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我学的专业是工程管理,毕业后进入单位从事的是土建现场管理,这时候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考一建。2016年的时候知道可以考二建也咨询过我师父是否需要考这个证,作为考一建之前的试水,师父说这个证用处不大,可以直接准备一建,等2017年年限到了就直接去考。17年第一次报名造价也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国家统考不太了解。但部门有同事离职工作交接到我手上再加上我自己的工作实在是没有时间看书,所以虽然报了名但是没有去考。转年工作不那么忙了计划再拾起一建考试,到了18年终于把心心念念的一建考试提上议程,顺利报上名,报了4科,打算保三争四,没想到成绩出来是4科全过,实务竟然还是高分115分,自己都惊呆了!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1、看书拿到教材后先看一下每本大概多少页,要考的科目一共有多少,自己做一个看书的计划。比如一建教材,4本书平均400页一本,第一遍计划每天看50页,从2018年4月14日开始,不管看的快还是慢每天50页,周末不看在家陪孩子,差不多一遍下来需要2个月时间,第一遍基本不划书,只看。第二遍因为有第一遍的基础在,计划每天80页,配合荧光笔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都画出来,这一遍看的比较细,差不多需要1个月时间。第三遍看书配合习题集,每天上午看书下午做题,这一遍结束差不多已经到8月中旬了。接下来调整看书的时间,夏天天亮的早每天早上5:30起床看书看到6:30再弄孩子、吃早饭,晚上5:00下班在单位再看一会6:30左右回家,晚上9:30把孩子哄上床继续看到11:00左右。第四遍还是上午看书下午配合真题,同时用签字笔划自己认为重要的。按这个速度到考试的时候基本上就能看完4遍了。
我部门的一个同事70后考霸一建机电2015年一次过的4科,他的看书方法是计划看20页,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先看前一天的20页再往后看20页,每天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看,先看前一天看过的再看新的。
2、做题习题只买了教材那个出版社出的习题集以及佑森的历年真题及模拟(佑森的小佑题库也是挺不错的,题目都是有老师专门管理)。习题集从头到尾全部做完,真题及模拟只做了2-3套、实务只做了选择题部分。对于公共课来说都是选择题,书上的内容不用达到背下来的程度只要能在做题时看到答案能知道书上有这部分内容就可以了。
4、课件对于大家都是喜欢看的,我看得最多的也就两位老师:
叶虎翼:经济开始听的是梅老师的,好多人说他讲的多好,但是我感觉就是在那里念书,实在不推荐,听了一半就放弃了,可能不适合我。之后又拿起叶虎翼老师的听,感觉这次对了,讲的不错,课件也挺好,我比较喜欢讲课清晰明了的老师。啰啰嗦嗦,磨磨蹭蹭的老师一概不喜欢,因为抓不住重点还浪费时间。法规的话我也听过好几个老师讲的课,像陈印 王竹梅 蔡恒等名师的都有听过,后面在无意之中在网上看叶虎翼老师也讲法规,可能我之前听经济的时候习惯了,我就选择叶虎翼的,叶老师在法规上讲课也算是中规中矩,考点也能够抓住,对于一建这种考试的话足够了,跟着听了一遍半就开始做题。
左红军: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考神”左红军,重量级老师,我报佑森就是听他的建筑实务课,尤其是案例和工程量清单那块地方讲的比较清楚,我听了好几个老师的理解不了,听他讲理解了,建议如果有时间可以听听他讲的案例部分。
4、考前准备
每次考试都在准考证可以打印的当天就订好考场附近的宾馆,如果是早上就有的考试一般会提前一晚住过去,保证良好的休息时间。不管是开车还是公交或地铁急急忙忙赶去考场考试总会对第一门的考试有影响。这次的一建我一次报了4科,考场离家里有2个多小时的路程,所以前一天下午请了半天的年休假先住到考场那边去了。这半天还值得的,下午到那之后发现我晕车,在宾馆附近走走找到接下来2天吃饭的地方,顺便买好第二天的早饭就回宾馆做最后的冲刺。
5、考试考完当天不对答案,一科考完立刻回宾馆投入下一科的复习,基本书看到位了自己能不能过心里还是有数的,不要让对答案影响下门考试的心情。
投入与产出是程正比的,你为考试付出了多少成绩会给你答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考试范围就是我们的教材,多看几遍就能多拿几分。这次的一建考试本来的计划也是保三争四,保证3门公共课,实务就看天意吧,没想到反而是实务高分通过,其他几门都还不错。接下来打算再考个一建的增项,不知道选择市政或者机电比较好!因为市政与建筑有部分相通之处、机电在工作中有些接触,请广大网友给拿个主意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