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他的财富在山上 他的财富在海里(20170825)
25岁他就能年赚百万,一次帮姐夫出海打鱼的经历让他抓住了龙利鱼的商机。2014年,赔掉房产的他却靠海里的一个发现,只赚不赔站稳市场。他本是一个普通农民,好不容易积攒了百万财富,因为山上的石蛙商机让他面临十几年的积蓄打水漂,靠着深山里的一个发现他迅速翻身。看浙江省松阳县的叶世雄和山东省日照市的陈龙如何上山下海上演财富逆转。
这里是中国黄海,距离日照市日照港有30多海里。记者跟着陈龙来到这里,现在他每个月都要出海一次,寻找一种鱼,而这种鱼已经非常稀少。
陈龙:在找看有没有咱要的东西啊。
陈龙:这,没有,没有啊。
秦绪峰:太难找了,第一这个季节不行,第二现在这个海水资源太稀少了,一天不是一天。
秦绪峰:我跟他数次了,十次八次是有了,就是没见那个鱼。
记者:我看你身上衣服都湿了。
陈龙:能找到咱要的鱼掉到海里也高兴。
又过了两个半小时,大家很期待的拉起了第二网。
陈龙:没有啊,连小的都没有,连小的都没有啊。
记者:那怎么?我们还接着捞吗?
陈龙:再捞,还得捞,要不今天我们出来干嘛的啊?
早上9点出发,现在已经是下午6点了,连续下了几次网都没有打到陈龙要找的那种鱼。天色渐暗,我们收到海上预报,晚上会有风浪,船不得不返航。
就在陈龙苦苦寻找这种很稀少的鱼的同时,远在900多公里外的浙江省松阳县的叶世雄也没闲着,他马上就要连夜上山寻找野生石蛙的踪迹。
叶世雄:我这根竹棍砍去,到山上我们要(注意)安全,可以打蛇。有些地方有蛇的,有蛇的话这个东西可以打蛇的,像这里如果有蛇的话,我们这个东西就是可以打的。
叶世雄告诉记者要跟紧他,因为山上不仅有蛇,还有各种野兽都会出没。叶世雄说石蛙一定要沿着溪流找。虽说是八月但是山里的溪水已经让人感到刺骨。一个多小时过去,叶世雄不知道翻了多少块石头,但却迟迟没有发现石蛙的踪迹。这个时候叶世雄也显得有点着急了。而就在经过一个不起眼的浅滩的时候,叶世雄突然叫我们停住。
叶世雄:这就是石蛙。
记者:你刚才怎么看见的?
叶世雄:发现的他的眼睛有发射光的,红红的,我就发现了它,躲在这个石头下面。
野生石蛙学名叫做棘胸蛙,是不能捕捉利用的,在记者看完野生石蛙的生长环境后,叶世雄就立刻将它放回小溪。
野生石蛙不能捕捉,叶世雄从别人那里引进了1000多斤的种蛙,开始养殖。不像叶世雄很容易就能买到种蛙这么好运气。山东省日照市的陈龙在海上打捞了一天却空手而归。
陈龙要找的究竟是什么呢?从海上归来的第二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他的养殖车间,陈龙说他在海上苦苦寻找,就是为了这池子里的鱼。
陈龙:我捞一个给你看看,你看。
记者:好活泼啊。
陈龙:这个鱼它生性比较胆小,你看他在水里老实,其实捞上来特别胆小,这是鱼嘴。
记者:哎呀。
陈龙:没关系,没关系。
记者:这是他的嘴啊。
陈龙:这是嘴这是鳃。
这种鱼叫龙利鱼,像这样三斤多的成鱼一条能卖到160元左右,而陈龙拥有一万两千平方米的养殖面积,年出池20多万斤商品鱼,靠着这个生意陈龙一年有3000千多万元的销售额。大家都觉得陈龙的生意做得是好,但是他的做法,却有些疯狂。
王篷:疯狂,我觉得就是不切实际,就像幻想一样。
秦志强:肯定会觉得他不是很正常,因为很多时候已经干得很好的一个行业忽然又跳槽又干别的。
大伙的说法不是夸张,在养上龙利鱼之前,陈龙已经干过设计公司、开过美术培训班,虽然每次跨度都很大但是都能赚钱。
陈龙:一年能赚100多万,下学之后干什么什么赚钱觉得这个钱还是挺好赚的。
2006年,刚满25岁的陈龙就年赚百万,在他看来赚钱一点都不难。
而2009年6月陈龙偶然和做捕捞生意的姐夫出了一次海。再普通不过的出海经历,开启了陈龙不同以往的财富之旅。
陈龙:我和姐夫在船尾一起看起网,我姐夫看到了一条鱼特别高兴。
这究竟是一条什么鱼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跳加速呢。
陈龙:我姐夫说,你看你看,今天还有一条龙利鱼,很值钱,这条鱼大概得4斤多吧,我说,这个大概得有多少钱啊?他说现在这一斤得卖200多,这一条鱼就接近1000块钱。
听姐夫说龙利鱼能卖这么多钱,陈龙动了心。回到家后,陈龙四处打听发现,龙利鱼只有雌鱼才能卖上价钱,五条鱼苗才能出一条雌鱼,因为雄鱼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停止生长,个头小,没人要。
淘汰雄鱼的办法,只有在养殖的过程中不断对比鱼的大小,而雄鱼在被淘汰之前要吃掉大量的饲料,龙利鱼的这个特点,使它的养殖成本非常高,因此本地没有人专门去养殖这种鱼。
