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味道”金厢镇旗舰店。汪旭莹摄
“陆丰味道”店铺内景。汪旭莹摄
美食,是一个地方的记忆,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烙印。陆丰除了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外,还有另一种鲜明印记——“陆丰味道”。
品“陆丰味道”,享文化盛宴。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2日,为期4天的首届“陆丰味道”美食文化节将正式举行。游客们可以在陆丰市城东街道葭湖古寨主会场,以及陆丰市东海街道乌坎村分会场品尝陆丰特色美食,沉浸式感受美食与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进而达到拉动内需,扩大餐饮消费的目的。
除美食文化节之外,陆丰市委、市政府还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广“陆丰味道”品牌,进一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创业,实现小餐桌撬动大消费、小生意推动大创业、小门店推动大产业、小切口推动大裂变。
传统美食变身:“陆丰味道”成文化产业“盛宴”
从设想到真实的“盛宴”,陆丰仅用3个多月时间便打造一出轰轰烈烈的美食变身记。
千年古邑——陆丰文化底蕴深厚,现有1项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陆丰皮影戏)、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字戏、陆丰皮影戏、滚地金龙、甲子英歌)、1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近年来,陆丰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计划,按照“一带一特色”“一带一主题”,全面构建“1+5+13”示范带体系,形成了镇镇有带、村村通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生动格局。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带”来人气、“带”旺产业,今年来陆丰累计接待游客343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15%。如何更好地服务旅游人群?如何借力示范带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带动富民增收?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游客感受海陆丰文化?
今年9月,陆丰市启动“陆丰味道”系列美食品牌培育建设工作,将设想付诸实践。基于该立意,陆丰将美食与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相结合,整理、挖掘、开发一批市场反响好、受众面广的特色美食产品,制定相应技术标准和商业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连锁经营等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并力争明年底前在全省打响“陆丰味道”品牌。
陆丰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陆丰提出实施“九大行动”,打造“九大品牌”,其中在纵深推进共同富裕提升行动,打造幸福指数“高”的品牌中,该市要打造“创业门槛低、群众消费低、行业标准高”又具有“陆丰味”“文化味”“大众味”的“陆丰味道”餐饮品牌。“陆丰味道”的初衷就是以美食文化为媒,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服务群众就业创业,让人人有事干、家家有钱赚,并形成品牌效应,打造陆丰文化传播的助推器。
“陆丰美食食材生于自然,取之于自然,承载着乡土文化。‘陆丰味道’小门店、小产业、小生意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大道理和大民生,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陆丰味道’这项民生工程的信心和决心。”陆丰烹饪协会会长吴瑞球说。
10月25日,汕尾第一家“陆丰味道”店铺正式开业。这标志着该市打造“陆丰味道”系列品牌培育工作迈出实质性一步。10月27日,第二家葭湖古寨“陆丰味道”门店举行揭牌仪式,“入驻”的美食有粿条汤、陆丰咸茶等陆丰经典菜品。古寨内42间房屋目前已有21间通过股票宅的形式参与流转,用于打造“陆丰味道”系列美食店。12月10日,河东镇青山村咩咩牧场“陆丰味道”门店正式揭牌营业……
目前,“陆丰味道”店铺逐步覆盖陆丰市全域,逐渐形成连锁品牌效应。
当前正值陆丰美食产业发展的加速期、窗口期,陆丰正牢牢把握发展“陆丰味道”的历史机遇,释放品牌发展的政策红利,把推动“陆丰味道”品牌发展、产业链建设作为惠民生、促就业、利长远的要事来抓,把“陆丰味道”打造成为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弘扬陆丰文化、打响陆丰名声的金字招牌。
免费培训强技术,“七化”定标准:“陆丰味道”做大做强
传统美食甚至家常菜,要变成连锁餐馆里的菜品,如何实现这一转换?为此,陆丰市分期举办“陆丰味道”就业创业人员技能免费培训班,邀请技校老师和酒店大厨担任授课老师,教授粿条汤、红印粿、菜包粿等十余道陆丰传统特色美食制作。
此举旨在提高陆丰地方特色美食知名度,着力打造高品质特色餐饮系列品牌,促进陆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打响“陆丰味道”品牌。同时,当地也希望通过开设培训班提升陆丰城乡劳动者烹饪技能水平,培养行业人才,带动就业创业,服务乡村振兴。
