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从2003年毒火腿事件曝光后,金华火腿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打击。几年时间,很少有人再敢加入这个行业,更别说是大手笔投资。
朱俭勇的朋友 李佳:一下出了毒火腿这个事情,让大家对这个东西碰都不敢碰。
金华火腿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郭瑞山:那一年产生的那个问题,据不完全统计,销量减少一半,也是对我金华火腿行业非常打击的。
浙江省金华市火腿经销商 李新兰:那个时候,有可能一天都卖不出一只火腿,达到这种程度,这种恐怖程度。
朱俭勇觉得,作为义乌生猪养殖和屠宰行业的龙头老大,自己肩上有一份责任。大家都觉得这个时候最不适合进入火腿行业,但朱俭勇认定火腿一定能给他的企业带来转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朱俭勇: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么好的一个品牌,在2003年把它做砸掉。我想,我养猪杀猪,来重振金华火腿。
[致富经]逆境入市 把麻烦变财富
2008年,朱俭勇说服了公司高层,从意大利引进了三条生产线,整个厂房投资两亿元。朱俭勇和他的火腿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朱俭勇说,他的车间不受季节的影响,365天都能生产。他的这句话引起了业内的轰动,有人说他太外行了,违背了金华火腿的生产规律。
浙江省金华市鞋塘镇火腿生产商 王樟成:我们做的话,一般是从立冬开始做,做到开春以后就不做了。质量好坏,天气是最关键的。
浙江省金华市赤松镇火腿生产商 龚斌福:他们引进设备,花这么高的代价,能不能真正像我们金华火腿这种香味,这种腿型,能不能真正出来?
我们看到朱俭勇的生产车间,才知道他不是说大话。三条生产线有28个这样的车间,每个车间能模拟自然条件下半个月的温度和湿度,精确度达到0.1,全封闭的环境克服了天气对火腿的影响。
朱俭勇:现在我们这个车间的温度是26.4度,就类似于进入了夏天。
[致富经]逆境入市 把麻烦变财富
火腿的产量越来越大,但这对朱俭勇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朱俭勇有大量新鲜的后腿,他再也不怕别人不买他的后腿了。
朱俭勇非常注意火腿盐分的多少。在火腿的制作过程中,上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火腿的香味如何,就取决于盐的多少。传统工艺靠天吃饭,为了防止火腿变质,只能多加盐。而在封闭的环境中,不受外界影响,盐分就能比传统火腿降低3%。
朱俭勇:我要生产像欧洲的标准,就是切来就可以吃。再一个,我还要保留传统金华风味的火腿。
火腿生产技术部技术科科长 符致敬:我们的成品现在含盐量比西式火腿要高一点,比金华火腿要低一点。把盐分降下来,更有利于我们消费者的健康。
先进的设备让朱俭勇一年四季都能大规模生产,火腿的产量迅速增加。他的一个车间一年就能生产五万条火腿,相当于一个传统加工厂一年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