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热爱,终其一生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对传统科学的创新挑战,体现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同时,带领着古田人民走上致富之路,也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圣耳发明者——姚淑先。
2021年12月3日,圣耳发明者姚淑先的创业纪录片《88岁老人与“银花”》在CCTV-17农业农村频道《致富经》栏目中播出,节目中讲述了姚淑先花费了13年心血1000多次实验,最终培育出本草银耳——圣耳。
这个88岁老人,改写了中国银耳的历史。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姚老与圣耳的传奇故事吧!
01
1977年春,姚淑先历经9年,研究出“银耳代料高产栽培技术”取代传统原木摘培技术,使得银耳产量提高20多倍、生长周期缩短了1/3,中国年产银耳从300吨飙升至近万吨,让银耳实现了从古代宫廷专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银耳进入全民消费时代。
实现了中国银耳栽培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式发展,开创了规模化种植银耳的时代。这项技术让姚老迎来了无数赞誉,“银耳大王”的称号实至名归。但姚淑先二话不说,便将此项技术公开奉献给社会,造福于更多的人。
然而随着人们大规模培植银耳,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培养基的原料受到严重污染,银耳品质和营养大打折扣,安全性也堪忧。做高品质银耳的想法,在姚老心中深深扎根!
02
2003年,古稀之年的老先生开始研究中草药种银耳。
姚老出生于中医世家,对中医知识了解甚多,便带领研发团队研究以“食药同源”的滋补食材作为银耳的培养基。13年里实验了数百种本草,尝试过上千个配方,实验不下1000次,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证本草银耳的品质和生长存活率,技术研发团队随后深入并长期驻扎在深山老林里,寻找更优质的野生银耳菌种,并送到专业的菌种培育机构培育。
为了适应现代快节奏时代,姚老先生又把银耳带向了速食时代。他开始尝试着生产一种使婴儿吃起来方便快捷的加工方法。他把银耳采摘下来,经过去蒂清洗。裁切后再采用破包缩体工艺,把银耳加工成这样的片状干银耳,消费者使用起来更方便快捷,只需要用开水焖二十分钟左右,就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银耳羹,并且在包装时在包装中加入氮气,延长新鲜度。
2016年,历经13年,选用十几味“食药同源”食材组合成培养基,模拟野生成长环境进行培育,并采用生物载体和破孢缩体技术,姚淑先创造出了新一代滋补珍品“本草银耳”,命名为“圣耳”,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优质银耳胜燕窝》一书。
03
姚老用52年的匠心事业浇灌出来的“圣耳”之花,为何超越野生银耳呢?
野生白木耳菌种:
来自深山的野生菌种,保证了纯正的银耳基因,还原了银耳本本色——白如银、形如耳。
仿野生态环境种植
在1100米海拔的深山老林,模拟野生的生态环境,依照野生银耳生长的苛刻环境进行栽培,并用天然高山泉水灌溉,0污染,0农残、0添加,产品通过最高食品安全检测SGS509全项合格。
本草食材培养基
利用莲子、山药、百合、枸杞等十几味“食药同源”本草食材组合成的培养基,通过生物载体技术使银耳菌丝吸收其高营养成分形成银耳子实体。
丰富的营养结构
10.5%植物性蛋白质,富含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美容品主要营养成分银耳粗多糖39.34%,润肠改善肤色的膳食纤维74.7%,还富含叶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
圣耳将肩负着传承姚老的52年匠心事业,以“本草银耳缔造者”为使命;秉承“不忘初心,相融共生”的价值观携手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银耳,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