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委员、王敏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转变观念、提高安顺市教育质量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着力打好安顺教育发展翻身仗,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完善教研联合、高考改革等措施,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2021年逐步在全市基础教育各个学段推行教研联合体工作,实现“交流互动,资源互补,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创建均衡、公平的教育发展环境,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制定《安顺市“20+3”初、高中教研联合体工作方案》,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全市初中阶段学校办学质量,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立高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高三备考工作进行专项视导,印发《安顺市深化普通高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对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出台《安顺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高中教育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
二、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8〕19号)、《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大发展实施意见》(安府发〔2012〕6号)等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一是2018年引进河北阳光教育集团到安顺举办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即安顺阳光未来学校;引进北大培文文化产业集团到安顺举办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即安顺市西秀区北大培文学校;引进北京师范大学镇宁实验学校、紫云天立实验学校、开发区大洋学校等一批优质民办学校,2021年引进了安顺银河学校高中部、安顺三联高级中学、关岭薪传学校、黄果树高级中学等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今后还会引进更多优质的民办学校,缓解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二是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如2021年紫云县民族高级中学与重庆育才中学进行战略合作,引进重庆市育才中学管理团队,运用其成熟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教育管理、内涵建设、师资培训、资源共享、教育科研等方面助力紫云县民族高级中学发展。借助重庆育才中学的优势资源,补齐紫云县各初级中学在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尽可能逐步缓解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三、大力助推集团化办学发展
(一)建立校际联盟,构建教育教学管理共同体。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由市实验学校牵头,按照“城区为主、先行试点”的原则,将西秀区城区若飞小学和凤仪小学两所学校与实验学校组建为联盟学校,实施校际联盟试点改革。通过实施校际联盟试点改革,依托安顺市实验学校优质品牌的影响,向联盟学校输入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管理团队和教师资源,引领联盟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教学教研、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快速发展。同时,充分尊重各联盟学校办学自主权及学校个性发展,彰显办学特色,使牵头学校与联盟学校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为全市小学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实现教育强市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提升全市幼儿园办园品质。全市已建成的54个农村幼儿园集团化资源中心为定点园,带动2021年我市新申报的30家资源中心建设及辐射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责任区内各园所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课程支持,带动村级园、民办园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通过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加强对薄弱园的专业指导,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三)积极探索幼小衔接培养机制。2020年12月,在西秀区旧州镇中心幼儿园和旧州镇中心完小实施儿基会教育部“幼小衔接”项目试点,调研结果显示旧州镇中心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幼儿98%以上就读于旧州镇中心完小,为“幼小衔接”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建立联合教研制度,2020年12月24日,西秀区学前教研员及“幼小衔接”项目试点的旧州镇中心完小及旧州镇中心幼儿园相关人员到黔东南州凯里市施秉县参加“小幼连贯制”办学模式暨“幼小衔接”工作经验交流会,学习相关幼小衔接方面的经验。2021年4月1日,西秀区项目试点学校及幼儿园相关人员到凯里市八幼和凯里市七小学习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情况。极大地拓宽了“幼小衔接”项目工作的思路,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多措并举开创产教融合新模式。安顺城市服务职业学校依托旅游服务专业成功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占地840平方米,共有实训室15间,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实训;安顺市民族中等职业学校通过租赁式、合作式、共建式、就业式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先后引进多家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普定县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各个专业都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和就业问题,还为各专业教师提供了学习锻炼、提升素质的机会。
四、大力加强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
(一)校长队伍建设。2020年下半年,选派134名优秀校长及学校后备干部赴青岛市优质学校跟岗学习。并邀请青岛和我省名师名校长至安顺讲学并开展论坛活动,邀请青岛及省内名校长、名师至安对全市100名德育主任、100名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进行培训,全年共培训校(园)长、管理人员330余名。目前全市有省级名校长10名,市级名校长13名。2021年拟选派50名优秀校(园)长到广州市相关学校跟岗学习,通过培训,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成长型、专家型、领航型校(园)长队伍。
(二)教师队伍建设。我市现有教育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1个,省级名校(园)长工作室1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50个。培养贵州省特级教师69名,省级教学名师39名,省级骨干教师257名,省级乡村名师150名,市级教学名师120名,市级骨干教师1313名,市级“教坛新秀”800名。“十三五”期间,对全市97858人次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其中:国家级培训18724人次,省级培训1876人次,市级培训77258人次)。帮助教师不断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和能力,全面建设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优质师资队伍。我市每年均组织骨干教师送课下县(区)活动,名师志愿者送教送培到校活动。2020年6月到12月期间共组织开展教育专家脱贫攻坚特攻队送教送培到校活动,高质量完成23场次送教送培到校活动,每场次举办8场学科专业讲座,共计184场活动,辐射教师920余人,学生950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积极探索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
(一)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积极性。起草《安顺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常态化管理考核工作方案》,分级分类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及学校教职员工进行业务考核,建立干部职工个人业务考核档案,作为对干部职工进行奖惩、聘任以及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以此促进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教育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干部职工业务考核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各县(区)、各学校正在持续落实工作量津贴制度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树立付出就有回报、绩优者光荣的导向,以提高教师的幸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市直学校工作量津贴制度正在与市财政等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尽快拨付超工作量津贴并及时向市直学校老师发放。
(二)建立校长职级制,促进学校管理专业化。起草《安顺市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校长职责和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管理机制,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支持校长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构建由学校党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参与管理和监督的运行机制;校长对学校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决策权、指挥权。一是建立健全以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校长考核奖励机制。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具体考核方案、奖励细则,予以实施;鼓励各级政府设立校长专项奖励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部门年度预算,并及时划拨至当地教育局账户,用于对辖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年度目标等综合考核奖励。目前,部分县(区)制定了校(园)长激励机制。二是探索实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师生和家长、社会各界等多方参与,按照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为主要内容,以高质量素质教育标准为发展方向,将学校管理水平、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水平等列入对校长考核的重要内容,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收集信息进行全面综合考评,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评价管理机制。该项工作已完成意见征集并经党组会审议修改。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市的重大部署。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社会各界支持下,特别是广大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心下,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措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打赢安顺教育翻身仗,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