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优秀的医生
更要有家国责任感,为社会做贡献
遇事无难易,而在于敢为否
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钻研创新
成为大众健康的有力保障
师长们在用他们的行动
为我们描绘着榜样的模样
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
把“明德为先、厚道为蕴、尚仁为本、出新为常”的
北大医学精神
传承下去,接力下去
10月25日
北大医学办学111周年特别活动
“榜样•同行:师生对话 精神传承讲述会”举行
师生共同讲述了北大医学历届八年制学生的故事
展现了奋发昂扬的青年榜样力量
第二临床医学院胸外科的2002级、2010届临床八年制毕业生李晓与来自第三临床医学院的2016级临床八年制学生董芮岚通过讲述自身故事,让大家读懂了“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深刻含义。天津医科大学的2001级、2009届基础八年制毕业生艾玎和来自基础医学院的2020级基础八年制学生伍铤用自身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健康中国,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健康生活才能科技强国。口腔医学院修复科的2004级、2012届口腔八年制毕业生刘晓强和来自口腔医学院的2017级口腔八年制学生王嘉怡用生动的临床故事向大家展现了“能看病,看好病”的重要性。
师生交流 共语成长
(一)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把技术留在最需要的地方
“跨越万里山河,倾智倾力,只为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2021年,响应党的号召,2010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晓作为中组部派遣的第十批援疆干部,来到新疆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医院的胸外科是个非常年轻的科室,只有4名医生,其中1名主任,1名主治医师和2名住院医师。
入疆后,在北大人民胸外科和自治区三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面对挑战,李晓信心满满,她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了数例自治区首例手术,多项工作在自治区甚至全国位于前列,带去了荧光指导的全腔镜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荧光胸腔镜胸导管显像、管状胃血供评估及肺段边界确定等先进技术,以及人工智能3D重建+术中荧光指导的精准肺段、联合亚段切除等手术,以“师带徒模式”将适用于复杂肺外科手术的北大人民“王氏技术”核心留在新疆。
在自治区卫健委以及中组部援疆团队的支持下,李晓牵头成立了自治区医疗援疆胸外科专科联盟,担任主任委员;举办的第一届博峰胸外科论坛是受援医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她还多次深入边境县进行义诊,赴南北疆县市级医院进行技术推广;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远程连线,每周进行年轻医师基础及临床授课培训。
援疆期间,医院的食管癌手术相关的医疗和护理都是李晓一步步带出来的。虽然工作的艰辛尽在不言中,但是受援医院的医护们渴望学习进步的态度和对患者的用心用情深深地打动了她。正是新疆人民的淳朴和真挚,督促她在援疆一年期间,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挑战,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留了下来。
由于援疆期间的高度工作热情和出色工作,援疆结束后,李晓收到了来自新疆的一大箱子证书,被评为优秀援疆干部,记功一次。
近十年来,北大医学援藏援疆的队伍始终风雨无阻,给边疆人民带去先进的诊疗技术,真正惠及百姓,开创了新时代的厚道篇章。
(二)健康中国 人人有责
把技术留在最需要的地方
“北医的科研启蒙让我快速成长,深刻地体会创新的科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
基础医学院2020级基础医学八年制学生伍铤是北大医学首批强基计划成员,上大学之前,他一直对“医学科学家”的身份充满好奇,北医给了他实现梦想的平台。
本科阶段,伍铤根据兴趣,自由地选择方向进行科研探索。他通过“十四五规划”了解到国家对脑科学的战略布局,又在导论课中了解到神经科学是最难攻克的科学堡垒之一,于是加入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跟随王韵老师探索大脑的奥秘。
一开始,伍铤还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小伙子。王韵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认真检查、细心指出每一个小错误。她说,做科研既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屋建瓴的想法,也要踏踏实实地注意每一个细节,因为医学是对生命负责的学科,容不得一点错误。老师的言传身教向伍铤展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与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并鼓励他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在这场刚刚开启的漫长科研修行中,伍铤始终没有忘记保持一颗追寻的心。关注到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和脑卒中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后,他在王韵老师的指导下,把研究重点落在脑卒中上,依托课题组的研究基础,开展了以内源性激酶家族为中心进行卒中后神经保护靶点的机制研究。
