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显而易见,感受真真切切。今年,山丹县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的新路子,擦亮了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
展新颜 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应有之义。为切实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山丹县清泉镇抓住有利时机,借鉴先进经验,久久为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巩固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成果,着力绘就“亮起来、美起来”画卷。
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一处处美景映入眼帘……走进清泉镇双桥村,宜居宜业的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破旧的土墙如今绘制成了文化彩绘,房前屋后都种上了绿树鲜花,感觉咱们双桥村的环境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两天过来拍照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小村落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清泉镇双桥村村民魏桂花笑着说道。
“环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这是山丹县用心打造小节点、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群众的普遍感受。近年来,山丹县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39个发展类村庄为重点,投入各类资金10.9亿元,实施产业基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57项,建设国家和省级示范镇村11个、重要节点村6个、乡村振兴示范带3条,全力打造乡村建设“山丹样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改建卫生户厕1053户,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秸秆饲化率达到90%以上。
育产业 激发乡村发展动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走进陈户镇寺沟村高原夏菜种植基地,连片的西兰花长势喜人,老百姓正在忙着采摘、搬运、分拣、装车,一幅乡村丰收图景尽收眼底。“目前第二茬西兰花种植已经完成,通过错茬生产、分期播种、梯次上市等方式发展高原夏菜产业,把我们寺沟村当地的农户吸纳到基地来务工劳动,增加群众收入。”寺沟村村委会副主任李玉兴说。
陈户镇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光照充足,为高原夏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条件,生产的高原夏菜品质好、产量高,西兰花经过地头采收、分拣、装车,运往寺沟村蔬菜保鲜库,经过农残检测、分级包装、打冷制冰等程序后,通过冷链物流直达上海、南京、重庆等地。高原夏菜的种植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带动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更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引擎”。
同时,山丹县对标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目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西部草原万头肉牛智慧养殖等农业项目33个,精心打造“芦笋庄园”“焉支花谷—羊主庄园”“土豆驿站”3个主题庄园,山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培育壮大“五大富民产业”,马铃薯、蔬菜、饲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1.4万亩、3.9万亩和1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8万亩以上,肉羊饲养量达到123万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6个、“甘味”品牌7个,“丹马”菜籽油、“耀汉子”黑小米等4个产品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盘资源 推动文旅繁荣发展
来到李桥乡高庙村,群山绵延,绿意盎然,返朴归真的乡村记忆馆、徽派建筑的民宿尽显眼前……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观光打卡,还能品尝非遗美食罐罐席,一饱口福。“当前正值旅游黄金期,前来品尝罐罐席并体验民俗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山丹罐罐席经营者王永德说,今年6月搬迁至高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后,客人比以前多了,每天都有200多游客前来品尝,一个多月来,累计接待游客达1万人以上。
李桥乡高庙村是通往焉支山和山丹马场两大特色旅游景区的必经节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发展乡村旅游和“路衍经济”的绝佳之地。今年,山丹县投资3800万元组织实施高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项目,着力打造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民俗体验、生态养生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景点,为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源头活水”,以乡村旅游带火全域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山丹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丹县立足“一园二核四片区”布局,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5个主题研学培训产品、8条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接管运营山丹马场一场景区,高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焉支巷子、仙堤书院等建成投用,张掖市甘凉咽喉风景道示范段、焉支山景区改造提升等重点文旅项目蓄势赋能。成立文创产品研发、历史文化研创、特色美食开发3个专班,设计文创产品1000多件,推出特色美食菜品139种,承办炒拨拉美食节等文体旅活动550多场次,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120多场次,上半年接待游客33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亿元,山丹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逐梦沃野绘画卷,和美乡村看今朝。如今的山丹,一个个有形有魂、有美景有特色的和美乡村正在渐次崛起,一幅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展开……(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