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十月初,小学美术教师们去南京的培训吗?经过半个月的内化,老师们到底收获了什么,又有哪些感悟呢?我们将以连载的方式,陆续刊登教师的优秀心得体会。
本期我们继续推选出五位老师的优秀心得进行分享,相信大家会在交流和实践中不断成长!
01
东胜区吉劳庆小学 马瑞囡
憧憬着未来,满怀着希望,有幸千里奔赴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进行为期六天的跟岗学习。进校园的第一天就被这所地处长江路的名校所震撼,厚重的文化底蕴、前沿的办学理念、先前的管理思路、精深的教学研究,以及师生的综合素养都让我为之震撼,这一段宝贵的经历,必将成为我教育生涯宝贵的财富。
一、扎实的常态课、展示课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首先,听完所有的课之后,感受最深的是师生之间共同营造的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完整、自信的表达能力。同样,老师们很注重学生的体验,在教学设计中会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注重小组合作交流,让孩子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还发现,老师们教授课程时不流于形式上的环节,会以学定教,所有的环节都是以教会学生为目的。而且是基于真实情境,去解决真实问题,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张思瑶老师在上《买菜》一课时,将真实的菜品搬进课堂,并在演一演的过程当中加深学生对买菜、卖菜人物形象的感知。还有刘瑾老师讲到的,设计应用的课程第一课时上完之后会让孩子们自己决定用什么材料去做下一节课的作品,我觉得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最终呈现的作品也能异彩纷呈。反观我们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不敢放手去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实践,甚至是表达,总担心他们不能独立完成。
其次,有感于教师的综合素养,既能游刃有余的把控课堂,又有很扎实的基本功,黑板上的范画提笔就来,很是佩服。课堂上的问题设计,既能推动课堂进程又能很好的解决重难点。学生作品点评方式多样、精准。老师会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评价标准,给孩子一个努力的方向,我们在实践当中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需要如何去做。带给我的反思很多,所有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事情,都是长期积淀的成果。
二、关于大单元新的思考
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听到“大单元”这个概念,在具体的实践中,却一直云里雾里的感觉下不了手,这次听完长小老师们的汇报,给我的单元化课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大单元其实就是将一个小的点进行“深度挖掘”,充分满足学生的视觉感,加深学生的体验感,从而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
三、目标引领,主动成长
讲座听了很多,感触最深的是曹书记题为《让改变发生—目标引领下的主动成长》的讲座。在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很容易被“温水煮青蛙”而不自知。“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变成“悦读”,多看各种优质杂志、课例,会不知不觉的让我们的内在发生改变。讲座中曹书记结合自身经历还讲了学习方式中很重要的“小伙伴学习”其实就是关注学生,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学习氛围。其次讲了“小游戏学习”,我们的课堂设计尽量是遵从孩子“爱玩”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新的技能、新的知识等。
充实的学习之旅在不知不觉中到了尾声,是结束也是开始,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静下心来,以美育人,向美而行!
02
东胜区学苑小学 任娜
学习是最好的遇见,也是最好的成长。10月9日—10.14日数天的特色参观、听讲座报告、听评课、上课等活动,增强了我在教育的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认识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引起我的思考与对自身教学现况的反思,原本任务式的每天学习渐渐成为了自己抒发新思想、新思考与和同行交流的平台,不时也能进发起碰撞的火花,使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10月9日迎着晨曦,我们走进了南京长江路小学,这所老牌名校建于1939年,如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一进门,校领导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兰亭诗会”文化长廊。长廊的墙上印有一幅幅学生们创作的诗篇,诗篇下方还有专家点评。边读边走,不禁来到了长廊的尽头,此时挂着的一块“牌子” 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牌子上刻着的是对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王兰老师的介绍。她曾说一辈子为学生好,我做到了;一辈子为老师好,我也做到了。我这一辈子只做了这两件事。”这两件事也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经过古色古香的兰亭,再往前走便是热闹的广场。跳绳的,踢毽子的,正在跑步玩要的,欢声笑语溢满了整个校园。为期一周的学习已然结束,但留给我的是深刻的反思。
一、所见
(一)学科的融合
10月9日下午我们来到了紫金山小学,当看到《动物法庭》这个题目时,我一头雾水,带着这样的好奇走进了课堂,没想到这样连着的三节课带给我一个沉浸式的体验,三位老师分别从三个角度来上这节课,分别以语文、美术、音乐三个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感受绘本,体验绘本,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也让我对跨学科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
三节课在学科课程基础上,在语文学科中基于绘本之下的台词朗读的重视与训练。在美术中的图像识读“看”的工作也做的特别到位,在音乐学科当中以听觉为主的学科特征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样的跨学课的具体实践为我们听课老师做了很好的引领,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具体的实践中有了更好的实践和思考。
(二)馆校合作
距离长江路小学不远有一处博物馆叫六朝博物馆,长江路小学充分利用博物馆这样的资源作为物质载体,以结合自身经验和兴趣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了解历史文化内容并开发了相关的单元课程———六朝遗韵石刻、六朝遗韵画像、六朝遗韵瓦当等课程,将身边的六朝文化用美术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回溯那个时代的历史。
(三)数字美术