陆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钟伟华说:“陆丰市除了加强‘陆丰味道’技能人才培训外,还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一揽子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为符合补贴申领条件的‘陆丰味道’特色美食店创业人员提供创业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截至目前,三批培训班90名学员已顺利结业,踏上了各个“陆丰味道”相关工作岗位。
品牌有了、技能掌握了,接下来就是标准化经营。为全面推动陆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打响“陆丰味道”系列美食品牌,使之成为促进陆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陆丰市坚持以“七化”提高标准化经营水平。
“七化”指标准化设计、自主化选择、市场化运作、样品化布置、规范化运营、信息化管理以及全程化服务。
该市推出各类样品店的设计图,目前已确定微型(50平方米左右)、小型(100平方米左右)、中型(200平方米左右)、大型(300平方米左右)4种类型设计图,明确总造价,确保成本合理、标准不低。
为方便投资方装修,陆丰市住建部门挑选20家有资质、有经验、有业绩的装修公司提供代装修服务。同时,“陆丰味道”美食店运营过程要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引入投资主体。
不仅如此,陆丰市还为门店提供装饰图纸,同时也提供明厨亮灶、照明设备、厨房设备、空调风扇和服务员工作服购置等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全流程服务。
规范化运营指要符合消防安全、住建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品牌管理等标准。陆丰市消防、住建、市监、卫生、科工信等部门组建经营验收专班,从样板申请、门店装修、工商注册、开店验收等一系列流程,对每家“陆丰味道”门店进行造册编号,加强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陆丰味道”品牌建设办公室将为投资方从申请开店、贷款、培训到门店开业全过程提供服务。每家门店在运营前要统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后台连线,实行平台统一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确保能及时关注各店铺动态。
从一碗粿条到一个地域美食品牌,从厨房一隅到一方天地,陆丰市通过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个体参与、市场配置,推动当地餐饮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美食产业,打响“陆丰味道”美食品牌。高起点、高规格打响的“陆丰味道”品牌,已成为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新锐力量、群众致富增收的新途径。
广东版“沙县小吃”设想正逐步成为现实
从今年10月25日,汕尾第一家“陆丰味道”店铺在金厢镇开业,到首届“陆丰味道”美食文化节,一揽子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广东版“沙县小吃”设想正在陆丰市成为现实。
首家“陆丰味道”店铺高两层,面积约360平方米,售卖30多种地道的陆丰特色小吃。走进店铺,咸茶、粿条汤、木耳马蹄等陆丰传统美食应有尽有,店铺内墙壁、餐桌、菜牌和碗碟水杯等,处处都有“陆丰味道”元素,该店用餐环境干净整洁,食物美味可口。这里小吃的价格均与当地市场保持一致,种类更丰富,就餐环境更优质,开业当天就吸引了一大批尝鲜的顾客。
店主陈宏武是金厢镇本地人,一个多月前他了解到“陆丰味道”,加上自己积累了一些餐饮资源,于是便开了这首家“陆丰味道”店铺。“目前我们请的5名厨师都是陆丰当地的专业小吃师傅,基本上陆丰比较有名的小吃我们都有。”陈宏武说。
前期调研中,该店铺全程参与全市“陆丰味道”特色菜品挑选,前往“沙县小吃”发源地学习,制定“陆丰味道”标准体系建设等步骤,一步一脚印地塑造品牌。
小切口推动大裂变、小餐桌撬动大消费、小门店推动大产业。第一家“陆丰味道”店铺位于陆丰市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上,“滨海走廊”示范带是陆丰市首条启动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示范带建设为抓手,一个个美丽乡村、网红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游客慕名前来。以金厢镇为例,节假日客流量最高峰一天有近10万人次。这些游客也为“陆丰味道”店铺奠定了强大的客流量基础,该店自开业后客流量一直稳定。
首届陆丰味道美食文化节将于12月30日举办,届时,将宣布“陆丰味道”授权加盟方式和条件,进行“陆丰味道”预制菜合作签约仪式,并举办创业就业论坛。
“陆丰味道”系列美食品牌培育建设工作,是陆丰美食历史的一种延伸,也是陆丰美食面向全国市场,依托产业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该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产业崛起和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部署。
■他山之“味”
年营业额超550亿元
沙县小吃如何发展成大产业?
