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回答的经验之路_大航海之路启航经验怎么用_头条优质回答评判标准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注重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期观察版刊发几篇文章,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阐释。

——编者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人民观察)

生态环境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核心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理论基础、宏阔的国际视野。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我国许多古代典籍都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强调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这些理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揭示了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普遍规律,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时代发展和中国化。

反思和扬弃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西方传统工业化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一些西方国家曾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到2020年底,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累计约9.5亿千瓦,6.2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农村累计完成散煤治理2500万户左右。202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2015年下降7.2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4%。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2020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相比2015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由9.7%下降到0.6%,降低9.1个百分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6.2%,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长江流域和渤海入海河流劣V类国控断面全部消劣,长江干流历史性实现全Ⅱ类及以上水体。“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15万个建制村环境整治,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组织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共排查4.7万家企业和200余个化工园区。实施长江经济带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洋垃圾”被彻底挡在国门之外。

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5%,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达到1.18万处。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稳步推进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先后组织命名四批共2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总体上还属于中低水平的提升,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必须坚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减污降碳为主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大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壮大节能环保等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增强绿色低碳的新动能。制定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稳步推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进一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增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有效管控土壤污染环境风险。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动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扩大低碳绿色产品供给。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行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3日 09 版)

不断提升生态总价值(观察者说)

李宏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肯定大兴安岭林场周义哲代表的发言:“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这进一步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不断提升生态总价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凸显价值、不断增值。事实上,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内在统一,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引领下,我国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区域绿色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截至2019年年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为不断提升生态总价值,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亟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良好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总价值增值优势,引领和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化、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生态总价值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例如,生态保护补偿、绿色金融扶持、生态扶贫等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显示,2013年以来,贫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7450万亩,选聘110多万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建立2.3万个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队)。群众积极参与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和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实现了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从“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再到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明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的“颜值”和“价值”持续增加,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3日 09 版)

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势所必然)

欧阳志云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之一。1900年,全球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现在,全球超过5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进入城市化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1978—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8.48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60.6%。快速、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城市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污染净化、气候调节等重要支撑。城市植物具有较强的空气臭氧吸收能力和空气颗粒物滞留能力,城市绿地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作用。绿地还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对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价值。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的,以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规划上下足“绣花”功夫,努力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作为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区域,城市运行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向自然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据统计,占全球土地面积不到3%的城市,消耗了全球60%的水资源和76%的木材,排放了全球78%的碳。绝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都与城市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谋划开展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作出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强调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市绿地面积从2006年的132.12万公顷增长至2019年的319.19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35.1%提高到4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4平方米。绿地建设提高了城市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减轻内涝、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以及休闲娱乐的文化功能,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深圳市为例,通过构建生态控制线,将近50%的市域面积纳入生态控制保护范围,城市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发展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建成绿道2400余公里、公园1206个,累计恢复红树林湿地面积超过135公顷。不断优化的生态空间,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福利,而且为2000余种植物、近380种鸟类以及每年超过10万只候鸟提供了栖息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必须持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谋划和推进,大力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以建设美好人居环境为目标,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优化城市布局,建立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标准和政策体系,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加强绿色生态网络建设,把构建优美城市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优化城市内部格局、扩大城市发展容量,统筹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协调与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一体化管控,实施老城区生态改造,构建渗透全城、空间均衡的生态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实施城市生态修复,推动生态修复自然化、绿化植物本土化,构建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导向的生态修复体系,提升城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游憩等生态功能,提高城市韧性与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3日 09 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