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靳诺书记在学校专职辅导员座谈会上强调“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努力形成有人大特色的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示范品牌,学校于2016年正式启动“辅导员工作室”项目建设。五年以来,“辅导员工作室”项目重点面向基层学院学工一线的辅导员提供政策鼓励和经费支持,以主要负责人姓名命名,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生党建、学业辅导和就业指导、互联网思政和新平台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朋辈辅导等方面进行精心培育。

2021年学工部网络平台将陆续推出有典型示范影响的“辅导员工作室”优秀建设项目,全面展现全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积极成效以及学工一线优秀辅导员团队的闪亮风采。

唐颖 辅导员工作室

唐颖辅导员工作室是为本院学生所打造的互助互利、相携相伴、学以致用的成长平台。工作室采取“1+2+3+4”的模式,即1个主旨、2种工作模式、3个载体、4个目标——以“朋辈互助”为主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社会支持系统理论为支撑,形成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社会工作、心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格局,打造“朋辈互助”志愿互助服务项目活动,以实现“新生适应、需求发现、个性发展、优质成长”的最终目标。

作为学院“优质成长计划”的主要抓手,工作室紧紧围绕“朋辈互助”开展专题工作坊、系列讲座、朋辈定向越野、朋辈风筝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职业规划、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学业指导、体能训练、艺术修养等全方位支持,科学高效地提升学生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定位、自我成长,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实现身心和谐,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Part 01 工作理念

工作室的基本理念为:以“朋辈互助”为主旨,通过重建新环境下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实现优质成长。这一理念包括了以下三方面内涵:

二、“朋辈互助”这一核心内容。工作室将高年级志愿者与新生结成“朋辈互助对子”,通过开展互助对子“一对一”的互动交流和集体性的学生活动,实现并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学生构建全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优质成长”这一最终目的。通过帮助学生在新环境中重建自我认知,迅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最终学会如何在大学期间正确地自我定位,通过系统的活动载体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明确人生发展方向,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分享_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_志愿经验稿

Part 02 工作特色

构建线上线下工作模式,打造辅导育人立体化

工作室着力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努力搭建覆盖全面、关联密切的立体化辅导网络。工作室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线上工作群、辅导群。具体而言,工作群包括学院层面的党团学工工作群,志愿者队伍群、朋辈小组群和朋辈督导群。通过工作群的建立,实现育人的全方位、精细化、常态化管理。

多支专业队伍实现线下辅导工作全覆盖。工作室特别注重发挥社会学的学科优势和朋辈互助的学工特色,专门组织了专业老师督导组、“朋辈互助”项目部、朋辈志愿者小组等3支线下工作队伍,建立起朋辈点对点、辅导员点对群、督导老师点对重点群体的工作机制。秉持着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学生多层次的社会心理需求,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构建“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实现辅导育人科学化

工作室重点围绕“朋辈互助”学科特色育人项目,将“社会支持”的学科核心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辅导工作全过程,凝练出了以“对子型辅导方式”、“活动型辅导内容”、“务实型互助实质”、“传递型朋辈特质”、“学术型朋辈互助”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特色“朋辈互助”工作模式,为学生构建全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工作室依托“朋辈互助”开展专题工作坊、系列讲座、朋辈定向越野、朋辈风筝节等认知学习与朋辈互动活动,建立起朋辈、辅导员、导师三层安全网,在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提供及时、高效、个性化的帮助与指导,实现辅导育人科学化。

描绘学生多层次需求曲线,保障辅导工作体系化

工作室全面深化以“优质成长计划”为依托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开展“朋辈互助”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纵横联动”保障辅导工作体系化。

在纵向上凭借专业的育人队伍、科学的育人项目,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自下而上挖掘分析学生多层次需求,将辅导工作细分为“萌动”、“炫彩”、“蝶变”三个阶段和“思想引领”、“职业规划”、“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学业指导”、“体能训练”、“艺术修养”七条主线。每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成长主题和中心任务,七条主线又贯穿这三个阶段,进而细致入微地关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切实保障辅导工作的体系化。

在横向上则着重围绕以突出的“传递性”为标志的“朋辈互助精神”,开展灵活性和传承性并重的“朋辈互助”服务活动,不仅能够融洽不同年级学生之间气氛,更能够实现“朋辈互助”活动的延续与自我更新,确保学院学生辅导工作的稳步发展。

Part 03 工作成果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结合全院学生工作需求,利用社会学的学科优势,运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以“朋辈互助”志愿服务为核心,为学生打造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全校新生培训教育工作开创了一条崭新道路。

1、打造出完善的学生心理支持系统,活动载体不断丰富

工作室结合院系专业特点,尝试将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学生培养新模式。通过开展“朋辈互助”专题工作坊、系列讲座、朋辈定向越野、朋辈风筝节等认知学习与朋辈互动活动,将新生教育延展到全方位、全天候的大学日常生活之中,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大学生活,做好自我发展规划。通过实行全员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具有学科特色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帮扶,推动促进专业知识与学生辅导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辅导育人科学化。此外,工作室还创造性地邀请优秀校友担任校友导师,不定期举办校友小讲堂,为学生们的职业道路优质引航,助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

志愿经验稿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分享_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

2、形成了稳定、长期的互助关系,学院互帮互助氛围持续深化

为保证项目的延续性,项目组在配对时充分考虑双方性别、籍贯、兴趣等因素,为促进互助双方形成良性互动打下了基础。项目的运行也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有固定对象的,目前已形成一级级同学传承接力的制度安排和精神氛围。大量高年级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在互动过程中构建出稳定和谐的情感链接,形成良性的人际交往,促进了学院内部融洽气氛的形成。

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分享_志愿经验稿

3、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个人发展,学院归属感、学校认同感日渐浓厚

基于全过程目标的实现,学生在实现个人优质成长的基础上,培养起对学院的强烈归属感与对学校文化的浓厚认同感。

作为工作室的核心内容,“朋辈互助”志愿服务不仅在每年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中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且成功入选“2015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该精品项目于2019年顺利结项)。工作室也不断地提升朋辈项目的科学化、专业化运营,先后发表了《本科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知行易径”理论模型在高校新生教育中的应用——以“朋辈互助”志愿服务项目为例》等论文,分享经验,受到校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美编 | 张梦晗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