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是丰城市洛市镇下城村流舍组村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徐清华,村里的人都不禁竖起大拇指,因为他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和好丈夫。

徐清华今年45岁,原本是一名木匠,妻子黄水花也是个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夫妻俩有一双听话的儿女和一对慈祥的父母,小日子过得还算幸福。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3月的一天,徐清华骑着摩托带着妻子去丈母娘家帮忙建房子,途径流舍矿附近不小心翻车,其妻子甩出去好几米,当场就出现严重晕厥,送人民医院诊断为右侧颞顶部脑疝和顶骨骨折以及右肺挫伤。

经抢救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是全身瘫痪了还丧失了语言功能,经鉴定为一级重度残疾。徐清华整个人感觉天都快蹋下来了,黄水花这样的情况需要一个人不离左右的照顾,而家里女儿正在上高中、儿子也在上初中,父母又70多岁了,家里的积蓄在这次事故中全部花光了,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顿。

村委会得知他家的情况后,虽然立即帮他家申报了低保,但那一年,一家人的生活异常的艰难。每天,他总是早早的起来,安排一家的伙食,因为妻子全身瘫痪,只能进食流食,每天他要做两种早餐,一种是给父母、子女和自己吃的,一种是专门给妻子吃的流食。每餐他将流食一勺一勺喂给妻子,极其耐心。

因为妻子的身体缘故,徐清华就像照顾一个婴儿一样,把屎把尿,甚至有时黄水花一天要尿几次在身上,他都不厌其烦的帮她换洗,早晚还要给她擦洗身体和换下身上的衣服来洗。为了能让妻子身体恢复一点,徐清华每天雷打不动,早、中、晚都要抱妻子出来坐坐,晒晒太阳,陪妻子聊聊天、按按摩。黄水花瘫痪在床6年,身上没长过一次疮,养的非常白净。

2014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到来,徐清华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得到了更多的政策帮助,但是徐清华着实不喜欢“贫困户”这个称呼。等到她妻子的情况稍微稳定了以后,他就想着自己以后的出路,虽然自己是个木匠,但是做木匠时间不自由,不能兼顾到自己的妻子,索性放弃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自己上有小,下有老,都指着他照顾,他又不想靠着政府的救济过一辈子。几经思考,他决定发展养鸭产业赚钱,解决的家里的用度。说干就干,2015年初,在亲戚家凑了点钱购买了1200只鸭苗,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徐清华基本上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家和鸭棚两头跑。每天他总是早早的起来把家里的事安顿好,然后就一心扑在鸭棚,晚上把家务打理好常常是10点多,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是非常充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养鸭效益还不错,2016年底还掉当初的借款,他还小赚了一笔,加上2016年子女都毕业参加了工作,徐新华很快就脱贫了。

接触了养殖业以后,徐清华也逐渐认识了很多搞养殖的朋友,有一次他在跟一位姓李的小龙虾养殖户的聊天中,发现小龙虾养殖很有前景,对比养鸭来说既环保又赚得多。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养鸭事业,决定把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龙虾养殖中来,2017年下半年他流转了村里的23亩田地、种草营造小龙虾野生生长环境,2018年初,2700多斤小龙虾就正式投产了,因为养殖经验的不足,2018年5月,小龙虾开始出现大量的死亡,徐清华没有灰心、没有放弃,而是请养殖大户上门指导,分析原因,最后发现了病根,对龙虾田进行杀菌消毒,及时止损。

2018年,因龙虾市场的走俏,尽管前期出现了虾苗大量死亡,但是还是获得了近3万元的净利润。尽管要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一边要养殖龙虾,非常辛苦,但徐清华觉得日子过得有盼头,心理别提多美。

2019年,在外打工的儿子,见产业发展不错,决定回家来帮助父亲。但是徐清华想着,既然儿子回来帮忙,那么可以把产业扩大。听周边的养殖户说养黑斑蛙赚钱,而且有些养殖户也开始尝试养蛙,徐清华跃跃欲试,得到儿子的支持以后,徐清华流转了本村12亩稻田,购买了6万多元的蛙苗就投产了。有了儿子这个帮手,徐清华的小龙虾和黑斑蛙产业都打理的不错。徐清华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户。

2019年洛市镇政府大力发展何首乌产业,徐清华参加了镇里组织的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培训,对种植何首乌非常感兴趣。他找到村干部徐春晖,希望村里能帮助他发展何首乌种植。见他那个干事创业的劲头,下城村计划帮助他流转30亩土地,其申请小额贷款发展该产业。

徐清华感慨地说:“党的政策就是好,我想我把产业发展好,带动更多像我一样曾经困顿的人脱贫致富,就是我对党的最好的报答。”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