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共养模式 引领生态农业新潮流

年06月01日 08:58:17

稻虾共生、稻鱼共生、稻鳖共生……一田双收,这种在我县各地开启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期《美丽乡村》,让我们去感受一番“共生共养”生态农业新模式的与众不同。

(一)

爆锅、翻炒、调味……一盆热腾腾的小龙虾新鲜出锅。香味浓郁,鲜红透亮的小龙虾一端上桌,就到了大家“拼手速”的时候。鲜香的小龙虾拿到手,先嘬一口汁液,剥出虾肉、扔掉虾壳,一盘鲜嫩多汁的小龙虾瞬间被消灭了。

日前,在瑶琳镇潘联村稻虾共养有机小龙虾基地上演了这样一场小龙虾试吃盛宴,不仅有蒜香味小龙虾,还有香辣味、十三香。现场浓郁的香味引得不少村民纷纷前来围观试吃。

“我们的小龙虾喝的是分水江的水,吃的是豆饼、少量饲料以及稻田里害虫,第一年上市也不愁卖,每天销售下单的预定量远超捕捞的数量。”基地管理人员姚忠方话语中满是得意。

2019年,该村共放养小龙虾虾苗两批,放养密度达到4000尾/亩。养殖过程中管理方注重水质管理,每天定时巡查,定时投喂虾饲料。有机小龙虾捕大留小,分批上市,上市时间可以从4月底一直持续到秋季。

据姚忠方介绍,有机小龙虾与市面上龙虾不同,绿色无污染,肉质紧实。即使是在目前市场小龙虾跌价的情况下,潘联的有机小龙虾仍然能维持25元一斤的价格。自4月底开售以来,市场上供不应求。

潘联村与小龙虾的结缘得益于杭州市农科院的牵线搭桥。2019年,为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杭州市农科院发挥农业科研平台优势,结合市委“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在瑶琳镇潘联村实施“水稻——小龙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示范。将传统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整合,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赢”。

在该模式下,养殖小龙虾的代谢产物及残饵作为肥料供给水稻,在有效促进水稻生长的同时,大大减少水产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水稻为小龙虾提供了良好的栖息、遮蔽场所,降低了小龙虾褪壳时的死亡率,为小龙虾高产提供了基本保障。

“稻虾”生态米的水稻选用优质抗倒杂交稻品种“雨两优1033”、“中浙优8号”,采取传统种植方式。全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稻田中央安装了“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周围种植香椿、芝麻等作物,能有效消灭及趋避水稻害虫。

水稻在整个播种过程中没有打一次农药,长势良好。2019年,18亩示范田大米产量达5千斤。去年10月中旬收割完成后,500包经过加工、包装的“稻虾”生态米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去年光大米,就为集体经济带来了5万多元的收入,预计今年小龙虾还能再赚10多万。”尝到了甜头,该村党总支书记徐洪展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这18亩示范田原本都是村里的闲置土地,经过流转,村两委把它们改造成示范田。小龙虾繁殖快生长能力强,两个月就能上市,经济效益不错,再配合有机水稻的收成,收入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他决定等到2021年要把村里“稻虾”共养的示范田再扩大30亩。

农家乐、龙虾馆、小龙虾垂钓基地,“稻虾”共养模式今后将成为潘联村的一项特色产业,潘联村也将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的致富路。

(二)

眼下正是水稻播种的时节,在莪山畲族乡沈冠村稻鱼共生示范基地里,农民们正在地里忙活着。

据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介绍,一般传统的水稻种植,亩产800斤最高了,收益也就三、五百块钱一亩。而沈冠村的稻鱼共生示范基地,每亩平均产1000多斤的谷子,还有260斤的鱼,亩均收益超万元。

从一个以传统稻米种植为主的小山村转型为科技种养示范基地,沈冠村是如何做到的呢?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沈冠村开始重点打造以“稻香沈冠”为品牌的田园生活综合体。在美丽田园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该村挖掘畲族传统“稻鱼天养”传统农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建成沈冠村“渔米香”稻渔共作基地。

“渔米香”稻渔共作项目是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对莪山畲族乡的联系帮扶项目,邀请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陈欣教授、唐建军教授、张剑博士等国内知名稻渔共作系统专家赴畲乡指导,进一步助力莪山乡村发展。