卖价高又没人养,陈龙觉得是个赚钱的机会。2009年11月,他卖掉了城里的房产凑了三十多万元来养殖龙利鱼。
和少年得志的陈龙相反,浙江省松阳县的叶世雄一直到年过四十才靠着种植香菇攒下了140多万元。刚赚了点钱,一家人准备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一个朋友随口提到的石蛙商机让叶世雄全家乱了套。
叶世雄:2008年就是60多元钱一斤,到2009年就是85(元钱)到90(元钱一斤),我就感觉这件事情肯定能搞,我是这么想,要是别人做不起来,我能做起来,肯定赚钱。
叶世雄折腾了半辈子才赚了100多万元钱,却突然投到当地很多人都做失败了的生意里,这个举动把全家都弄得不得安生。
叶世雄:她就是不同意,钱是做香菇一起赚起来的,肯定要经过她同意了,我们才能做,不然的话绝对不行的,家里要吵闹的。
眼看妻子不同意叶世雄就没法做石蛙生意,为了让妻子同意叶世雄绞尽了脑汁,终于他想出了个办法,他和妻子在山上种一批香榧树,香榧树8-10年成才,现在一颗香榧树现在的价格是2万元左右,叶世雄告诉老婆即使石蛙失败了,靠着香榧树,过几年,也能保证全家人能有个保底的收入。
2010年年初,叶世雄带着妻子住进了深山。他把全部积蓄140多万元全部投入了山上的石蛙养殖场里,因为他们没有养过石蛙,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叶世雄:跑得这么快我找都找不到,这只蛙就是公蛙,像这种蛙下面有刺,这个是黑的,这种就是公蛙。
这是母蛙母蛙肚子圆浑,这里是白的,公蛙呢这里是有刺的,这就是公蛙抱母蛙有作用的,这里它会抓牢它。
记者:这就是一对?
叶世雄:这就是一对。
叶世雄:摸一下看看,给你试试看。
记者:它不动呢。
叶世雄的种蛙产卵之后收获了第一批小蝌蚪。
那段时间叶世雄每天都切南瓜来喂蝌蚪,蝌蚪3个月后变态成了石蛙,很快500对种蛙一年就产下了10万只小石蛙。但叶世雄却发现池子里的石蛙常常会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叶世雄终于找到了石蛙丢失背后的元凶。
而就在记者来采访的时候这个石蛙小偷又出现了。
记者:这有蛇啊,小心啊。
叶世雄:没关系。
记者:小心,小心啊,
在场的人都捏着一把汗,叶世雄却习以为常,很快都就把蛇给抓住了。
记者:这蛇怎么跑池子里来了。
叶世雄:他跑到我的池子里来吃我的石蛙的。
记者:石蛙还在吗。
叶世雄:石蛙不知道,不知道吃了多少只,我看一下要检查一下了,有些石蛙都跑到外面来了,石蛙都跑出来里面不知道吃了多少。
记者:还在吗?
叶世雄:有是还有,不知道被它吃掉了多少。
记者:在这呢,后面。
叶世雄:对就是这里。
记者:没被咬着吧?
叶世雄:没有,没关系。
丢蛙只是一个开始,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叶世雄开始反思,自己到了四十岁还要搏一搏到底是对还是错。
2010年4月,叶世雄发现小石蛙突然变得有些异常。
叶世雄:早上来检查的时候,一看都有些不吃不动了,趴在地上不动了。
儿子:早上去检查的时候都是浮在上面,雪白的一片,那时候想着是可能已经快要失败了。
随后的一周里,叶世雄的石蛙相继死亡,500对种蛙剩下不到200只,本来快要上市的两万只商品蛙也死得只剩下不到一万只,一下子就损失了三十多万元。
叶世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当时的情景是无法形容,每天过来都是这个样子。
叶世雄人到中年,本来想在这个时候再搏一把,投入了十年的积蓄。可是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他将血本无归。
和叶世雄一样,陈龙养殖龙利鱼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
刚养上龙利鱼,陈龙本以为自己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商机,可结果证明龙利鱼真的不好养。
陈龙:这么大一个棚,只剩下这一池鱼,这一池子到最后卖成品鱼的时候大概就只有700条,你知道什么心情吗?我这700条啊,咱这一万五千条鱼苗连租棚加费用我是在城里卖了一套房子。
龙利鱼的特点就是,商品鱼得达到两斤左右才能赚钱,雄鱼养出来基本不达标。 可龙利鱼鱼苗价高,前期陈龙在选鱼的过程中舍不得淘汰,最终养出来的雄鱼多,达不到商品鱼的标准。
养第一批鱼就赔了钱,陈靖壬意识到再这么养下去根本不赚钱。可2013年9月陈龙说他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秘密就藏着这间车间里。
陈龙:看到了吗?
