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育的一般做法是,教师指导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做法能够帮助幼儿在学习语言之初养成基本的阅读素养。但显然,幼儿的语言学习特点要求教师探索更丰富的语言教育渠道。多渠道的语言教育能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学习语言的机会,使幼儿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接受渠道。除了教师直接指导幼儿学习语言外,还有哪些适合幼儿学习特点的语言教育渠道呢? 语言区域作为幼儿园的常设区域,以其开放性、低结构性的特点发挥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语言区域活动的作用,我园尝试让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共同进行语言区域活动,总结出以下经验。 划分子区域,制订层级目标 我们开辟了专门的语言学习室,并依据大、中班幼儿的原有语言发展水平及生活经验,将语言区划分为听赏、讲述、借阅、前书写及辩论五个子区域,分别制订相应区域的层级目标,使各个子区域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以此促进大、中班幼儿共同发展。如,听赏区——一级目标为能安静、专心地倾听,听懂简单的语言动作指令,培养听觉专注力和分辨力;二级目标为:能理解语言动作指令,积极回应录音,培养视、听、说结合的能力。辩论区——一级目标为:乐意参与辩论活动,用较完整的语言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二级目标为:能围绕中心话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思维反应较敏捷。
讲述区——一级目标为:能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习,主动讲述各类图片内容;二级目标为:积极参与讲述活动,能根据各类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讲述,并能进行适当的记录、检验。借阅区——一级目标为:懂得借阅图书的规则,乐于与同伴分享图书;二级目标为:尝试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能为同伴简单地介绍图书。前书写区——一级目标为:能与他人一起用绘画、剪贴等多种方式合作学习;二级目标为:对文字感兴趣,培养专注力和观察力,为书写作准备。各个子区域的一级目标是中班幼儿在语言区域活动中要到达的目标,二级目标是大班幼儿在活动中要完成的目标。 投放适宜的材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区域材料的投放蕴含着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是促进幼儿学习、引导幼儿互动、延续幼儿兴趣的重要媒介。由于混龄语言区域的特殊性,在材料投放上要更多地考虑能否同时激起大班和中班幼儿的参与欲望、交流欲望、持续合作欲望等,因此投放的材料不仅要具有趣味性,还要具备以下特点。 1 层次性 材料的层次性是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需要的保证。在混龄语言区域中,幼儿的年龄差异以及个体差异都影响着他们语言发展的水平,所以在设计、投放材料时要凸显它的层次性,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在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如“听故事找图(书)”,所投放的材料可满足活动的三个层次要求。第一层是找熟悉的书,并按要求打开相应页码。第二层是找熟悉的故事或诗歌,如“找找看儿歌《小池塘》在哪本书上,找到后,边看书边跟着我朗诵”。第三层是找不熟悉的书,即欣赏完不熟悉的故事或儿歌,根据内容找出相应的图书。 2 合作性 在混龄语言区域中,材料所隐含的合作性是大、中班幼儿间积极互动的催化剂。如前书写区的“快乐汉字屋”活动,我们提供了各种笔画的镂空模板,要求幼儿对照常见的汉字拼摆笔画、描绘汉字。单个幼儿要完成这一活动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就引导大、中班幼儿合作完成活动,并将幼儿分组,每小组大、中班幼儿各一个。于是,大班幼儿忙着找出各个字的组成笔画模板,中班幼儿忙着组合汉字。 3 变通性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并不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去学习,特别是在混龄活动中,由于大、中班幼儿的经验、能力水平的不同,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投放的材料要具有一 定的弹性、可变通性,可以指向不同层次的目标。如讲述区的“图文配对”活动,我们提供了图片、相对应的文字以及校对用的图文小书。幼儿可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对材料的玩法进行创新。有的幼儿根据图片自行找出相对应的文字,再进行校对;有的幼儿直接根据图文小书,寻找相对应的图片和文字进行配对。
优化组织方式,适应阶段学习需要 在混龄语言学习中,大、中班幼儿间的组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语言学习成效。我们根据大、中班幼儿在不同时期的交往特点采取了以下三种组织方式。 1 指定配对式 在混龄语言区域活动的初期,大、中班幼儿间彼此还不熟悉,他们缺乏交往的勇气和方法,这给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障碍。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强弱进行配对,让幼儿尽快在小范围内互动起来。 2 自由组合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混龄语言区域学习后,大、中班幼儿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他们积累了一定的交往经验,彼此也比较熟悉。这时,我们打破原有配对模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让两个年龄层的幼儿自由组合进行学习,扩大了幼儿的交往范围,也为幼儿学习适应不同的学习伙伴创造了机会。 3 多重组合式 随着混龄语言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两个年龄层的幼儿彼此都十分熟悉,他们已经打破了原有的“一对一”的组合方式,逐渐出现了“一对二”和“二对一”等多种的组合方式。有的“对子”在选择区域内容时比较一致,但有的“对子”在选择区域时意见出现了分歧。于是我们调整了组合策略:鼓励大、中班幼儿自主选择区域内容,然后在同个子区域内进行组合。幼儿在子区域内可以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伙伴一起配对学习,这样他们更有共同语言,互动的效果也更好。但在能力层次上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的组合,这时,我们就要视幼儿活动情况及时地介入、引导、重组。 当然,幼儿间的组合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视幼儿的能力水平、活动情况灵活选择和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