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学区“携手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海淀学区基本情况介绍】
海淀学区地处中关村核心地带,学区管辖12所学校和1所劳动技术教育培训中心,12所学校分别为:中关村第一小学、中关村第三小学、中关村第四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万泉小学、彩和坊小学、知春里小学、西颐小学、双榆树第一小学、双榆树中心小学、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其中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属于民办校,培智中心学校属于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培训中心是海淀学区学生实践基地。
公平、均衡、优质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政府的宏观战略,更是基层教育工作者要着重思考的实施策略。作为首善之区首都北京中关村核心区的海淀学区更应该有责任和担当意识。
海淀学区教育有较强的品牌优势,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域教育在校际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烈需求。“给每个孩子一所好学校、让每个孩子都有好老师、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发展”,减少甚至消除因择校带来的区域矛盾是现阶段海淀学区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审视剖析:找准“发展点”
思路决定出路。但办学思想的提出,绝对不是凭空臆想而为,也不是其它学区做法的简单移植和模仿,必须根植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2007年初,我们深入学区六所学校开展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既看到大校已积淀的丰富的办学理念和经验,也看到发展中学校所蕴育的勃勃生机,进一步明晰了自身的发展优势和不足:
1.办学模式多元、规模不一,形成差异资源优势
海淀学区内共有12所学校和1所劳动技术教育培训中心,既有公办校,又有民办校及特殊教育学校,12所学校的学生数量也不均等。多元的办学模式和多样的办学规模,使海淀学区拥有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
2.教育资源丰富,但辐射效应尚未形成
海淀学区有四所素质教育优质校,这些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课程建设和学校文化等方面都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及办学效益,有较好的办学影响和品牌效应。还有一些学校在办学特色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具有一定的成熟度,但品牌及辐射效应还都尚未形成。同时,学区所属学校的设施设备还不能在区域内被其他学校共享,资源的使用效能不高。
3.人才优势明显,但骨干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
海淀学区有教师一千三百余人。有多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校长,特级教师,以2009年为例,各类市、区、学区骨干教师比例达到了50.2%,85.3%的教师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但特级教师及市级、区级骨干教师分布极不均衡。72.9%的骨干教师分布在占全学区学校总数33.3%的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学校,仅有27.1%的骨干教师零星分散在66.7%的普通学校,且各校教师队伍的学习力、研究力和自我发展内驱力不够整齐,导致了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均衡,也制约着整个学区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认真剖析学区发展现状,不得不承认,学区内学校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如何发挥学区内优质资源的带动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带动学区所有学校共同发展,成为学区必须面对的主要任务。
我担任学区校长伊始,在督导学校听课的过程中,在和校长、老师交谈中,深切感受到这些学校的校长、老师希望得到指导、帮助的强烈愿望。2007年,学区在中关村一小和双榆树一小开展教师双向交流的试点工作。中关村一小的唐春璐老师到双榆树一小担任五(1)班和五(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兼任五年级数学教学组长,并做新任教师赵伟老师的指导教师。唐春璐老师以她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教学功底,带领她所任教的年级组梳理教材、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从中受益,使教师学有榜样。
双榆树一小的段继红老师到中关村一小担任四(6)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并拜年级组长、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康歆洁老师为师,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和组内教师研讨交流,很快融入中关村一小教师团队,受到学生喜爱家长认可。试点工作的成功坚定了我们携手互助的信心。经过思考、讨论与论证,2008年初,我们正式启动了“携手工程”。
二、构建携手互助同行的发展共同体
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认为这16字箴言是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好诠释,也启示我们: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大同理想,必须在尊重差异、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的基础上,积极营造一种和谐、开放、包容、支持性的组织环境,使学区成为携手互助同行的发展共同体。
