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的奋战,今年终于把这个证书拿下了。回顾这三年的备考经历,真是酸甜苦辣尽含其中。首先是内心那种挫败感和对考试的自信心,感觉我工作后职业上的考试也参加了很多,但从来没有这个考试的这种无奈和挫败。即使2013年一次性通过一级建造师的四科考试和清华MEM的入学考试,也没感觉像参加这个考试的那种无力和无奈。但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也没中途放弃,这是最值得庆幸的。通过这个证书的考试,也想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下面就把我从这个考试中的所思所想和一些建议写下来,也是对这段历程的一种纪念吧。

回顾这三年的考试经历:

2017年是第一次参加专业考试,自从2012年基础考试过了后,就一直也没想过专业考试的事,因为不在设计行业工作,也没那种动力。但2017年突然心血来潮,感觉这个证书的含金量比较高,即使工作上用不上,挂靠也是不错的,换工作也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从2017年2月份就开始准备这个考试。2017年是抱着一次性必过的心态,所以报了培训班,也买了很多复习材料。在备考过程中,不是说每天都能保证复习的状态和时间,但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还是很大的。培训班的课程基本上全听完了,而且基本上是跟着培训班的进度听的直播,家里的事也管的很少,周六日没有特殊情况都抽一天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中午爱人带着孩子给我送饭,平均每天能保证三四个小时的看书和听课时间。当初备考一建和MEM考试也没这么拼,也没报任何培训班,都是靠自学,也搞定了。这次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投入的时间、精力和物质最多的一次考试,投入和付出这么多,感觉应该没问题。但等到一参加考试,就感觉全完了。2017年考试是小年,相比与2016年,难了很多,而且还有好几道错题,根本没答案,造成心态的彻底崩溃(此事后来无论考生做没做这错题都给分了,但对花了大量时间去做这些题的考生很不公平,严重吐槽出题专家,感觉他们太儿戏了,全国性的考试,竟然发生这样低级的错误)。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

2017年失败了,2018年接着再来。但2018又失败了............2018年个人方面的事情比较多,3月份二宝出生,5月份换工作,之后长期在西藏项目上,忍受着高原反应的折磨。中间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系统的复习。但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吧,就像那句话说的,“即使自己犯再严重的错误,自己内心也会找到一千种理由来说服自己,去原谅自己”。另外就是自己有一种麻痹轻敌的思维在作怪,感觉有2017年的基础,2018年不用太吃力应该就没问题,这也是导致失败的很大的一个原因。2018年的考试,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考试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些题我看着都会啊,但就是做不出来,考试时的那种无力感和焦躁情绪就彻底给这次考试定了基调了,题总体比2017年简单,但最后的考试成绩没比2017年提高多少。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处在自责和对家人的愧疚感中。内心的那种挫败感和无奈只有自己慢慢的咀嚼和体会。

2019年项目条件好点,加上改变了一下复习的策略,最后再加上运气的因素,终于是通过了。但当成绩出来后,内心不是那种特兴奋的状态,而是一种解脱,感觉身上的和内心里的那些包袱总算是放下来了,感觉浑身轻松很多。另外感觉最大的是,这是一种意外的惊喜,过了反而有点不可思议,成绩反反复复查了很多遍,生怕是自己搞错了,空欢喜一场。可能是被这个考试搞的真的身心俱疲了,很难从那种挫败感里挣脱出来。如果19年再不过,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继续坚持下去。

针对这个考试自己总结的一点复习建议:

1.时间上一定要保证

这虽然是开卷考试,但他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太大了,知识点不仅要求会,而且必须得相当的熟练。在考试的过程中,当看到一道题,要马上反应过来考的哪个知识点,对应哪个公式,快速的定位到教材上相应的位置。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去翻教材。这就要求对教材的知识点相当的熟悉,不要求记住公式,但必须能快速的定位,而这就要求时间的投入了。

2.效率问题

看书和听课要保证效率,因为他不是纯记忆的东西,需要理解。仅仅掌握表层浅显的知识远远不够,考试过程中,出题形式只要一变化,就无从下手了,这在给水专业上最为重要,给水的某些知识点,如果理解了,头脑中有清晰的概念,既使不翻书也能快速的做出来,但如果不理解,根本就做不出来。给水做题的感觉就是,如果会做,一两步很简单的就做出来了,如果不会,花十分钟甚至二十分钟,仍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因为对某些给水和排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及工艺流程理解深度不够,只理解了表象,对其原理理解不透,导致做题时只是照葫芦画瓢,出题形式一变就蒙圈。

3.一定要系统的复习

复习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按章节进行练习的。这很容易形成一个误区,由于刚听完课或者刚开完书,马上做这个章节的练习,感觉好简单,自己都会,正确率也很高,但往往忽略了一点,这是开卷考试,当刚复习完,马上练习时,你根本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定位,每个知识点里的坑也都清楚,无须注意就能避开。但当把这个知识点放到一张完整的考卷中时,你定位所花费的时间及知识点隐含的坑,你可能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想起来,甚至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根本定位不到。按章节做和整套卷做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系统的复习,一定要尽量的按整套卷去练习,哪怕花的时间多点,开始做的慢点,但心里会适应那种感觉和节奏,这种练习越早开始越好,这样考试的时候,心态不会轻易崩,做题的节奏也会掌握好。

