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春耕的好时节,金海湖新区的土地上,早已打破了沉寂,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一片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

增加1000元左右收入

致富经20130102农视网_农视网致富经_致富频道

竹园乡海马宫村是金海湖新区有名的“海马贡茶”种植基地。

走进村庄,郁郁葱葱的茶园映入眼帘,一条条绿色的曲线,纵横交错。在一陇还未开垦的土地上,村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抢抓时节栽种茶苗。

2018年,海马宫村成立了茶叶合作社,在社员们的精心管理下,除了春茶品质提高,以往舍弃的夏秋茶也得到加工,从春季采茶变为春夏秋三季采茶,这让种植户的收入成倍增长。

李德奇是海马宫村的茶叶种植大户,加入合作社后,他尝到了种茶的甜头。“去年我家茶叶增收1万多元,今年,我们合作社扩大茶叶规模,我把家里的山坡地都种上了茶叶,相信会带来更好的收益。”

“去年合作社把春茶夏茶秋茶全部收购,群众的收入更高,每亩地能增加1000元左右的收入,提高了群众种茶的积极性。”海马宫村党支部书记肖才梦说。

据介绍,竹园乡海马宫的种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一度被列为贡品,茶叶品质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加快茶产业发展,竹园乡先后引进大定府茶叶有限公司、扶贫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同时成立合作社,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股权量化、保底分红的模式,成片实施茶园建设,有效提升了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竹园乡已规模产出海马宫翠芽、翠片、福鼎大白茶等绿茶产品,在市场深受欢迎,供不应求。近年来,该乡已改造老茶园3000余亩,打造新茶园3000余亩。

为开拓市场、打造品牌,金海湖新区依托龙头企业,加强茶叶全产业链建设,并积极发展农村电商。

“线下我们已经和毕节太极古茶,还有青场的安芨白茶这两家公司形成了合作关系,并签了协议,把整合优势,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毕节茶叶。我们的绿茶品质外商很认可,已初步达成交易意向,所以在推广上我们很有信心。”金海湖新区扶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梦君说。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参与的模式,金海湖新区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在岔河镇、文阁乡分别新建茶园1000余亩,同时以海马宫村为中心,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万亩茶园”。目前,新区正在新建茶叶加工厂,计划从加工、农旅一体化等方面增加群众收入,促进茶产业发展。

“海马宫村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良,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发展旅游有自己的优势。”吴梦君说。

离家不远收入还稳定

致富经20130102农视网_农视网致富经_致富频道

金海湖新区文阁乡海坝村,梨树湾组大麻窝路旁的山坡上,村民正忙碌着。两个小伙子手握着地钻机,合力打下一个个地坑,为栽猕猴桃石桩做准备;几个大姐从路边扛来桩子到地里小心立起来;其余村民挖着土,给刚立起来的桩子覆土固定。

“我们提前准备好打坑工具、运输车辆,从昨天开始栽桩,人多的时候有七八十人干活。”海坝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待桩子栽好果苗种下后,大家准备在桩子下种植蔬菜。

51岁的王道云是海坝村树林组的村民,家里有7口人,过去他跟大多数村民一样,地里种的是包谷洋芋,“种出来的够吃,多点就自己挑到乡场去卖,挣不了什么钱。”王道云说。

2017年,村里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村民流转土地发展千亩猕猴桃产业项目,刚听到自家土地也被列入项目内,王道云担心得吃不下睡不着。“猕猴桃好不好种?种出来卖得出去不?不种包谷家里够吃不?”

农视网致富经_致富经20130102农视网_致富频道

土地流转出去后,王道云加入了合作社,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先让他的心落下一半,后来开始在合作社务工后,他才松了一个气。“土地流转后,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和收购,比自家种的时候轻松多了。”

王道云介绍,猕猴桃果苗栽下去后,接着就要种土豆、辣椒等蔬菜,夏天的时候帮忙锄草,辣椒、土豆熟了以后采摘、打包,一年四季都可以务工的模式,,让他更高兴了。“合作社发展的不只猕猴桃一个产业,还有蜜蜂养殖、蔬菜种植等,一年到头基本没有闲着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务工收入算下来,平均下来每月有3000元左右。”

和王道云一样,合作社一成立就开始务工的村民还有张中珍。几年前,她还在外省务工。“以前在窑洞给人烧砖,晚上三四点起来,要工作到下午五六点才下班,经常戴着两双手套,手都磨得起茧子。工作环境粉尘大,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住。”

为了方便照顾家人,张中珍回到家乡。她加入了合作社,还当上了务工组小组长,管理组里的40多位村民。“离家不远,既能照顾老人,又能照顾小孩,收入也比较稳定,我很满意。”

“梨树湾的这片猕猴桃,是我们今年新增的,年前已经种了5万株苗,这两天基本收尾结束。”文阁乡海坝村支书赵丹介绍,海坝村在原来1200亩猕猴桃的基础上,由当地扶贫投资公司帮扶又增加了1000亩。在原项目发展过程中,群众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为其搭建就业平台,并为群众发放土地流转费;现新增1000亩则由村里统规自建,交由合作社种植、经营,两年的经营期内给予群众土地补偿费,两年期满后将种下的猕猴桃移交给群众自己管理。

为了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海坝村还给贫困群众免费发放土豆种,通过以短养长的模式,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同时,连片发展猕猴桃产业,将非贫困群众纳入项目发展计划中来,进一步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