2008年,我们把对共好更好的期待凝炼成共同愿景,即:创建“文化内涵丰富、生命意识浓厚、教育质量一流”的和谐学区;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流互助、携手共进”作为工作思路;初步搭建了“携手工程”发展框架:中关村一小与双榆树一小、中关村三小与知春里小学、人大附小与彩和坊小学、万泉小学与西颐小学结成“好伙伴”互助学校。在八所学校形成互助同行学校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尊重学校的特色和差异,根据海淀培智中心学校的特教优势、中关村第四小学的教师团队建设、双榆树中心小学的小班化以及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外语特色,将这四所学校作为学区的资源校。此后几年中,我们相继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教学指导组、师德教育实践基地、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红霞工作室,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平台,为学区各校的干部教师团队学习观摩、经验共享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六好”措施让共同发展落到实处
学校结了对子,但需要找到有效的途径才能把结对子变成共提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办法:践行“六好”措施。
(一)“好书”共读
我们认为没有共同的阅读就没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引领干部专业发展的过程应该成为过问其精神生活的过程。为了引导干部做有思想的实践者,我们每学期都为学校校长和干部们购买专业书籍,将报刊上的经典文章复印给干部们阅读,并且定期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好书”共读,使干部们理念先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增添了底气,增强了专业自信。目前在海淀学区,营造书香校园已经不再是提倡,而是一种教育生活的常态。
(二)“好课”共品
我们认为高品质的课堂在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生成。为了引导干部教师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需求,我们将目标达成、互动生成、学生表情愉悦作为评课的重要指标。我们聚焦课堂,开展诸如“师傅引路课”、“徒弟汇报课”、“带薪脱产培训汇报课”、“同课异构”、“特级送课”、“课堂接龙”等多渠道的“好课”共品活动,引领干部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改革课堂。通过四年来的“好课”共品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学方式更加“目中有人”,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此过程中得到迅速成长。有的教学干部说:我以前评课关注的是教师,“好课”共品活动引领我从关注学生需求的角度来评课,使我的“教学观”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我懂得真正的好教师是有儿童立场、发展眼光的教师,真正的好课是让儿童站在中央的课,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的课,教师因学生的进步而自豪,因学生的成功而精彩!
(三)“好伙伴”结对互助
“好伙伴”互助学校互派教师、互动教研、定期互访,进行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2008年,中关村一小又派张靖老师到双榆树一小担任四(3)班和四(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万泉小学与西颐小学互派体育教师交流学习一年,派中层干部到西颐小学工作两年。中关村三小派教学干部到知春里小学工作一年。人大附小和彩和坊小学围绕教学管理和班队会等主题开展了多次团队研讨交流活动。在今年3月27日“携手工程”的研讨会上,两校英语教师同上一节课。彩和坊小学六(4)班的刘瀛潞同学课后谈到:“人大附小的石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课件让我们视野开阔,食物金字塔、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让我们特别感兴趣。我们学校刘老师的认真劲儿让每个同学都不能掉以轻心,而且学会关注身边的同学,小组合作让我们真正动了起来!”
2009年10月,学区启动“青蓝工程”,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活动,“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在伙伴互助校跨校带徒弟。在此基础上,2012年2月成立了由23名优秀班主任组成的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为核心价值观,并开通了工作室博客,在共享和互动中共同提升专业道德水平。多层面、立体化的结对互助活动传递给对方的是友谊、智慧和力量,唤醒了普通学校干部教师的专业自觉和专业自信,拓展了资源共享的深度。
(四)“好经验”共享
为了充分发挥优质校、资源校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倡导各校积极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资源,充分展示优势和特色,加强校际经验交流和研讨。四年来,我们带领各校书记校长、德育、教学管理团队先后走进四所资源校,充分发现、挖掘、推广这四所资源校的资源优势,把这些独特的资源延伸、拓展到学区内其他学校。
2009年3月,在学区开展的“走进资源校”系列——双榆树中心小学后,先后六所学校到双榆树中心小学学习交流,研讨碰撞,老师们对学校“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科,关注每一节教学”、“学困生导师制”、“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课堂评价方案”等成功经验展开讨论并重新审视、梳理自己学校的工作,反思不足,使学校在关注每个学生、精耕细作每节课上有了更好的行为改善与提高。
海淀培智中心学校是我们学区、也是海淀区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各校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与日俱增。为了寻求对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的专业支持, 2009年3月学区开展了“一帮一”巡回指导项目,由培智中心学校的教师帮助各校教师为学生进行问题诊断,积极开展箱庭治疗、书法治疗和感统治疗等多项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使随班就读学生更好适应学校生活。2009年5月,我们成立了海淀学区师德教育实践基地,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到培智中心学校学习,感受特教教师的崇高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的情怀和对待特殊儿童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各校教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感慨和感动,回到自己的学校,反哺自己的学生,逐渐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爱心更加浓厚,教育行为更加人性,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