今年8月份,伍铤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是首批获得此项目资助的本科生。在北医的这段科研启蒙让伍铤快速地获得了成长,也对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真的科学态度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伍铤没有囿于实验室这一方小天地,而是将课堂所学的医学知识,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以微薄之力践行北大医学生的社会担当。
新冠疫情期间,伍铤结合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免疫学知识,讲解了不同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差异,他第一次尝试做视频就获得了2000多的播放量,并受邀在光明网讲述科学家故事,传递科学家精神。在评论区,伍铤看到网友们放下了对疾病的恐慌,用科学的视角提问与探讨,这让他感受到了在云端,北大医学人也可以改变很多。
今年,伍铤还来到云南弥渡县,帮助当地建立童声合唱团,以青少年美育推动乡村振兴。在全国童声合唱节中,童声合唱团成为了唯一获得两项金奖的乡村团队。
(三)能看病 看好病
把技术留在最需要的地方
“想要成为一名成熟的医生,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看问题,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王嘉怡作为一名“大七”的八年制学生,进入口腔医学的临床工作,正式面对病人已经有两年多了。刚上临床时,王嘉怡曾接诊过一名14岁的女孩,右下第二磨牙在口内看不到完整的牙冠,只能在第一磨牙的后面看到勉强露出的一个牙尖。这颗牙经常会塞东西,牙龈出血,也难以咀嚼。王嘉怡一下子就犯了愁,这样“躺平”的牙还能扶起来吗?是不是只能拔掉了?可是女孩还年轻,少了这颗牙,咀嚼功能势必会受影响,而想要种牙还需要等到18岁以后。她在内心暗暗下了决心,至少要试着治好这颗牙。
带着疑问,王嘉怡上网查阅了中外文献,发现原来磨牙阻生并不少见,发病率约有1%。可以依靠位于下颌升支前缘的种植支抗钉将磨牙扶正。有了种植钉技术在手,她有了为小女孩治疗的信心。然而小女孩才14岁,这种治疗手段是否合适她?王嘉怡再次犯了难。
王嘉怡找到了导师李巍然教授,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教授仔细研读了病历资料,提出这种治疗方案是一个有创的过程,可能会造成磨嘴不适的问题,而种植体植入难度也较大。
李教授给出了另一种治疗方案,女孩的阻生磨牙牙面露出面积较大,阻生角度并不过于水平,可以利用悬臂梁的原理,通过一枚形似弹簧的弓丝,推着磨牙立正。这种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快速地扶正磨牙,更不需要有创操作,异物感也会小很多。
王嘉怡惊叹于正畸治疗中这些巧妙的技巧与手段,也懊恼于没能想到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老师安慰地拍了拍她,说:“作为一名口腔大夫,我们要在临床上不断地摸爬滚打,积累经验。见得多了,武器库才能足够庞大,才能让我们面对每一名患者时都做到游刃有余,把病看好。”有了老师的指导,小女孩顺利开展了正畸治疗,磨牙也在逐渐扶正。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
启智润心 因材施教
2004年,北大医学进行教改,引入pbl教学法;2009年,启动“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全面启动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龙头,包括医学部所有专业的北大医学“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能顶着各种压力,探索出特色的长学制医学教育,离不开所有同学和老师的支持,离不开我们厚道传承的精神。作为一个老教师,我会继续以我的本职工作来引领同学们,希望大家不仅在学业上有进步,更要有家国情怀,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副主任 王韵
以身立教 以德育人
我在医院里分管教学工作,虽然医生本身就很忙,科研压力也很大,但是我依然能感受到每一个北大医学老师在教学上的热情。特别是疫情这几年,医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推进教改,老师们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北大医学老师们的教学情怀和教师精神,是深入骨髓的。
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我们北大医学培养的医生,是最优秀的医生。未来希望能把这些最优秀的医生,培养成一个更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医生。
第三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沈宁
守正创新 勤学笃行
所谓的正,就是规范、规则、基础、基本,我们北医的教学改革始终和医学发展、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相协调、相一致、相匹配,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守着底线。跟国际相比,我们在医学教育方面起步比较晚,从跟跑、并跑到现在的领跑。第四代医学教育改革,我们提出以健康为基础,以跨界交叉融合为特征,这是我们北医人的创新引领。
有一个词叫做“致力于长期主义”,谁坚持到最后,就能做到最优秀。北大医学的厚道精神,让我们能够长期发力,把教学改革坚持做好。
医学部副主任 王维民
(原题为《八年学习生涯,在北大医学成长为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