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夏日雨后的果洛草原,草木青青、牛肥马壮,牧民赶着成群的牛羊,从远处缓缓走来,犹如一幅精美绝伦的油画。

一大早,简单吃了早饭的龙多便出门了,他要去玛沁县大武镇吾麻村阿什杂养殖专业合作社查看牲畜,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养殖牦牛是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渠道之一,贫困户相信我们,相信合作社,我更要把工作做好。 ” 作为合作社理事会的理事长,龙多依托宜林宜牧的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吾麻村平均海拔3800米,共有337户107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45人。在2018年底,合作社投入78万元,购买奶牛83头, 2020年初为进一步拓展经营模式,合作社购置54头野血牦牛,经营种畜改良项目,优化了畜群结构,增加了经济收入。

“有了好政策,再加上合作社的优势,贫困户脱贫不是什么难事。 ” 尝到养殖带来的甜头后,在政府的鼓励下,龙多动员村里的贫困户入股合作社。

合作社特意聘用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手把手教他们养殖牲畜、育肥等技术。除了每年获得分红外,每个贫困户每月还有3000元的工资。

建档立卡户索金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比较闲基本在家里,没有固定收入。现在我主要负责合作社里牦牛的放牧工作,每月能拿工资,房子就在合作社附近,家里也能照顾,日子过得很好。 ” 索金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合作社入股社员208户917人,实现了村民全覆盖。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

吾麻村将养殖牦牛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柱产业来抓,因地制宜引进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牧民”的方式运行,形成党支部主导、合作社经营、村集体和牧民共同收益的工作格局,稳定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实现增收致富。

在合作社的放牧草原上,记者看到,刚从玉树市引进的54头野血牦牛在草场中悠然咀嚼着牧草,在新家开始了惬意的生活。

“看样子这些新加入合作社的家伙适应得不错。接下来,牧民的增收梦就靠它们来实现了。 ” 吾麻村第一书记旦珍措说。

吾麻村所做的畜牧业转型,是要发展,更要保生态。

由于之前散养牲畜带来的问题是草场退化,又因地处高寒山区,养殖成本增加,牧民利润空间随之压缩。草场生态退化与低经济效益的现实让合作社必须做出改变。

通过实地了解、征求意见,吾麻村决定依托野血牦牛养殖作为当地畜牧业未来发展重点。

“牦牛吃草能保留3至4厘米,但是羊吃草是连根一起,所以对草场的破坏程度比较大。 ” 旦珍措说, “实际上,地理环境本应是我们养殖牦牛的优势,但由于近亲繁殖,当地的牦牛出现基因退化、个头小、抗病能力下降等问题。 ”据统计,成年同岁的野血牦牛和高原牦牛相比,多80公斤左右,并且野血牦牛肉的售价要高于高原牦牛,活牛出售时,野血牦牛的售价也要远远高于高原牦牛,合作社中最贵的一头野血牦牛能卖到2.5万元。

野血牦牛抗病能力强,出栏期短、出栏率高,牧民养殖后收入增加,还可有效强化本地牦牛品种特色,从而保持长远稳定增收,同时能减少现有草场的载畜压力。

旦珍措说: “建立合作社的初衷是要进行牲畜改良,逐渐将杂质牦牛淘汰,虽然现在资源整合率低,但是这是充分考虑了合作社草场承载能力和成活率等因素,等合作社更成熟后,就可以带动一片,最终合作社还能吸纳更多的野血牦牛。 ”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