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成了人民群众迫切的期盼和需求。今年2月印发的《贵州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202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补强提升确需长期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合理优化均衡配置。

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近年来,贵州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补短板、促均衡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

加大投入 提升办学条件

如今,金沙县实验小学师生们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里上课,课间学生们在图书室翻看着课外书籍,下午放学后参加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徜徉在兴趣的海洋。但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所师资缺乏、设施简陋的乡村学校。

2015年,为了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适龄儿童、进城务工随迁适龄儿童、生态移民户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金沙县实验小学迎来了1963年建校以来的最大变化,改扩建用地面积66366平方米,逐步完善了学校教学设施,同时补齐各学科师资,改善了办学条件。

至此,金沙县实验小学一跃成为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保障学校,让就读学生们享受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教育福利。

“十三五”期间,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有适龄学生近36万人,在充分统筹共享安置点周边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贵州着力加强安置点配套学校规划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努力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新建、改扩建安置点配套学校669所,新增学位43万余个,实现“不落一人,就地就近就学”。

贵州坚决贯彻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每年压缩党政机关行政经费6%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全省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达16.8%,真金白银的教育投入让乡村学子同等享受到城镇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与公平取得重大突破。

组团帮扶 补齐教育短板

2018年12月,贵州所有县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成为西部第一批、全国第16个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整体通过国家认定的省份。

此后,贵州围绕“从基本均衡向高位均衡升级”的目标,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推动东西部教育协作。截至2020年12月,全省66个贫困县有2684所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与东部协作帮扶城市优质学校结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并通过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对所辖村小、教学点进行辐射,实现全省7324所农村中小学校“组团式”帮扶全覆盖。

2019年,贵阳市南明小学开始“组团式”帮扶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大歹小学。

为了补齐大歹小学教学短板,南明小学的帮扶团队从2019年11月“接手”大歹小学起,帮扶团队不仅帮助孩子们学会洗头、剪指甲,还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丰富的社团活动吸引学生们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孩子们也从开始的木讷寡言变得越来越自信、阳光。

“大歹村孩子们的变化正是教育赋予的。我们组团帮扶就是要为学校注入更多内涵,让当地学生享受到更多丰富的教育资源,看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南明小学帮扶大歹小学团队带头教师、南明小学校长曹凤英说。

强化队伍 均衡资源配置

教育发展,教师为重。

针对边远农村地区特别是村小、教学点小规模学校教师,贵州省积极开展“一专多能”教师培训,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学科性、结构性缺编问题。

金沙县官田镇官田中学英语教师张巧在教师培养体系下逐步成长,从县级优秀教师到市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乡村名师。29年的教学经历,让张巧看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资源的逐步均衡。张巧说:“乡村学子更需要优质教学资源,而教师自身就应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传递桥梁。”

在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把路小学,音乐教师梁定细参加了2020年贵州省“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学习活动。有着15年音乐教学经验的梁定细,通过“国培计划”的培养,已成为贵州省小学音乐梁定细乡村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

近年来,贵州在“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积极培养“名优特”教师,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方式,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大力培养县级骨干教师,组建县级专家团队,发挥好“教学研究室”业务引领作用,对偏远学校开展经常性指导,通过“同课异构”“同行互评”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水平,区域内优质教师不断充足,城乡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升级。(记者 杨诗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