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数据智能时代下,伴随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从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都在大数据的支撑下走向智能化。可以说,大数据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引擎。

云合数据是数据智能A股上市企业每日互动的子公司。依托每日互动庞大的数据规模,以及多源时空大数据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多维度的分析体系,云合数据对人、时间、空间三者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洞察,为规划、统计、文旅、发改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支持。

在城市规划方面,云合数据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分别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深圳交通中心合作设立了智慧城市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和智慧城市交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探索大数据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中的全过程应用。今年云合数据重磅发布了城市规划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规划数盘”,用以支撑各种人口、城市发展分析与社会管理需求。

“规划数盘”从空间尺度上,把全国分为“三层九级”,其维度包含人口统计、空间流动、产业空间等。这些维度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帮助相关部门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分析。

以下,我们将围绕云合数据在不同场景中的成功实践,分享大数据究竟如何推动城市规划的理念与技术革新。

案例一、大数据观测常住人口变化,分析城市群间关联度

在某个发改委项目中,云合数据基于主要城市常住人口迁入迁出数据年度变化特征,分析了城市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并对粤港澳、京津冀、东三省的人口流动和关联度进行分析,剖析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关联强度。

01基于LBS数据的常住人口动态感知模型,观测常住人口变化

2019年春节期间,云合数据利用LBS地理围栏技术构建了一个常住人口动态感知模型,连续观测了人口流入型城市(以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为代表)的返乡人口流动变化。通过春节期间春运人口流向感知,云合数据为实现精准化春运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以北京春节返乡人群为例,云合数据发现北京返乡人群主要集中在北京周边地区,其中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8个来自河北,剩下两个城市分别是河南的周口和山西的临汾。从数据来看,北京对河北地区的虹吸效应更为明显,相较于其他一线城市,河北在外务工人员更倾向于就近选择在北京就业。对此,云合数据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和雄安新区的打造,将给河北居民带来更多的进京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就业。

2.jpg

02量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间关联性

放眼全国,各大城市群的人口集聚特征愈发显著。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启新的篇章,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发展的重心,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也加速向这些区域汇聚。相较于其他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存在特异性,因此人才流动特征也更具特色。

3.jpg

云合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的每日人口交换和常住人口年度迁入迁出数据深入洞察。从数据可以看出,深圳与香港之间的人口交换量最多,两城市间联系最为紧密;广州市迁出人口集中去向地和迁入人口集中来源地均为佛山市、深圳市、东莞市等地,人口双向交换特征显著。

案例二、基于大数据的杭州动态人口数据测算

近几年杭州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留在这个景色宜人、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城市生活和奋斗。云合数据的人口与空间动态数据分析平台,对杭州常住人口变化进行了观测和调查,测算出杭州市动态人口数据,为杭州市调控人口规模、规划城市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01观测中长期常住人口、总人口变化

云合人口与空间动态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分析2017年到2018年杭州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发现杭州的常住人口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01.jpg

02总人口的每日活跃指数,直观展示城市人口动态与事件的相关性

从2017年到2018年,云合数据观测了杭州日活人口变化趋势。从数据可以看出,平时杭州人口活跃较为稳定,在周末小幅度下降;而在春节和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由于城市人口大量外出、返乡、旅游等,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势态,且其趋势与人口周活跃趋势有一致性。

02.jpg

_content_page_break_tag_

03城市对外吸引力评价

云合数据对杭州流动人口的来源省份和城市进行洞察分析后发现,杭州市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上海市、宁波市。从来源省份及城市看,杭州市对周边省份及城市吸引力最大。

031.jpg

032.jpg

案例三、杭绍都市区交通向心性分析

某城规院以长三角核心圈内的杭绍都市区为例,分析当前交通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项目中,云合数据通过对人口与空间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发现杭绍区域次级核心交通量远超过对杭州主城区的向心交通量,亟需转变跨界交通基础设施配置思路。

根据都市区交通发展的一般规律,都市区核心对整个都市区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都市区交通往往具有明显的向心性。但相较于杭、绍市区内部显著的交通向心性,杭绍都市区其他地区表现出较弱的交通向心性。

据统计,2017年杭州与绍兴市域界面日交换量约30.8万人次,同期杭州主城与富阳、桐庐方向的日交换量约6万人次,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主要来自杭绍界面上的次级核心交通需求。云合数据显示,杭绍边界主次干路承担的交换交通量约占杭绍都市区交换总量的80%,大多为界面次级核心诱发的短距离交通需求。云合数据通过对人与时空大数据进一步挖掘,分析杭、绍毗邻地区联动特征。结果表明,绍兴市对杭州市的日交换量中,39.5%直接指向临近杭绍界面上的次级核心(衙前、瓜沥),26.5%指向临近绍兴的萧山、钱塘新区,仅约25%指向杭州市主城区。

04.jpg

杭绍区域次级核心跨界交通量与对杭州主城区的向心交通量的差异,为跨界交通设施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案例四、大数据视角下的温州城市发展分析

近年来,温州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大都市区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城市功能品质和百姓生活品质“双提升”,形成了城市转型引领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良好局面。云合数据从人口洞察、区域洞察、都市区建设、温州市与海西经济带建设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温州城市的发展特征。以下,我们将重点分享云合数据对温州市的区域洞察。

01区县互动

温州各区县之间人口交换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量级上看,相较于外围区县,主城区内部各行政区之间联系更为紧密;第二,从分布上看,近域区县之间的联系强度要大于相距较远的区县。

001.gif

02产业经济

云合数据从职住双维度对温州主要产业园区人口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以浙南产业集聚区和浙南科技城为代表的主要产业园区,居住和就业人口均持续上升。从数据可以看出,产业园区的人才吸引能力不断增强。这对促进温州乃至浙江省民营经济转型发展,以及实体经济复苏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002.jpg

03旅游产业

2019年“五一节假日”期间,温州市主要景区游客超55万人,通过对游客来源地回溯分析发现,省内游客居多,同时,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到访游客数量也位列前十。

003.jpg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云合数据对温州市城市规划提出了“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城市活力”的建议。

一直以来,云合数据都从智慧城市的建设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数据技术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规划还是城市群、都市圈的布局,云合数据始终致力于用大数据为城市交通、出行、职住布局、旅游规划、经济发展等提供深层指导,助力城市规划的优化及发展。云合数据一直坚信,数据,会让城市规划更加智慧。

如果您对城市规划感兴趣,或正在关注该领域相关课题,希望更加深入了解云合数据相关产品,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试用云合“人口与空间动态数据分析平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