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在城市喧嚣的同时,农村也迎来了秋收的季节,农户们都在农田里忙活着。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牌楼乡碾子沟村致富状元白晓民,正在自家的养鹅场里捡拾鹅蛋。在他的生态养殖基地,记者看到2000多只白鹅嘎嘎地叫着,有的在岸上翩翩起舞,有的在水里追逐嬉戏,呈现出群鹅同乐的热闹场面。

白晓民自豪地说:“我养的鹅个个膘肥体壮,下的蛋也多,还是原生态的,营养丰富,很多人慕名上门求购。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山东、内蒙古和本地市场。”

碾子沟村位于牌楼乡内川沟里,是个南北被大山包围的狭长沟川,距离县城50多公里,只有一条路通向外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碾子沟村山地多,平地少,种植业发展受到了限制。白晓民在充分考察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养鹅生涯。他知道,碾子沟就是养鹅致富的天然场所。

他从2007年开始发展蛋鹅养殖,边养殖边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并购买了许多养殖大鹅方面的书籍,每晚都要学到半夜。他还主动外出拜师求教,广交朋友,与专家取得联系,通过他们的技术指导,养殖经验与知识不断丰富。他去年扩大了养殖规模,投资209万元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一处,承包了1000亩荒山坡林地,让蛋鹅有活动场地。

“你看我这蛋鹅的生活环境……”白晓民笑着说。记者看到,这里的鹅生活还确实好,树林里“闲庭信步”,“私家泳池”里沐浴嬉戏,晚上还能下榻暖和的“小别墅”,春夏有鲜美的虫草吃,秋冬还能“吃粗粮”,营养丰富又健康。因为吃虫草、玉米等纯天然饲料,白晓民家的鹅蛋安全营养又保健,还没有一般鹅蛋的腥味。“不仅蛋的营养高,咱这里的鹅生活环境好,吃得好,鹅的心情好,产的蛋也多。”

据白晓民介绍,他去年饲养的2000只鹅,生产4万斤鹅蛋,每斤鹅蛋25元,毛收入100万元,除去各种费用,纯赚60万元。鹅蛋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蛋蛋”。不仅鹅蛋能卖钱,每年产的鹅粪也能卖钱。鹅粪养林,林子里生的虫草又为养鹅节省下大量饲料钱,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白晓民说,他还成立了“海旭养殖有限公司”和“海裕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家禽养殖,今年他的养殖合作社又获得了有机认证证书。牌楼乡已发展特色养殖蛋鹅、蛋鸡等20余户,年实现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农民致富路子越来越宽广。

“干部群众喜洋洋,惠民政策暖心田呦嗬;决心听从领导的话,一心走上致富路……”白晓民唱起自编的小曲,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