4.大量的进行模拟考试

备考的最后两个月,模考的次数越多越好,拿历年真题或者好点的模拟题去练习。因为这个考试不光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也考察心理素质和应考心态。开始复习的时候感觉所有题都会,但当模考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使你越来复习的多么好,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套完整的卷全部做完难度很大,这时候就是考察心态和取舍了,你一定要有所放弃,适当的取舍,不必非要把25道题全部做完,只要把自己做出来的保证能拿到分就行,只有模考多了,在考场上遇到特殊情况,才会能从容的应对。

5.多翻教材,全面掌握知识点

现在考试的内容感觉会越来越全面,因为考了这么多年,很多知识点专家都考过了,出题也会越来越偏,但不会超离秘书处的教材。2019年的考试就是有那么一两个案例题,培训班基本上都没涉及到,但就在秘书处的教材里,如果有印象能找到,就很简单,但如果没印象你根本就找不到。另外2019年考试最意外的是,按实际和常规来说很重要的知识点一个题也没考,例如给水的沉淀过滤。因为这些知识点这些年一直再考,估计专家都不知道怎么出题了。所以专家也会挖出哪些没考过的知识点来考察,但这些新知识点由于是刚开始考,所以很简单,只要能找到相关内容就能做出来。

6.考试时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文字越少越好,最直接的就是带公式和计算过程就行,专家不会因为你文字描述少而不给你分,只要你的计算过程对了,基本上都会给分,阅卷的都是专家,他们一看就明白。文字写多了,考试时间更不够用了,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先留一部分空白,回头有时间了可以把文字补上,但相信我你基本上不会有时间的。关键的公式写上即可。2017年我就在文字上浪费了很多时间,有那功夫,真不如多做两道题来的实在。

7.知识点容易设坑的地方要反复练习,最好要熟练到,一看到这个考点就知道这个考点有哪些坑是容易陷进去的,最好能形成条件反射,这个在建水中尤其重要,考题设坑是接二连三的,你刚为发现一个坑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就不知不觉的跳进了专家设置的第二坑里。建水的知识本身就多而杂,系统性差,这就要求平时对那些考点特别熟悉,最好能背过,但这个难度很大。

8.教材和规范要多翻。

系统复习一遍后,每周抽时间正本的系统的翻一本教材,不用花太多的时间,也不用详细的看每个知识点,而是快速的浏览,只要知道这页大概讲的是什么就可以。开始的时候一本教材可能要花几个小时,但随着翻的次数增多,所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快速翻教材的作用是,能让你对知识点有个全面的认识,增加整体的系统性,另外对考试时定位相关的考点也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考试的几点感悟:

1.付出必有回报有时是个谬误。

凡事的成功仅仅依靠天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运气,竞争越激烈,运气就越重要,如果一件事连天赋和运气都不需要,仅仅依靠努力就能成功,说明这件事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一件事。可能我们接受的教育或者形成的理念,认为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到运气层面上是一种自我解脱,自我逃避的说辞。但事实上运气有时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天赋和努力,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他一旦发生也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运气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只能尽可能的让运气站在我们这一边,把各种情景提前预知,并做出相应的对策,使运气的天平能在关键的时刻向我们这侧倾斜一点即可。

付出必有回报是个大概率事件,努力付出了,得到的概算就大很多,但努力和付出并一定能有自己预期的收获。他也需要很多其他条件同时作用才能得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不努力和付出却又是不行的,这么说不是否定努力和付出,而是要认清这个事实,把心态放平,调整好,这样即使一时的运气不佳,心态也能快速的调整过来,而没有过重的心里负担。

2.懂得放弃,才能有所收获

从这个考试上,让我更加明白了懂得放弃,合理的取舍的重要性。这个考试的题量除了少数特别牛的人能做完外,大部分人是做不完的。而考试中,最郁闷的就是这个题我感觉自己会做,算了半天没有选项,放弃感觉都算了这么长时间了不甘心,于是继续反复的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也没算出来。如果遇到17年那种错题那就坑死了,我那时算了20多分钟,到最好还是没答案,考完后才知道那是道错题,最后做不做都给分了,你可以想想我知道这个结果后是种什么样的感受。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取舍很重要,策略也很重要。放弃自己不熟的,短时间搞不定的,把自己掌握的比较好的,确保能拿到分就行。

3.心态和情绪调整很重要

这个考试也是拼的心态和情绪调整,比如17年和19年的案例上午考的都比较超过心理预期,而导致很多人上午考完那根弦就彻底崩了的,一下子心态和情绪调整不过来,直接导致下午的考试一直不在状态,反而很简单的题做不出来。17年我第一次考,上午过后就彻底崩了,感觉付出这么多,怎么考成这样,和心里预期反差太大了,接受不了,到下午反而很多会做的也没做出来,18年心态太过急躁,感觉一读题都会,但就是做不出来。几道题过后,状态也就彻底崩溃了。19年也是上午比较变态,下午反而很简单,如果状态调整的好,下午正常发挥,通过也是有很大机会的,有个人上午只考了18分,但下午考了40多分,加起来总分也够了,挺佩服他的,心态调整的真的很好。

总之,备考之路充满了酸甜苦辣,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历练,经得起寂寞,忍受得住孤独,咬着牙坚持下去,终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本人工科男一枚,在职场考证方面有一定经验,先后一次性通过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全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今年备考一级造价工程师,明年计划一级消防工程师。如果有志同道合的知友,可以加我微信LGHYBCBR,一起探讨学习经验,一起加油备考。另外业余时间本人也喜欢看书,写一下读书笔记,想一起探讨的可以关注我微信公众号“雨仕”

心得考试经验分享_考试经验心得_考试的经验心得体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