稻渔共作模式,以鱼促稻、以田养鱼,稻鱼共生,相辅相成。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沈冠村村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实施“稻渔共作”的稻田进行改造,全面提升排水系统、沟坑开挖、田埂加固、稻田平整、防逃防害防病设施建设、田间机耕道路和辅助道路建设。

张剑,是浙大“渔米香”创业团队创始人,今年31岁的他是沈冠村的大红人。从2012年开始,张剑就和研究团队一起,走遍了中国的稻作产区。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所做研究的意义。2018年,张剑博士毕业,创办了浙大“渔米香”创业团队,尝试用公司运营的方式,更系统、精准地服务帮扶对象。

沈冠村就是他们第一个帮扶村。从水稻的品种的选择,到每亩养殖几尾田鱼,每个环节都有“渔米香”创业团队的参与。一个电话,张剑就会进村指导。去年年底,丰收的两万多斤稻米已经预售一空。

村里的大米火了,村民亦能分得一杯羹。一方面,村民能够获得土地的租金,另一方面,合作社聘用村民来帮忙种植水稻。稻渔共作模式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

2019年,莪山畲族乡探索实施“稻渔共作”项目面积达50余亩,成为了提高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产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建立实用的高效稻渔生态共作模式,使原生态稻增产,养殖优质水产,让种养殖综合亩产出争取达万元,经济效益达到5000元/亩,为村级化债增收注入了一剂良药。

打铁要趁热,在2019年的基础上,今年,莪山畲族乡将稻鱼模式推广扩大至120亩,下一步还将在试验田块中继续开展稻虾、稻鳅模式的相关试验。通过积极探索、科学实践,努力实现“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目标。

稻鱼共养创新模式,在沈冠村已成效初现,成功创建美丽田园示范区指日可待,未来可期。

(三)

沈冠村有个博士张剑,而百江镇联盟村也有个本土专家——方雪勇。

前不久,方雪勇带着他的“稻鳖共养”上了CCTV17套《致富经》栏目,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十年前,方雪勇还是城里一位生意红火的老板。按照父亲临终时的嘱托,2007年,方学勇回到了大山里,成为了一名脸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

方雪勇做过生意人,即便是在种地,他也一直在动脑子,思考如何让亩产效益增加。浙江省的杭嘉湖一带素有稻鱼共生的传统,一次机缘巧合方雪勇跑到湖州去学习了当地的稻鱼共生技术,也就是在稻田里养泥鳅和小虾。

2013年第一次尝试,方雪勇在二三十亩地实施水稻,泥鳅和小虾共生的模式。养了之后他才知道桐庐百江的水质和土壤与湖州不一样,由于环境太好,天敌太多,放进稻田的价值几万块的泥鳅和小虾被天敌吃掉了。

虽然失败了,但是方雪勇却从失败中意识到因地制宜的重要。他重整旗鼓,继续外出学习。在得到专家帮助后,桐庐农发粮油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实施“稻鳖共生”项目。

“稻鳖共生”项目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首先,养鱼水稻田要选择不渗漏、保水性强,水源充足、水质好、进排水方便、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其次,需加宽田埂并夯实,防止田埂崩塌:田埂高出水面0.3~0.5米,确保可蓄水0.2m以上,在进、排水口安装拦鱼栅,用60~80目过滤网片拦截,以防止鱼逃出。示范点的水稻田块,要在田块四周及中间挖宽1.2m、深0.3~0.5m的鱼沟,在进水口处开挖个2~3平方米的鱼溜,深度0.5m以上,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稻田中央装有一台太阳能杀虫灯,整个稻田四周装有防护网。此外,稻鳖共生田的水稻品种选择茎秆粗壮,株形中偏上,分蘖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丰产水稻品种——“浙优8号”和“雨优15”,且需适当密植,采取机插机收。插秧前用足底肥,少施追肥。稻秧插播后,不使用农药,对鳖安全。在水稻田放养中华鳖,田中的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成了鳖的天然饵料,加之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可亩产鳖75kg,水稻500kg,实现稻鳖年产值10000元/亩,纯收益5000元/亩,比单一种植水稻增收3000元/亩。合作社可年新增利润30万元。

在得到可观利润的同时,“稻鳖共生”模式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显著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对生态环境污染。

(记者王仪楚通讯员杨亿鑫许智灵图片由各乡镇(街道)提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