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已成为乌兰察布彰显地区特色,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品牌产业。(邢俊峰 摄)
阴山脚下,海拔1400米,北纬41度,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犹如为种植马铃薯量身打造。
乌兰察布就位于这样的马铃薯种植黄金区,独特的气候和立地条件,造就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干物质高、商品性好、品质优良的独特魅力。
▲乌兰察布优质马铃薯品种吸引众多采购商。(张晓鹏 摄)
对于乌兰察布来说,马铃薯承载着乌兰察布人民艰苦奋斗的过去,承载着乌兰察布人民脱贫致富的梦想,承载着乌兰察布人民产业振兴的希望。多年来,经过自给自足、产业培育、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以及转型升级等阶段的发展,马铃薯产业在乌兰察布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以及打造“中国薯都”的不平凡历程。
如今,马铃薯的功能效用已由解决温饱跃居为拓展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和支撑经济转型的优势主导产业。
▲精心培育良种,乌兰察布加速马铃薯高质量发展。(张晓鹏 摄)
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乌兰察布已成为国家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40万亩,建成四子王旗、察右前旗国家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现有种薯企业16家,组培室面积9.96万平方米、气雾培面积123亩居全国第一,网室面积4146亩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年脱毒苗生产能力10亿株、微型薯生产能力20亿粒,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100%。
■培育引进马铃薯加工企业32家,薯条薯饼加工能力44万吨,淀粉加工能力24万吨,年转化鲜薯能力200万吨,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正在建设的蓝威斯顿公司12万吨薯条薯饼加工项目、福景堂集团20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项目投产后,我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薯条加工基地和薯淀粉生产基地。
■“乌兰察布马铃薯”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2022年还入选了农业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3亿元以上。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马铃薯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目前,薯都凯达、蓝威斯顿、希森、科都等32家实力雄厚的马铃薯加工企业的转化增值项目在乌兰察布遍地开花,年转化鲜薯能力200万吨,实际转化130万吨左右,年加工转化率39%。(常晓萍 摄)
作为四大主粮之一,马铃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也是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导产业之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至关重要。
就在5月份,我市出台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按照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打造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安排部署,以“做强种薯、做优鲜食薯、做精加工薯”为目标,加快建设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持续强化我市马铃薯上中下游产业链融合,全面推进马铃薯产业提效增值。
根据《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我市从马铃薯全产业链着手。
■建设“三个中心、三个基地、三个产业园、三个集中区、五个种植示范带”,即创建马铃薯科创中心、电子交易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三个中心”;
■建设察右前旗、四子王旗、商都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三个基地”;
■建设察右前旗、四子王旗国家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商都县自治区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个产业园”;
■打造察右前旗薯条(饼)加工集中区、商都县和化德县薯淀粉加工集中区、兴和县鲜切薯菜品加工集中区“三个集中区”;
■打造四子王旗、商都县、兴和县、察右后旗、察右前旗“五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带”。
▲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东八号乡坡底村的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智能化温室进行马铃薯育苗管理。(张晓鹏 摄)
与此同时,我市还梳理了国家、自治区、市级共14条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特别是在种薯繁育推广、种植专用薯、支持创建科创中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对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个人自主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质新品种,年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一次性奖励500万元;
■年推广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品种,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
■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牧场、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的60%用于马铃薯产业;
■申请使用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创建马铃薯科创中心,支持科创中心框架内的遗传育种研究室、节水旱作农业研究室、病虫害研究室、马铃薯加工与贮藏研究室等聘请权威专家共同开展科研攻关等。
▲乌兰察布马铃薯搭乘邮政绿色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阿古拉 摄)
到2025年,将乌兰察布打造成为专用薯品类突出、种植标准规范、加工深度延展、流通体系完善、科研创新领先、产业链条完整,产能超百万吨、产值超百亿元的“双百级”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