沙县小吃、兰州拉面、桂林米粉、黄焖鸡米饭、重庆小面……这些从地方走出的餐饮小吃遍布全国,拥有大量门店。其中,沙县小吃最为知名、产业规模也最大。根据2022年2月份的统计数据,沙县小吃不仅在国内火爆,门店超过8.8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50亿元,更是名扬海外,已经在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为什么沙县小吃能走遍天下?成功的关键有四点:定位精准,填补现代都市低消费的空白;成本低,可快速复制;经营者吃苦耐劳,迅速积累起第一桶金;政府扶持和鼓励。
凭借经济实惠
闯出一条增收致富新路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20世纪90年代初,沙县小吃开始从这里出发。一开始,凭借着“1元进店,2元吃饱,5元吃好”的价格优势,沙县小吃迅速填补了现代都市中低消费的空白,并留给人们经济实惠、接地气的深刻印象,快速扎根居民区、写字楼、商圈等地。
除了价格低,沙县小吃店铺的成本投入也较低。有这样一种说法:沙县人以“四根竹竿一块布,两个煤炉两口锅”起家,以木槌做扁肉,鸳鸯锅做面,用竹竿撑起棚子,就可以开沙县小吃店。之后,随着沙县小吃店逐步规范,投入5万至6万元,购买冰箱、空调、锅灶和碗筷,就能在学校、社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开一个24平方米的小店。经营小吃生意是件辛苦活,除了要背井离乡在陌生城市打拼,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早上6点起床开始经营,凌晨1点收摊,一天动辄营业近20个小时,凭借艰苦打拼,沙县小吃才遍布全国并走向世界。
在沙县小吃走遍天下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初,沙县当地政府将沙县小吃列为沙县经济振兴发展的支柱产业,成立了沙县小吃协会,每个乡镇成立小吃推广办,把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作为各乡镇负责人考核的关键指标。甚至鼓励乡镇干部带薪下海创业,到全国各地推广沙县小吃。多重因素叠加,沙县小吃最终发展成了全国知名的小吃品牌,并支撑起庞大的小吃产业。
转型升级:夫妻店到加盟店,
从小作坊到大工厂
如今的沙县小吃,早已从夫妻店变成了加盟店,从小作坊变成了大工厂,不仅走出山门更是走出国门。这期间,经历了一系列成功的转型升级。
近10年来,沙县小吃开始公司化运作、标准化实施、连锁化经营,从食材供应到菜单搭配再到经营管理,都进行了一场品牌化变革,从而打开了发展新天地。沙县当地建起了2600亩的沙县小吃产业园,聚集了小吃速冻品、半成品、预制菜、酱料包等产业上下游多条生产线,在产业园中央厨房,柳叶蒸饺、金包银、小笼包等十几种产品已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至此,沙县小吃产品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服务。
同时,沙县小吃开始向国外延伸触角。2019年,法国首家沙县小吃在巴黎库尔布瓦市开业,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2021年,沙县小吃在日本高田马场开了第一家分店,开业仅5小时营业额就突破20万日元。落户美国的第一家沙县小吃店也备受欢迎,开业第一天店门外便排起了长龙。
得益于“国际化”探索,沙县小吃不断“破圈”。目前,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有沙县小吃门店174家,沙县已向72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注册“沙县小吃”商标。
在深化文旅融合上,沙县小吃同样卓有成效。当前,沙县建起了“寻根追味小吃街”、沙县小吃产业展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游客可在当地品尝多种小吃、逛“沙县小吃文化主题乐园”、游“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
通过推进沙县小吃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五化”转型,沙县人民依托传统小吃,深化文旅融合,探索产业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做优“寻根追味”特色乡村游,打造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陆丰味道”美食榜
陆丰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美食更是数不胜数,在众多地方美食中,“陆丰味道”精选乡村特色菜30道,其中粿条汤、咸茶、甲子鱼丸、豆包仔和笋虫粿最受欢迎。
粿条汤
粿条是米粉浆分层蒸熟晾凉之后,切条而成。煮熟的粿条浇上鲜美的骨汤,加上多种配料,最后铺上些许肉片或几颗肉丸,一碗美味的粿条汤就新鲜出炉了。
咸茶
陆丰咸茶,陆丰民间称为泡茶、泡芝麻茶、泡爆米花茶和泡菜茶,是陆丰旧时民间群众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陆丰咸茶清香爽口,地方特色浓郁,被陆丰市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丰咸茶由来已久,具有数百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闽南一带百姓大规模迁徙粤东,随后陆续流入陆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陆丰咸茶就是他们南迁带入并流传至今的饮食习俗。
甲子鱼丸
甲子鱼丸是陆丰市甲子镇具有特色的传统小吃。此菜在宋朝年间就开始制作,历史悠久、技术精湛,鲜甜爽脆味道鲜美。甲子鱼丸多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等新鲜鱼类为主料,鱼肉剁碎后,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弹性,脆而不腻。甲子鱼丸的外观雪白清洁,晶莹亮丽,因为制作鱼丸的鱼肉被剁碎捣烂后,需与薯粉一起搅拌,再经反复捶打而成。所以,制成的生鱼丸韧性非常强,再经下锅蒸煮,丸体膨胀扩张,煮熟后的鱼丸丰腴饱满,弹性十足。
豆包仔
豆包仔是汕尾方言叫法。“豆包仔”中的豆是花生,本地人俗称地豆;包,是用面皮把馅料裹起来;仔,形容细小。组合起来的“豆包仔”,即是以花生为主要馅料包裹起来的小面食。豆包仔以粘米粉、糯米粉、熟花生、生姜等为原料,经过剁姜、加盐、捣碎花生、将水、翻炒、揉面团、切面团、包饼等一系列工序后,上锅蒸煮十几二十分钟后便可出锅。
笋虫粿
两头尖尖似笋虫,鲜甜焦香味更浓。因为长得像竹笋里的虫子,所以人们叫它笋虫粿。原生态的大米浸泡一个晚上磨成浆,蒸8分钟后,将其搅拌,搓成细长条。目前,笋虫粿主要有做汤和炒两种做法。
撰文:郭杨阳汪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