当数字化遇上艺术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通过观看学习长江小学的数字美术也让我大开眼界。数字美术的学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美术学习过程,孩子们乐于去学习、善于去表现。反思当下的美术课它不仅仅只局限于纸笔,更多的创新还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去思考、去探索。
二、所获
什么是真实有效的的课堂?我想这就是吧,老师在真实的教学生,课堂环节也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不是华而不实的而是真正的落实到课堂中。整个课堂是沉浸式的,师生在相互促进下进行深入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有效的互动
怎样的互动是有效的,有价值的呢?资深专家李欢教授为我们深刻的进行讲解,确实反观自己的课堂,仅仅是一问一答这样的流程,没有和学生产生深刻的互动,促进学生。就如李欢教授所说“互动一定是促进教学的”。教学中没有互动的课堂是死板的、没有灵魂的课堂。
互动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主体和主导的关系,通过互动以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促进老师,老师又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促进学生往前走。不仅仅是老师一直在推着学生走,也是学生推着老师往前走。它是你促进我,我促进你这样循环往复的,而不是一问一答式的,这样的你来我往是否会产生动力?当然有的动力会强一些,有的动力会弱一些,但是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让我们的课堂变成灵性的课堂。
(二)每课一范画
看着美术老师在课堂上随手画画的能力,让我不由得惊叹,这才是一位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格,也是我们美术老师今后需要练习的基本功。
(三)课堂中的小练习
在他们的课堂中都会设计小练习这样的环节,那学生在练习过后可以直接在小练习上进行创作,也大大
(四)小组合作形式
每一节美术课老师们都设计了讨论、交流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之间学习、在同伴之间学习,很好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那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真正以学生为主?也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的教学行为是否规范、我的课堂是否有吸引力、我的教学是否有效……我给自己的很多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也许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授完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迫使学生记住了一些基础知识,但是,我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和激情的,我没有注重教学中的细节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做的-些教学改革还只是皮毛的,没有深入骨髓和触及灵魂的,本次培训让我在反思中有所收获,让我在学习中找到方向。
七天的学习时间对于自己的教师生涯来说,是十分短暂的,但是如果能将这些问题带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不断地学习,并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实施,我想意义又是十分深远的。对我来说,也许不能成为像导师那样优秀的教师,但我觉得只要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个教育事业上的有心人,每天前进一小步,就能成就自己人生的一大步。
03
东胜区实验小学铁西校区 李婵
很荣幸、也很感谢教研中心组织的本次首批备课组长跟岗活动,我也是带着理想、带着目标、带着思考走进南京长江路小学,为期一周的学习。在这一周里我们不仅看到长小的生态、样态课,感受了长小的内在文化,更深刻感受到了南京的文化底蕴是如此深厚。我们一路在叹,一路在谈,一路在赞。我们在叹,长小的学生表现如此优秀。我们在谈,长小的课堂如此扎实。我们在赞,长小的师资如此雄厚。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百听不厌,百学不倦。在这次长小的参观学习中,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听到介绍王兰老师我更是震惊,王兰老师92岁还登讲台,进校指导年轻教师,还有年长的特级教师每星期返回校园听课指导,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情,深深地打动着我。在长小校园学习的氛围里我也深深得感受到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就是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用一生的精力去学习和钻研,现将本次培训中我自己的心得体会简要地作如下总结:
一、扎实推进课堂教学
首先,走进长小的常态课,虽然是刚参加工作年轻教师进行授课,但教师教太自然、大方。教师课堂语言简单、明了。没有丝毫的作秀,而是给了我们一个课堂的本面目,却上的很精彩,让我们感受到年轻教师的个人素质、文化底蕴很深厚。教师的基本功是如此扎实,教师课堂评价贴切到位,一句句鼓励的语言激发孩子智慧的火花,一节课孩子们总能沉浸在积极动脑思维中,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角色转变,教师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走进长江路小学的样态课,长江路小学属于集团化教学,本次不仅听了长江路小学的精品课堂,还听了长江路小学集团内其他教师的精品课,美术课堂在新课标的驱动下,教师运用大单元教学,跨学科融合给我们展现出不一样的美术教学课堂,让我们感受到长江路小学教学理念新颖,资源运用的合理。体现出长江路小学教师各个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这也解决了我来长小学习的困惑,在学习的路上,有备而来,有获而思,有思而行。
二、深入挖掘教学案例
大单元、案例是我的思考,带着这个思考走进长小,课堂上的教学案例、馆校案例、非遗文化案例。通过几个案例我也深思,突然,觉得案例也不是那么难搞。其实,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是一个个细节,敏锐的捕捉它,深入地挖掘就会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就会形成一个案例,就像曹书记讲的让学生心有所动,乐于动笔。心有所指,易于动笔。心有所忆,敏于动笔。心有所悟,善于动笔。心有所属,勤于动笔。通过这些案例我也实践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虽然我们的学生没有那么优秀,但是我也努力将他们变得优秀,心在哪,舞台在哪。通过本次的学习给与我最重要的就是思维的转变,在新课标下的单元设计的案例教学中,我们勤思,敢行才有新发现。
本次跟岗学习,我看到更多优秀教师的闪光点,同时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通过本次学习,有了前进的目标,学以致用,将这里的新学到的知识尽快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让本次跟岗学习成果在我的教学中发光,在我们铁西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发光。
04
东胜区正东小学 赵楠
