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黄妮 通讯员 刘平

自2013年以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振连续多年工作在产业一线,指导建始县山区农民利用山间溪流水开展冷水鱼生态养殖。他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总结、推广“山区冷流水生态养殖”的产业帮扶模式。

致富鱼游出产业振兴路_致富鱼丰收_致富经鱼

(右一是张学振)

作为一名从山东沂蒙山区走出来的农村孩子,张学振对山区农民的贫困生活有着深刻体会。他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渴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2013年5月,学校相关部门询问张学振,愿不愿意到建始县开展义务的产业扶贫工作,因为那里的渔民急需养殖技术指导,并强调说:“这是纯粹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但没有酬劳,而且可能还要自行解决差旅费用的问题”。

张学振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我愿意!”

建始县野三河专业合作社的鱼老板田大才第一次见到张学振,心里没当回事,认为他是来吃顿饭就走的“专家”。“我们这里的水太冷了,养鱼不长鱼,连灌溉稻田都派不上用场。”63岁的田大才一见到张学振就吐苦水。出乎田大才意料的是,张学振不但没有吃顿饭就走,而且还在渔场住下了。“他来到渔场就没闲着,不停地观察、测量、询问、记录。”田大才说,张学振在认真调研后,帮助合作社和渔民们理顺了发展的思路,让他很服气。

张学振沉下心、扑下身、真抓实干,不遗余力地奋斗在扶贫一线。

“我就算吃得苦了,没想到张教授比我还能吃得苦啊!”田大才感慨地说。每年4到5月份是鲟鱼人工繁殖的最佳期,这个时候的大洪寨,春寒料峭,池子里的水温只有13度。田大才因为腿伤无法下水,张学振便连续十几天工作在渔场,亲自下水作业,在13度的山泉水里泡上几个小时,完成亲本筛选、注射催产针、人工产卵等系列工作。本就患有膝盖滑膜炎的张学振,从冰冷的水中爬上来时常两腿麻木,要缓上好一会才能正常行走。

“用自己的双手将一批小鱼儿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畅游在这青山绿水间,带动渔民脱贫致富,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张学振热爱并享受着他所选择的产业扶贫工作。

针对养殖用水水质不稳定的情况,他带领工人一起研发出了水质过滤净化网;针对虹鳟受精卵出苗率仅达50%的问题,他连续一周守候在孵化车间,寻找受精卵停滞发育的原因,并设计出了漂浮式孵化箱,将孵化率提高到了95%以上。

“我们山区里养殖的鱼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是绿色有机的品质保障。”张学振一再提醒渔民们,鱼病防重于治,坚持杜绝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药物。他尝试采用五倍子、苦参等不同的中草药配方熬制汤汁预防水霉病等疾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经过张学振的刻苦钻研,山区冷水鱼生态养殖环节中的人工催产繁殖、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水质净化、饲料研发、鱼病防治等关键技术难题被逐一攻克。

致富经鱼_致富鱼丰收_致富鱼游出产业振兴路

张学振的辛勤付出帮助渔场获得了快速发展,产值实现了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再到3000万元的“三级跳”。2016年5月,张学振和田大才一起张罗了一场“冷水鱼养殖与烹饪培训大会”,想带领更多乡亲们参与到产业发展上来。然而当年7月,一场特大强降雨引发的洪水淹没了渔场,大大小小的鲟鱼、虹鳟、金鳟、娃娃鱼等随着洪水游失。

深夜接到田大才的电话的张学振心急如焚,顾不得头班火车只有站票便急忙赶往建始县。田大才去火车站接站,一见张学振便失声痛哭。去往渔场的山路不时有滑坡和落石滚下,田大才开着皮卡车,带着张学振绕行30多公里赶回到渔场收拾残局。

初步的清淤排污工作做完后,张学振陪田大才一起做资产评估,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放弃渔场,卖房还债!”心灰意冷的田大才想好了退路。张学振给田大才做思想工作,聊到凌晨3点。“我们的基础设施在、市场在、技术在、声誉在、人在、情在,没有过不去的坎,也不能辜负了老乡们的期望。”田大才擦干眼泪点点头:“只能咬牙坚持”。

“咬牙坚持”说起来只是4个字,做起来却要3、4年。在最困难的时候,由于缺乏周转资金,张学振甚至将自己新购置的轿车作抵押,换得30万元帮渔场购买饲料。张学振还积极联络协调,帮助渔场获得了中国银行400万元的贷款。目前,渔场生产已经步入正轨,恢复到年产值1000万元的生产规模。2019年3月,田大才的冷水鱼养殖场登上了CCTV-7的《致富经》栏目。

“我希望媒体能够关注我在扶贫一线探索、总结的山区冷流水生态养殖的产业帮扶模式,而不是我个人。”张学振解释说,“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而好的产业模式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带给全国急需的地区和百姓,从而真正达到留住绿水青山、百姓脱贫致富的目标,这也是我的心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