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耀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哈尔滨 150040)
鹿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高热和各种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病毒含双股RNA,无囊膜,对乙醚等脂溶剂不敏感。本病首次报道于1955年,实际上1890年已有该病流行。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均有发生。由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同时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养鹿业发展。
1 流行病学
病鹿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变翅库蠓传播,呈非接触性感染。只有鹿易感,鹿种不同,易感性差异较大,最易感的是美国白尾鹿,人工接种死亡率达90%以上。在易感鹿群中,不同年龄和性别均可感染发病,但幼鹿和育成鹿发病率较高,呈地方性流行。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诊断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6~8天,人工接种潜伏期为5~6天。本病发病突然,病鹿食欲废绝,胆怯易惊,有时流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而困难,最后衰弱、昏迷,可视黏膜出血。眼结膜和口腔黏膜暗红或蓝紫色。粪和尿带血,有时唾液也带血。体温呈双相热,在病初和死前病毒血症高潮期,体温可达40.5~41.5℃,一般在发病后8~36天极度休克死亡。
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组织器官出血,出血主要见于肝、脾、肾、肺、淋巴结和消化道。部分病例出现胃炎、蹄叶炎变化。组织学检查会发现广泛性小血管纤维蛋白血栓和伴有组织坏死。
3 病原学诊断
病毒存在于肝、脾、肾、肺、淋巴结及血液中,脾含毒量最高。()可无菌采取内脏器官,最好是脾脏,实质器官切成3~5厘米见方小块,小淋巴结可整个取下。取少量血液放于灭菌小瓶中,将病料在冷藏条件下或放入装有50%甘油盐水溶液中寄送,同时附上尸检记录和有关说明。将所取病料磨碎,并缓慢加入5~10倍量的无菌盐水制成乳剂,先用滤纸过滤,取滤液再用滤膜真空抽滤,滤无菌液接种于乳鼠脑内,分离病毒。病毒可在鹿胎肾细胞,以及BHK21、Vero、Hela传代细胞内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和蚀斑,但不能在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等禽类的组织培养细胞上生长。病毒脑内接种乳鼠后,100%死亡。连续通过4代后,对鹿的致病力明显降低,只产生隐性感染。电镜下观察,本病毒含双股RNA,呈20面体,粒子为20~30纳米。病毒在零下70℃保存30个月仍可引起鹿的典型病例,但不耐热,56℃、4~5小时灭活。对乙醚和去氧胆酸盐有抵抗力,对氯仿敏感或稍有抵抗力。在pH值为6.8~9.5稳定,在pH值为4.0以下迅速灭活。取病料的无菌滤液接种易感鹿和免疫鹿,易感鹿发病并出现典型症状,从其病理材料中又能分离出病毒。而免疫鹿不发病,从而可确诊为本病。
4 血清学诊断
琼脂扩散试验。①试验材料。优质琼脂,0.01摩尔/升pH值为7.4磷酸盐缓冲剂(PBS)或pH值为8.6硼酸缓冲液,鹿流行性出血热琼扩抗原及鹿流行性出血热标准阳性血清,被检血清。②操作方法。取优质琼脂1克,加pH值为7.4的0.01摩尔/升PBS(或pH值为8.6的PBS)100毫升,在水浴中加热融化,用纱布包脱脂棉过滤3~4次,至溶液无色透明,滤液加入1%硫汞柳酸钠1毫升,即为1%琼脂,放冰箱备用。将清洁的平皿置水平台上,每个平皿倒入加热融化的1%琼脂约15毫升,使其厚度为2.5~3.0毫米,注意勿产生气泡,放冰箱中可保存2星期左右。冷凝后打孔,打孔器为4毫米及6毫米直径的薄壁圆形金属管,按图案在固定的位置用打孔器打孔,外周孔孔径为6毫米,中央孔孔径为4毫米,用注射针头、眼科小镊子或绘图笔尖挑去孔中琼脂;然后将琼脂平板底半部悬浮于80~90℃热水盒中旋转数秒钟或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使孔底琼脂微融而封孔底。用毛细滴管加样,中排小孔加入鹿流行性出血热琼脂扩散抗原,大孔加入标准阳性血清,上、下两排孔分别加入各被检血清。加样时每个样品应用一支毛细滴管,以加满孔为度,防止溢出。待孔中液体吸干后,翻转平皿使其倒置,以防水分蒸发,亦可放湿扣盘中,置15~30℃条件下进行反应,连续观察。结果判定为当标准阳性血清与抗原孔之间出现明显、致密的沉淀线时,被检血清与抗原孔之间形成沉淀线或标准阳性血清沉淀线末端向毗邻的被检血清孔内侧偏弯者,此被检血清判为阳性。被检血清与抗原孔之间不形成沉淀线或阳性标准血清的沉淀线向毗邻的被检血清直伸判为阴性。除琼脂扩散试验外,也可以用荧光抗体技术、补体结合试验及中和试验对本病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