10月8日-15日,我有幸参加了东胜区教研中心组织的赴南京长江路小学跟岗研修活动。在出行前,我们参加了培训前会议,会议主持人告诉我们要带着“空杯”心态出去培训。在教学工作方面我自认是比较认真的,也看过一些专业类的书籍,理念方面也并不落后,所以在出发前,我想我是带着“半杯”的心理飞往南京的。而当行程结束时,我的自得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杯的“恍然大悟”和“自愧不如”。
一、学有所感
在密集的跟岗研修活动中,我们跟随着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参观校园、了解校园文化、进班观课。从第一天的进班听课开始,我就被长小的校园文化和课堂氛围所折服。
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与学生交流、讨论,整个课堂呈现出平和、自由的样貌。在课堂中,老师们还会营造生活化的场景,孩子们扮演着各种角色,体验着丰富的剧情,课堂气氛轻松而愉快。第一次看到美术课上的“小老师”和“评论员”,孩子们能够清晰、准确、完整的表达,听得我心潮澎湃,在心中为孩子们暗暗叫好。
通过几天的听课活动,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状态是自如、轻松的,每一节课上孩子们都能参与游戏活动,通过体验去感受、分析、内化、总结,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独特的方法、展示个性化的作品。也可以感受到老师优秀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及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清晰把握,以及处理课堂生成上的游刃有余。更体会到长小校园文化底蕴的深厚,教学理念的超前。反观自己,真的是自愧不如,我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学识简直如沧海一粟。
二、学有所思
通过几天的跟岗活动,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学生不敢说、不会说,每当到了评价环节我和学生都词穷,气氛也有点尴尬,我的课堂到底缺少了什么?又或是我自己到底缺少了什么?
在一次讲座中,资深艺术教育专家李欢老师讲到“互动”,课堂上要和学生互动,互动到底是什么?我心里的答案是:和学生交流、对答就是课堂上的互动。而李欢老师说,互动是相互的力,互相推动、拉动是互动,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相互的,学生的回答触动、促进了老师的想法和策略转变,老师反馈给学生时持续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推动课堂生成,互动能产生动力,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才是有效率的,才能形成好的驱动。
这让我恍然大悟,学生不想表达、不敢表达,就是缺少了真实的“互动”,往往是我问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互动就结束了,没有延伸出问题,没有激发出孩子们的求知欲,这种你问我答的形式也不是平等的课堂交流,当我站在教师的视角去操控全局、大包大揽时,其实也在限制孩子思维的宽度和自主判断能力。
三、学有所悟
而怎么才能让“互动”真的发生呢?曹海永书记给了我答案:要以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在课堂上要采用“小伙伴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看看同学在做什么,补充、思考、点评、总结时时发生,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学习,成为真正的“同学”,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具体如何做呢?在最后一天的讲座上,我了解到了长小变革教与学方式落实“四个一”的方法,“四个一”是指要在课堂教学中至少完成:一个开放性问题,一段学生整体活动的时间,一个学生到讲台前面向全班同学讲解,一次学生质疑的机会。
“互动”在师生间产生影响,但主体依然应该是学生。老师应该是创造机会的那个人,创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机会,创造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机会。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表达、让学生行动、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才能产生真正的“互动”,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在知识和技能之外,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判断力、决策力以及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有追求更高理想的动力,在写下这篇心得的同时,我也不断激励自己:目标已经清晰,行动务必跟上,知行合一,方能成事。
05
东胜区一小分校万利小学 赵晶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金秋十月,我有幸参加了首批东胜区教师赴南京跟岗培训。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在学习期间我认真聆听,做好笔记,不断反思。
跟岗期间,我们还先后观摩了两所学校的多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从常态课带展示课,各有各的精彩,领略了他们长小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令人惊叹的学生课堂表现,受益颇深。对于我们这群一线教师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 个“好课标准〞,但或多或少都是不够全面的、粗糙的、或带有些主观的东西。
通过对多节课例的观摩,大家的讨论交流,听取导师的点评、指导,我对“好课” 的理解,认识达到了一个较深的层次。同时,也给了自己更多的思考。
在讲座中,曹校长等老师们们富有启迪的话语,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精彩的演讲,生动的举证,全新的理念,无不使我震撼;他们的学识儒雅,无不使我敬畏,他们引领我教学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深感自己的视野在敞亮,内心更澄明。
在我们东胜老师培训收获中,大家踊跃发言,充分挖掘课堂的优点,也敢正视平时教学的不足,甚至对教学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让我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加学到我们各位老师高尚的品质和对教学认真的态度,用教研员蔚洁老师的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在跟岗期间,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有待改进,我计划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加强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反馈,让美术回归生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和提高。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我会将本次培训中所见、所思、所获和同事交流、分享,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地贡献。
END
审核 | 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