“好经验”共享活动给学校提供一个表达教育思想、分享教育智慧的平台。一次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更激励提升了展示者和参与者的教育激情。
(五)“好邻居”联片教研
地域空间近,人的心理距离也近。我们组织地域空间临近的三、四所学校开展教学互访,例如:学区体育核心组组织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三小、知春里小学的体育教师开展现场教学观摩;组织万泉小学、西颐小学、彩和坊小学的体育教师开展田径训练等活动。这样的教学研讨因为地理位置近,可以节省时间,更便于沟通,老师们更愿意交流。
知春里小学、双榆树一小、双榆树中心小学、彩和坊小学和西颐小学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进步成长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问题,为了聚焦难题,搭建推介、分享、学习、研讨的平台,本学期这五所学校轮流、定期做项目主持人,开展“五校联合教研”,使各校的“小智慧”凝聚成区域的“大智慧”。
(六)“好场所”共用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我们鼓励各校场所向学区所有学校开放。例如中关村一小的阶梯教室、中关村三小的多功能厅、万泉小学的礼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大操场、中关村四小的体育馆都成了可以共享的教育资源。“好场所”共用,不仅打破了学校之间的壁垒,提高了场所的使用效率,也使贡献好场所的学校的师生开阔了视野。
四、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求
我们认为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创造适合的教育,是教育公平在学校的深层次体现。我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推行到今天,教师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教育行为的改变,是教育策略的实施。2009年,我们申报的课题《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师的教育策略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我们组建有学区12所学校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开展了《我是这样了解学生需求的》征文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关注学生需求,做教育的有心人”的意识。我们编辑印刷了《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师教育策略指导手册》,作为工具书分发到各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每天晚上8:00准时通过飞信将小策略发送到两百余名骨干教师的手机上,这些骨干教师又将策略转发给更多的教师。教师们以策略指导实践,又在行动研究中创新策略。我们共发送策略270条,教师在此基础上创新策略110条。
同时,我们开展了“春风师语”活动,引导教师以语言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我们先后开展了“失当师语大晒场”活动和“春风师语”征集活动,共晒出失当师语561条,征集到“春风师语”1350条。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最佳春风师语100句”评选活动。
对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师生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教育智慧更加凝炼,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越来越多,孩子们也更加阳光而自信。
五、将“携手工程”驶入深海作业区
海淀学区“携手工程”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但目前尚处于实践阶段,力度还不能满足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需求,离“给每个孩子一所好学校、让每个孩子都有好老师、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有必要进行理性审视及价值与路径追寻。
(一)积淀既往经验
海淀学区“携手工程”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初显:学校拓宽了办学思路,各类资源得到发展和优化;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修养、有较扎实的专业积淀、文化素养的中层干部,他们作为学校的中间力量引领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再是无助、排斥或拒绝,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以专业立场自主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加了孩子们对学校、对老师、对课堂的喜爱。而这一切,源于海淀学区积极营造的和谐、开放、包容、支持性的组织环境,源于创新实践路径。
(二)谋划新的发展
我们将积极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构建以资源开发和统整为主要特色的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构建中关村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群,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菜单式教育服务,让不同的学校根据各自的需求各取所需。我们正在筹划“和美学校”项目计划,通过学区、专业机构和学校三方联动,采用专家引领、团队互动的策略,帮助学校发现“最近发展区”,在全国发展100所联盟校,通过集群式的发展模式,孕育出越来越大的示范力量,尽可能地影响到全国的办学追求,使各个学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共同走向“优质、公平、均衡”。
2011年3月,北京市和教育部首批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承诺到2015年全市所有区县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定了北京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基层学区,需要立足实情进行谋划和实施。我们将远离喧嚣和浮躁,在“携手互助”中推动更多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全国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和模式。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学区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