物不出村”的原则, xx村构建乡村废弃物小闭环治理模式,以源头减量、分类收 集利用处理为主要方式,从土地整治、农产品加工物流、农业绿 色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厕所、雨污水、危险废弃物、煤 改气九大方面进行“无废乡村”建设,实现垃圾废物就地处理或者 转化利用,形成资源循环、物尽其用、无废水、无废气、无废物、 无废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一网覆盖,让治理有效 全面落实“党建领航、三治同行、一网覆盖”的网格化治理模 式,xx 村按照基层“微治理、微服务、微实事、微教育”要求,从 细微处着手,还政于民、服务于民,为群众解决身边小事,循序 渐进的改善农村社会的文化氛围,改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1.“微治理”。利用“3+x”网格化治理模式,形成“部门治理+多 元协作+村民自治”的新格局,缩小治理单元,选拔任用“两委两 长五员”、评选乡贤,充实自治力量,还政于民;建立信用评价体 系、“四级”矛盾调解制度,建设安全巡防机制,实现有效治理。 2.“微服务”一是办事程序下放,将公共服务延伸到网格。依 托镇便民服务大厅和村便民服务站,将能够下放的办事项目尽量 下放到村和网格,镇村干部为不方便出行的村民代办事项;二是 村情民事上报。网格员和信息员在工作中收集村情民意,公共事 务、将网格内需要处理的事务和需求逐级汇总上报。三是设立乡 村治理协作中心,引入工青妇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 理,探索乡村治理的多元治理格局。 3.“微实事”。政府拿少量资金撬动农民自筹资金,解决群众迫 切需要但投资较小的民生项目,让民生项目的实施变“政府配菜” 为“百姓点菜”,更符合群众需求,撬动和激发村民自治活力。

4.“微教育”。做好两件事:一是深入实施“6 个300 人”计划, 分别建立“家庭能人、农村致富领路人、入党积极分子、创业青 年、城市回乡创业带头人、乡贤”等六类人才梯队,努力挖掘和 培养一批懂农业科技的技术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 二是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学文化、学 政策、学技术、学法律,大力宣传学习********系列重要讲 话精神,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旗委重大决策部署等,大力 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三、“陪伴式”落实,实施有方法、有路径 (一)规划成果丰富多样,落地实施更有依据。本次规划共 形成“一规、九图、一方案、一清单”,即《xx 村乡村振兴规划》、 《各项规划具体演示图》、《xx 村三产融合发展方案》《xx 村乡村 振兴实施项目清单》,从宏观框架的论述到具体工作安排详略得 当,为今后实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规划分为近 期、中期、远期三个时间阶段,列出分阶段、分年度实施项目清 单,明确建设内容、实施主体、服务对象等。其中,近期主要开 展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乡村振兴学院建设 运营,世轩、鲜农两大产业园区建设等,中期开展核心区文创产 业、康养及旅游配套项目,远期建设主题农场等项目。

(二)“陪伴式”落实,让规划与实施有效衔接。为实现乡村振 兴目标,使规划更便于实施,xx 村邀请中国乡建院长期合作指 导,“陪伴式”落实规划项目。在实施路径上,为撬动社会资本,成 立合资公司注入资本金,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房屋、农资等 入股的方式,建立项目实施共同体,建设长效机制,确保群众的 稳定收益。在组织体系上,完善社会化服务中心,建立党组织领 导下的生产、金融、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社,开展合作金 融、合作生产、合作购销、合作研发等,打造各方力量在未来村 共同建设发展的平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