记者:什么也看不见啊。
陈龙:等一下,小魏,关灯!
记者:哦,看到了。
陈龙:现在看到了吧?
记者:这什么东西啊?
陈龙:这就是龙利鱼的子鱼,现在这一个池子有五、六万条这个子鱼,十八个月之后这五、六万条子鱼会出五千条左右的商品鱼,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的话,这至少五、六十万块钱,你说这一池子是水吗?
陈龙意识到想要在低迷的市场中突围必须降低成本。
早期大量淘汰卖不出价格的雄鱼是控制饲养成本的关键。陈龙自己繁育鱼苗,鱼苗不要钱,在选鱼的过程中,他舍得早期淘汰雄鱼,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所以同样是养鱼,陈龙就能赚钱。
不同于陈龙这么快就找到了养殖龙利鱼赚钱的窍门,浙江松阳县的叶世雄发现他的石蛙都不吃东西了。
黄粉虫是石蛙的主要食物之一,以前叶世雄都是从别人那里买来喂,后来他渐渐发现,买来的虫子质量不好,有很多都是死掉的虫子,继而引发了石蛙得肠胃炎,叶世雄决定自己养黄粉虫。
叶世雄:这个黄粉虫,人都可以吃的,我现在就试给你看,你看可以吃的,很好吃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很好。
记者:没毒吗?
叶世雄:没毒,很好很香的,蛋白质很高的,这个味道很好的。
自己养的黄粉虫让叶世雄放下心来,通过叶世雄对石蛙进食的研究,他还告诉我们石蛙进食的特点就是速度非常快,人的肉眼几乎看不清。
为了能清楚的看到石蛙吃虫子的画面,我们特意将石蛙捕食的速度放慢了7倍。
叶世雄每天都在琢磨着如何养好这些石蛙,但是半年下来,他的石蛙的存活率依旧不高,叶世雄不甘心,这个时候他有个大胆的想法,他想看看野生石蛙的生存环境,从中找到养殖的窍门。
经过三个月的考察叶世雄终于发现了石蛙存活的秘密,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刚刚下过大雨,叶世雄就急急忙忙又要往山上跑,他告诉记者这对他的石蛙生死至关重要。
记者:快到了是吗?
叶世雄:快到了。
就快到达山顶,山路变的更加陡峭溪水冲刷过的石头又湿又滑,陡峭的山路让记者几次差点掉进水里。
而叶世雄告诉记者,这险峻的深处就是他救活石蛙的福地。
叶世雄:这个就是我们养蛙厂用的水,这个水是很干净的山泉水,我们的水管是从这里埋过去的,埋了5000多米,
叶世雄发现野生石蛙一般生活在水源相对干净的上游,他意识到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了水上。之前叶世雄养殖的石蛙虽然用的是活水,但河水中掺杂了村民的生活用水所以并不干净,石蛙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所以导致了死亡。
找到了原因,叶世雄就想在水的源头埋下管道,将源头的水源直接引入到他的养殖场里。问题解决之后,叶世雄在2011年成功收获了第一批石蛙,因为当地一直有吃石蛙的习惯,所以叶世雄的石蛙很快就卖出去了。
刘海平:石蛙卖得非常好,每天都最起码卖十几斤以上,平均每两桌客人就会有一桌点石蛙。
2017年,叶世雄养殖的石蛙总量已经突破了2万斤,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成为浙江省石蛙行业领跑者。
不同于叶世雄,陈龙瞄准了龙利鱼鱼苗的生意。
他意识到未来想在龙利鱼这个领域分到一杯羹,除了养鱼还要靠卖鱼苗赚钱。为了出好鱼苗,从2013年9月开始陈龙频繁出海,他要寻找海里的野生龙利鱼。
陈靖壬:养殖龙利鱼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他现在面临了一个种苗退化,这样一个事实情况,能不能出海找到质量比较好的野生龙利鱼,然后做亲鱼驯化,作为养殖来说,他带来的效益应该是非常大的。
2002年龙利鱼首次被人工驯养,至今已经十几年了,由于常年的驯化,人工养殖的龙利鱼雌鱼率在下降,陈龙想利用野生龙利鱼来提高种鱼的亲本质量,通过自繁自养,2017年陈靖壬的养殖规模扩大到1200平方米,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